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工程测量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1工程测量学的内容
工程建设项目在实际运营的时候,专业人员要对建筑物定时的进行必要的实际观测和数据测量,以便及时掌握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安全等情况,以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根据测量的结果,分析项目进行的情况,并且提出专业方面的意见。若是项目有着较大的规模,在正式施工之前,还要制定出详细的测量计划,安排专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方面的审查,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安全的进行下去。
2在工程施工中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采集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种数据,对采集来的各种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进而变成一种专业的论证,采集工程施工现场的空间信息,以及地质环境和水文环境的信息,并将其绘制成实际的图形,这就是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其中的放线技术是最为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项目正式施工之前进行各方面的精准测量,才可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效率以及施工阶段的安全性,也方便在施工完毕之后对整个项目进行质量检验。工程测量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将会影响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所以说,工程测量在项目施工的任何阶段中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1工程设计阶段——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工程测量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规划施工地形,确定施工面积大小,勘测施工的地质环境,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提供比例尺,判断选定施工场所是否满足进行施工的条件等等。一个工程项目能否顺利成功的进行,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工程测量的测量结果。若是没有工程测量前期的各项测量准备,一个设计的再完美的工程项目都没有办法顺利的进行下去。
2.2工程施工阶段——确保项目能够正常进行
1公路工程测量工作的内容分析
工程测量人员必须通过熟悉设计图纸来对其放样坐标、高程等进行核审核计算,杜绝放样施工前存在任何错误,放样过程中必须要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进行操作,并要对中边桩偏位、各结构标高及宽度进行有效控制,针对公路工程渐变段、变坡点以及桥涵等街购物的工程测量,测量人员一定要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放样技术后测量人员要对其进行校核,若要发现不达标的放样则要求施工人员重新操作,如果在实地测量过程中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漏洞或质量问题,则立即向上级管理人员或管理部门进行上报。最优测量人员一定要加强一些隐蔽性、变更工程的测量工作,因为这些工程的测量结构将会对工程造价及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2工程测量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2.1平面控制测量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对工程测量工作的精确度有着更高要求,在针对地物点与点之间的测量误差要控制在0.5mm以内,因此,要求测量人员在首级平面控制点位中的误差要控制在0.2mm以内,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测量工作成效可以满足高速公路要求。现阶段公路工程施工中平面控制测量一般都采用GPS导线与光电测距导线相结合的测量方式,GPS测量技术是通过在导线上设置接收机来接受其卫星信号,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来获取该地的大地坐标,光电测距导线技术的工作原理与GPS测量技术基本相同,只不过后者在工作中是利用电磁波测距仪来对两点距离进行测量,而该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受到角度影响而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光电测距导线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布设在不受距离测量系统误差影响的直伸导线上,而工程测量中将两种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便可取彼之长、补己之短。
2.2高程控制测量
公路工程施工中高程控制测量最好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并利用相应等级水准对其进行测量,在同一条公路上最好要采用同样的高程控制测量系统,若要更换系统则要确定高程系统的转换关系。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工程测量中,测绘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传统的测绘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工程测量的要求,而此时多种现代测绘技术应运而生,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测量的效率。论文简要介绍了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积极意义,重点介绍了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测绘技术;工程测量;应用研究
1引言
现代测绘技术具有精确度高、操作简捷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工程测量人员的青睐,并且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测绘工程中可以依托云技术、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测量范围更加广阔,测量速度更加快速。与此同时,还能有效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进一步保障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
2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
现代测绘技术的主要内容有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既能保障数据的准确性,还能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通常情况下,测量人员会根据测量结果将测量地区的建筑物等明显标志的尺寸、结构特点、坐标等记录在施工图中,然后由施工人员根据图纸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也会随时对比图纸,防止出现问题。但对于公路、铁路、隧道、偏僻山体等地物的测量,仅靠人力无法完成,而现代测绘技术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从而为施工人员的施工带来巨大的便利。
3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积极意义
