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BIM技术下的装配式桥梁工程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BIM技术下的装配式桥梁工程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BIM技术下的装配式桥梁工程建设

【摘要】为了提升装配式桥梁工程建设水平,论文以某工程为例,利用bim技术开发桥梁工程三维模型,将该模型与传统二维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践应用结果表明,BIM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图纸会审效率及准确性,而且还可以为工程施工与维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装配式桥梁工程;BIM技术;信息化

1引言

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开启了建筑信息化建设发展时代,通过构建建筑模型,规划建筑工程建设方案[1]。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技术为BIM技术,利用此项技术可以打造可视化建筑模型,使得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更加专业化[2]。据统计,我国越来越多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规划选择BIM技术作为核心工具,提升了工程建设水平[3-4]。笔者以某装配式桥梁工程为例,探究BIM技术在此类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并分析应用效果。

2项目概况

某装配式桥梁工程建立在城市交通中心,东部与会昌路连接,西部与新世纪大桥连接,沿着兴国路等线路敷设,桥梁总建设长度为4.2km,作为城市快速路。其中,主路部分采用高架方式敷设,避免与其他交通道路冲突。该项目最大跨度为60m,设定的标准跨度为30m,标准宽度为25m。为了满足城市交通需求,尽可能避免工程建设对城市交通造成影响,本项目采用预制装配式工艺施工。其中,项目桩基数量650,预制盖梁141座,预制墩柱315根,预制小箱梁较多,数量为820片。

3装配式桥梁工程信息化建设方案

装配式桥梁工程建设工艺通过构建桥梁模型,计算桥梁建设所需材料,更加精准操作施工设备完成装配式桥梁工程施工。实际上,此类工程建设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工程模块化建设,所以构建桥梁工程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3.1预制构件的参数化模型

装配式桥梁使用到的构件类型较多,需要根据工程建设需求,对各个参数做出相应调节,使得多类型构件建立速度得以提升。关于参数化模型的建立,采用拼接方式建立敲标段桥梁模型,作为项目施工管理基础[5]。

3.2基于软件开发的预制构件

由于项目预制构件内部结构比较杂乱,涉及的钢筋型号较多,需要根据桥梁建设工程方案分别布设至不同位置。目前,大部分项目仍然采用人工管理方式,核算项目构件,计算相关数据信息,作为项目施工参考研究[6]。然而,这种管理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还存在一定误差。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装配式桥梁工程预制构件模式,引入BIM技术,通过创建钢筋模型,观察三维立体结构模型中各项指标数据及结构分布特点,获取桥梁施工重要信息。虽然当前建立的钢筋模型可以提高工程图纸辨图准确性,但是工程软件自身的设计应用功能有限,加大了桥梁结构中桩头螺旋箍筋模型建立难度。为了解决此问题,本研究提出软件二次开发利用,在当前制作出的螺旋箍筋结构基础上,利用BIM技术采取可视化处理,降低模型建立难度,从而得到二次建模结果。例如,箍筋模型的二次建模,如图1所示。近年来,BIM技术二次软件开发在很多项目中有所应用,大部分项目验收结果显示,此项技术在装配式桥梁工程中可以降低模型开发难度。

3.3桥梁结构信息化模型

利用软件二次开发桥梁模型,得到桥梁内部结构,通过开发各部分结构模型,从而得到完整的桥梁信息化模型,如图2所示。本项目使用到箱梁共计14跨,主要由腹板、横梁顶板、底板、节点板、加劲板等多个组件构成。由于箱梁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为了提高桥梁稳定性,必须提升各个钢板之间焊接操作精准度。考虑到现场施工可能出现误差或者错误操作等情况,利用BIM技术,建立钢箱梁可视化模型,通过计算机显示屏观察各个部件装配情况,从而实现对现场施工的实时监督。

4BIM技术在装配式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选取BIM技术为桥梁工程建设载体,构建一体化建筑施工模型,以此提高桥梁工程建设效率。

