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输配电线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输配电线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输配电线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

摘要:基于输配电线路工程项目分析了当前工程项目分享管理中的不足,并阐述了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最后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项目风险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层次分析法

1输配电线路工程的项目风险研究

虽然我国在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已取得一定经验,但依然会表现出一定的不足,主要问题包括:质量风险。输配电线路施工的难度大、技术复杂,而现有施工人员普遍没有接受过专业施工指导,因此在施工中可能面临更高的质量风险[1];成本风险。施工期间出现的原材料浪费或开工延期等都将会导致工程项目的总成本增加;安全风险。目前在输配电线路工程中,管理层习惯于将关注目标放在施工建设上,如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会投入更多专业技术人员、而在安全管理中的投入少,导致工程项目中的一些潜在安全隐患无法第一时间识别,最终引发更大风险[2]。

2输配电线路工程的项目风险管理思路

2.1风险管理思路

质量风险管理。现阶段在输配电线路工程中,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通过施工前的质量目标优化、施工过程中的项目风险控制以及竣工后的风险反思,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图1)。成本风险管理。通过严格控制整个工程项目中的成本支出情况,将成本管理的目标落实到个人,确保能够以微观角度落实成本管理路径;在成本核算处理中积极引进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比往年的成本管理信息判断本次项目中可能影响成本的因素,包括主要原材料浪费、设备损毁等并整理成册,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浪费等问题发生。安全风险管理。进行工作场所危险评价,包括事故隐患的辨识、灾难性事故引发因素的辨识、估计事故影响范围、对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影响;建立一套管理体制落实工作场所危险评价结果,包括事故预防、减缓以及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建立一套管理体制落实工作场所危险评价结果,包括事故预防、减缓以及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利用事故分析会议认真总结已经发生的风险,并针对风险逐条改进。

2.2层次分析法

为保证输配电线路工程项目施工顺利进行,对各项风险的识别是必要的,但为了能够更有效开展项目风险管理还需对诸多项目风险做集中分析,通过优先处理项目中的主要风险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为实现这一目标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诸多风险做全面分析,其中的关系表达结构为:式中ann代表元素an在与第n的元素比较后的结果。在项目风险管理中通常以ann为标度,并采用1~9的比较尺进行综合判断,包括极为次要、次要、次要得多、稍微次要、同等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极为重要。

2.3因果分析法

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主要分析结果包括:针对问题点选择层别方法;按照头脑风暴分别对于各类问题找出可能原因;对原因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因果关系;选取重要因素;提出应对手段。在因果分析法中需要项目风险管理与各种危险因素间的关系,并根据其中关键指标变化分析各因素可能造成的风险。如输配电线路施工期间面临飓风气候,所引发的直接问题就是损坏线路基础,通过因果分析法需考虑飓风气候下的风险管理方法,如加固基础、使用更高性能的原材料等。

3输配电线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3.1项目简介

某220kV项目是当地电网的重点工程,该项目施工满足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并符合电网公司“输送绿色能源”的战略目标,项目建成后能显著提高地区供电能力稳定性,满足当地城市经济发展对电能的需求。

3.2对项目风险的识别

本项目自身具有的施工难度主要表现为:线路所经过地区高海拔且涉及高寒地区,整体施工难度较大。线路沿线有国家自然保护区,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植被保护及自然环境管理等措施。线路沿线为粉砂类地貌,铁塔采用了混凝土台阶式基础形式。通过因果分析法,总结本次项目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环境风险。粉砂类地貌土层不稳定,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结构稳定性。部分地下岩层是含水的,沿着破碎带,如果破碎带中碎屑岩石的胶结程度以及压实程度较差,在施工过程中若不重视地下水问题可能会造成结构破坏;人为风险。施工人员的施工经验不多,缺少高海拔地区、复杂地质环境下的施工技术,无法胜任施工要求。一旦出现设计错误类问题,轻则返工、重则会直接破坏结构。原材料供应商风险,如不能第一时间供应原材料,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自然因素风险。飓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可能会影响正常施工,如地震会造成装置、设备、管道和建筑物破坏,同时可能会造成危险物料泄漏,进而引发火灾甚至爆炸等严重情况,导致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同时,结合现有施工经验,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本次项目中的风险要素进行识别,认为在项目风险管理中达到“强烈重要、极为重要”标准的分别为:施工安全。在层次分析法中施工安全的评分是“极为重要”。施工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广泛关注,忽视安全会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影响了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整个工程中需将安全作为第一位;项目管理。根据层次分析法项目管理的评分为“强烈重要”。施工项目管理是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始终的内容,必须要通过项目管理消除风险,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评分为“强烈重要”。在输配电线路工程中施工方必须要关注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施工才能约束风险,避免输配电线路在后期运行中遭受风险威胁。