摘要: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要求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针对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内容的缺陷和不足,文章提出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探索将中国测绘史、珠峰高程测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大国工程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和交流实践全过程,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高校教育目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测绘工程;珠峰高程测量;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大国工程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测绘工程专业的教学,不仅要将信息化、智能化测绘仪器设备引入教学实践过程拓展学生专业视野[2-4],更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能在工作岗位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落实工程建设安全及履行测绘工作相关责任。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5-8]。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程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与保障[9]。针对当前测绘专业学生缺乏实际工程磨炼、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政教育,推动“课程教学”向“课程思政”转化,在专业培养方面,由“专业教育”向“专业育人”转化,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高校教育目的。本文针对测绘专业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课程思政内容的缺陷和不足,拟开展以经典案例和工程应用引导为主的教学与实践探索。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能展示测绘工作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的经典思政素材,引导学生建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综合的实习实验,以经典案例为导向,深入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度较低的实验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一、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测绘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国际化视野、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的基本能力,能够在交通、国土、城建等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测绘工作,能够将相关知识用于解决复杂测绘工程问题,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为了落实培养目标,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制定以下思政育人目标。
(一)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回顾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测绘史,列举古代地图及多项应用测绘技术的工程,总结中国古代测绘历史的辉煌成就,讲好中国测绘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为了培养应用技术型、创新创业型人才,文章从建立基于专业认证导向的桥梁工程测量实践课程体系;紧密结合中铁国际班培养模式,完善应用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培育两个方面论述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桥梁工程实践课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双一流;桥梁工程;实践课教学
一、建立基于专业认证导向的桥梁工程测量实践课程体系
华东交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桥梁工程专业于2006年开始本科招生,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建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点,为铁路和地方经济建设等培养了大批桥梁工程技术人才。桥梁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分支,工作内容为解决社会需求的实际问题,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计算能力,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随着江西省出台“双一流”建设方案,指出通过加快建成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大学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路径。在此背景下,我校土木建筑学院桥梁工程专业进入双一流建设体系内,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凸显,但课程体系构架、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完善,使得当前桥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建立基于专业认证导向的桥梁工程测量实践课程体系尤为重要。首先,我校结合江西省“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对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通用性、前沿性和实践性进行论证,对2018级后本科教学大纲进行修订,调整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其次,我校将学科最新发展成果作为教学的新内容,突出该课程的“三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计算)教学特点;在实验实习环节,通过分级设置实验实习,分层指导,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最后,我校瞄准学科发展前沿鼓励双语教学,逐步开设“桥梁施工”“桥梁工程测量”等双语课程。
二、紧密结合中铁国际班培养模式,完善应用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培育
学校构建包含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培养与创新意识培育的分层递进式校内、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教学体系。基础技能训练模块夯实技能基础,专业技能培养模块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培育模块提升学生工程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作为原铁道部高校,我校与原铁道部其他单位长期保持合作关系,为铁路部门输送大量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和实习基地主要以中铁各工程局为主。一方面,我校中铁国际班为瞄准“一带一路”海外基建市场,与中国中铁联合成立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主要工作地点为海外国家,对专业知识和外语具有较高的要求,这是我校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主要人才培养方式。针对国际化基建市场需求,在开展桥梁工程实践课时,我校积极主动与中铁各单位沟通,中铁国际班学生采取就近工程实习实践的原则,只要周边有中铁在建基建项目,学生就可以参与相关的工程测量实践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在现场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际工程的测量,提高学生参与实际工程的兴趣和成就感,利用施工单位的全站仪直接进行实践教学,做到将实践课的课堂放在工地上。另一方面,为了保障应用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培育的可持续发展,抓住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核心,我校提出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具体实现方式如下。第一,有专任导师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培养学科与专业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合理选课,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进程,督促检查学生按时完成学业。第二,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社会实践、论文写作、学术研究等,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专业分流,让学生明确自己毕业后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通过学业导师制,每个专业导师定点协助指导数十名学生,指导周期从大学入学开始至毕业就业,学业导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交流相关指导经验和进度,及时调整指导进度,解决实践教学学生多、导师少的矛盾,让其他专业导师也能参与实践课的教学;通过与中铁等施工单位的主动联合教学,解决教学仪器型号和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问题。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