4.1工程项目图纸会审

桥梁工程建设实施中,首先需要确定项目图纸是否正确可行,从而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推行。因此,对项目采取审阅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传统图纸会审采用人工审核方式,通过人工识图,修改工程图纸。由于图纸会审工作量较大,不仅给员工带来了较大工作压力,而且存在漏查等情况。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利用BIM技术,设计三维立体桥梁模型,使得桥梁内部构件等相关信息更加直观,将数据代入Midas等软件,通过计算机自动化审核图纸方案,得到各个结构的受力分析结果,从而快速审阅项目图纸。例如,会审钢结构图纸。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立体化钢结构模型,以项目施工合同中的钢结构施工要点作为依据,分析当前设计的图纸中各项指标及结构是否符合项目施工要求。其中,钢结构中各个节点受力是分析的重点。利用Navisworks分析数据,按照工程标准设置误差允许范围,通过计算受力等参数数据,经过数据对比分析,确定图纸施工可行性。另外,立体化模型还可以更好的展示桥梁结构,各个构件所处位置及使用量均可以显示出来。所以,借助立体化模型可以得到各个构件数量信息,与工程构件清单进行比对,准确完成工程构件清单核对工作。

4.2可视化模型的构建

构件拼装和预制是装配式桥梁工程施工的核心,为了顺利完成这些工作,提高操作精准度,提高了桥梁施工工艺要求。以往采用的交底作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需要将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立体图形。由于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功能,所以选取此项技术作为装配式桥梁工程实施核心工具,针对工程施工流程中的控制要点和施工难点进行模拟,利用AR技术打造可视化桥梁模型,从而为现场作业提供更加清晰的桥梁结构图。如图3所示为基于AR技术的可视化桥梁模型。图3中左侧图为传统二维技术构建的桥梁模型,右侧图为AR技术打造的桥梁模型,具有可视化功能,对比两图特点可知,可视化桥梁模型更加清晰,可以作为此类桥梁工程施工参考依据。

4.3基于BIM的装配式桥梁工程建设优化方案

BIM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软件打造可视化图形的现代化技术,主要用于设计阶段,依据工程建设需求,构建可视化模型,使得工程设计更加专业化。本文利用此项技术对场地布置进行优化,构建桥梁工程模板可视化结构模型,模拟施工工序,从而达到优化桥梁工程建设方案的目的。1)优化场地布置方案利用BIM技术可以建立三维桥梁结构,经过图纸会审、构件清单核对等一系列审核工作的开展,确定此方案无误后,可以通过此项技术直接输出二维施工图。此图中可以显示出施工场地各个位置需要建设的建筑信息,得到平面图纸,该图纸作为桥梁施工的参考依据。通过观察图中工程建筑布局,掌握工程场地布置整体情况,根据施工需求及时调整。2)构建桥梁预制构件模板可视化结构模型在设计模型时,为了满足混凝土浇筑要求,以500mm为间隔距离布设龙骨,使得浇筑更加严密。考虑到构件模板之间存在缝隙,利用螺栓连接两个相邻的龙骨,从而减少模板之间缝隙。由于龙骨长期作业会因磨损发生形变,为了保证桥梁结构稳定性,利用BIM技术分析各个构件和节点的受力情况,如果发现当前龙骨稳定性较低,可以采取加装钢块方式进行处理,使得结构耐受力有所提升。3)模拟桥梁工程施工工序由于桥梁工程施工较为复杂,为了尽可能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从工程施工工序层面出发,利用BIM技术模拟工序。通过观察三维模型中当前工序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挖掘工序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4)应用效果分析此次应用分析以工程图纸会审、工程施工与维修作为指标,将该模型与传统二维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判断本研究提出的工程模型在装配式桥梁工程中应用更具优势。统计应用结果,如表1所示。综合对比表1中传统桥梁工程模型和BIM技术工程模型的应用效果可知,BIM技术的应用优势更大。

5结语

本文围绕装配式桥梁工程模型建立问题展开研究,选取BIM技术作为研究工具,提出可视化模型构建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借助计算机软件构建工程模型,通过软件二次开发,充分发挥工程模型作用。应用结果表明,BIM技术的应用支持工程工序准确模拟,有助于装配式桥梁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亮,李利宾,束新宇,等.BIM技术在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施工中的应用[J].钢结构,2018,33(6):119-122+127.

[2]魏志松,郑仔弟,李雪,等.基于BIM装配式桥梁灌浆密实度检测实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183(3):137-141.

[3]王飞鹏,吴涛,刘喜,等.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研究[J].施工技术,2019,48(6):16-19.

[4]舒欣,张奕.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造研究[J].建筑结构,2018,48(23):96+128-131.

[5]刘濠,洪洁茹,章梦霞,等.结合BIM与二维码技术的装配式建筑信息管理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20,549(2):115-119+123.

[6]陈敬武,班立杰.基于建筑信息模型促进装配式建筑精益建造的精益管理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0):196-205.

作者:夏超 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