3.3项目风险管理策略实施

3.3.1工程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安全管理组织体系。项目开工前,在公司分管领导、项目经理的带领下,结合以前施工经验及国家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规条律,确定了“零安全事故”的安全管理思路,形成了《施工安全管控措施》,要求项目经理以及相关党政工作人员成为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随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测控,消除不安全因素,将安全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3]。落实责任制度。为激发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本次项目中落实严格的责任体系,将项目风险管理要求具体到个人身上,确保工作人员能够随时投入到施工安全管理中,该体系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总工、党政人员等均承担风险管理的责任。强化安全教育。施工期间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相关事宜,开展全面的安全主题教育,强化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与管理能力,争取实现“零事故”。

3.3.2项目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本项目遵照“工程进度服从工程安全和质量”的相关要求,为有效规避风险,合理安排了施工进度并统筹安排全部施工资源。根据省电力公司要求,建设单位要编制详细进度计划。本工程的计划开工时间为2017年4月1月,竣工时间为2018年1月30日。但受当地特殊气候因素影响,实际开工时间为2017年4月16日,竣工时间为2017年11月3日。为保证施工保质保量完成,本项目制定了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在原有人力资源队伍基础上适当扩招,确保人员供给充足,不会影响施工效率。档案与合同管理。本项目档案管理完全遵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以及电力公司的相关档案管理规定进行,参与本次工程的相关单位以上述权威资料为标准完成档案管理。日常工作中强化档案管理与现场管理的结合,确保归档与施工过程是同步进行的。本项目中档案归档率与准确率均为100%,为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在合同管理阶段,无论是输电线路设计、施工等环节均按照公司要求公开招标,并编制物资需求计划,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建设协调管理。在项目实施阶段,每周、每月都会举行现场工作例会,为参建各方提供交流渠道,实现施工单位、监理与业主三方能够有效交流,针对项目风险情况彼此交换经验,保证施工顺利完成。本次项目中,在三方共同构建了工程管理目标体系,具体包括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安全目标。

3.3.3质量管理措施质量管理是项目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本次项目中制定了详细的质量管理目标,措施包括:落实责任,确定质量管理细节。在相关参建单位、业主方以及监理人员的配合下,本项目出台多个质量管理细节,包括《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技术交底纪要》、《输电线路工程标准工艺规划》等,并通过工程质量会议的方法落实了管理责任。本项目中由项目经理以及技术主管成立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贯彻标准工艺,推广工艺样板制度。在输电线路中应该兼顾工艺创新与美观实用两方面原则,以《施工工艺示范手册》为标准,针对关键施工部位,确定样板标准,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落实标准工艺。通过推广工艺标准能保证施工质量,减少风险发生。

3.4项目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本项目分别评价输电线路工程不同评判指标的分层结构,所以将项目风险管理细分为施工安全管理、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质量管理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按照每个项目在实施阶段出现风险进行评价。从最终结果来看,本项目安全管理及档案管理都实现了零失误,项目风险管理效果良好;在施工过程管理、现场基础管理中虽出现了一定问题,但整体上并没有影响工程项目开展,整个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取得了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志清,游亦强,等.大数据在温州地区输电线路工程管理中的方案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4.

[2]杨晓东.输电线路工程管理的提升及改进分析[J].国际公关,2019,12.

[3]卜志斌.输电线路工程质量管理措施探究[J].现代盐化工,2018,4.

作者:方量 单位:山东诚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