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工程建设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 一) 提高了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水平
在高校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能针对主要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监管薄弱点进行管控,针对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风险问题的产生在事前、事中、事后的某环节能迅速有效查出并及时解决。防控机制采取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处置的方式,将一切有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行为有效管控,将腐败的发生风险扼杀在摇篮里,提高了预警防控能力。
( 二) 推动了高校工程建设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高校工程建设事业增强了预防性工作,针对反腐败工作程序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循环管理,逐步建立起整个高校内部基建工程管理领域中各个部门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防范各部门各吹各的号、各拉各的调,促进了高校工程建设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 三) 增强了高校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信誉
高校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建设也是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不仅是高校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先进文化建设和依法治校以及道德文化建设的集中反映与体现。廉政风险防控能促进高校工程建设领域里的廉政工作,提高高校后勤保障质量,为高校教学工作做出保障,从而提高了学校建设的整体质量,使高校在社会中的认可度得以提升,赢得口碑,提高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信誉。
二、影响高校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的因素
( 一) 工程建设项目特点引发的廉政风险
1. 高校工程建设项目投入的经费多
容易引发廉政风险目前,为了应对高校教育环境改善之需要,许多高校都在工程建设领域投入了巨额费用。工程建设经费投入少则几千万元,多则可以达到几十亿元,加之工程建设领域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部分群体受到经济利益的刺激,不惜通过非法手段来争取工程项目,从而产生行贿受贿等问题。
2. 高校工程建设领域竞争激烈
容易引发廉政风险工程建设市场竞争机制不规范、竞争激烈。相比于制造业等工业型企业,工程建设领域的转包、分包等现象更为普遍,因此,工程建设领域各个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加之施工企业的项目周期更长,如果不通过项目攻关等非法手段,部分施工企业就会面临生存困境。目前,国家对于工程建设领域的制度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在诸如准入制度、招投标制度、项目检测评定制度等现有管理制度还不尽完善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容易为腐败提供可乘之机。
3. 高校工程建设领域涉及部门和人员多
监控难度较大工程建设领域涵盖立项审批、土地招标、工程招标、设备采购、资金评审、工程监理等多个环节,这就意味着在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腐败行为。因此,在许多工程建设腐败案中,窝案、串案突出。涉及的人员可能遍布国土、城建规划、审计等行政管理部门人员以及勘察设计、建设施工和监理等企业单位。同时,工程建设持续的时间较长,涉及多个领域、各类人员。在工程建设中,既有投标、材料采购环节的大腐败案件,也会有建设、监理、验收、审计等环节的小案件。这就意味着工程建设领域的廉政风险较为复杂,不仅要关注可能涉及腐败的关键环节,还要关注可能涉及腐败的一些具体环节。
( 二) 高校管理缺陷引发的廉政风险
1. 高校防范意识不足
容易引发廉政风险部分领导和干部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不够重视,没有认真研究如何制定科学合理、可执行性强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只注重政绩和个人得失。有的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存在抵触情绪,担心影响手中的权力。在此情况下,许多高校工程建设中的廉政教育不到位,风险的预警和防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从而为腐败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2. 决策机制不完善
容易引发廉政风险在招投标和验收过程中,决策环节是一个重要的隐患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部分单位缺乏对单位一把手的监督制约机制,单位的重大事项主要取决于一把手的意志,其他人员对决策过程的参与只是象征性参与,容易导致一把手腐败现象; 其二,部分单位没有完善的重大事项决策规则,许多决策缺少透明度,使得普通干部群众缺乏对工程项目的了解,不利于群众监督工作的开展; 其三,部分单位制度实施不利,虽然国家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单位内部也有相应的规则,但由于管理不善,这些规则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例如,对本该公开招投标的工程建设项目,采取暗箱操作,不按规定公开招投标,而直接发包; 或虽然进行招投标,但招标人与投标人暗中勾结,使招投标流于形式; 或将工程建设项目肢解,部分招投标,部分直接发包等。这些现象的存在,无疑增大了工程领域发生廉政风险的可能性。
3. 制度不完善
容易引发廉政风险一是部分学校的廉政制度建设缺失,没有建立起来。二是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还不健全。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制度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关键环节存在制度空白,新出现的问题还没有方法解决。一些制度过于原则宽泛,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些制度缺乏配套措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三是制度执行力不足。尽管近年来对工程建设领域容易发生腐败行为的环节和岗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但由于执行不力,导致相关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工作人员工作责任性不强,不敢坚持原则,甚至以权谋私。
三、高校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体系
( 一) 导向机制
导向,即引导的方向。因此,导向机制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引导高校的行为,来防止工程建设领域的廉政风险。导向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意识引导、制度引导、行为引导和结果引导等四个方面。意识引导主要是培养高校领导干部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其规范工程建设的自律性; 制度引导主要是从党和国家层面建立完善的反腐倡廉制度,从而为高校工程建设领域各项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 行为引导主要是通过严格的监控机制来规范高校工程建设领域的各类行为。结果引导是指通过加大对高校工程建设领域各类腐败行为的惩治达到预防不端行为的目的。
( 二) 规范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规范机制的主要目的是约束高校工程建设领域的相关人员,使其按照既定标准和要求开展活动,从而防范腐败现象的产生。规范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规范、制度规范和组织规范等三个方面。思想规范是指通过加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其遵守规则的意识,为党员干部筑起坚固的思想防线,自觉防范工程建设领域的廉政风险; 制度规范是指完善各类反腐倡廉制度,如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干部责任制度、干部定期交流换岗的制度等,从而降低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组织规范是指通过完善高校内部的组织结构,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权责义务,防止权力越轨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学校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在工程建设领域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地位,保障其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 三) 监督机制
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的许多腐败现象的产生与内部监督不健全和不完善、缺少约束机制有很大关系。权力的有效行使,不仅依赖于其合法性及适宜的制度保障,而且更需要有效的监督,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泛滥,从而失去其真正的意义[3]。监督机制的主要目的是理清权力的运行轨迹,防止其偏离既定的方向。从内容上看,监督机制主要包括监督意识培养、权力运行参与和监督机构建设等三个方面。监督意识培养是指树立正确的监督观念,一方面要让领导干部乐于接受监督,形成“监督即爱护”的正确观念,另一方面监督部门要敢于监督,形成“监督即职责”的观念。权力运行参与是指增加权力运行透明度,保证权力运行的公开和透明。加强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事项、重要环节权力运行监管,做到有序可循、有规可依、有制可控。健全权力配置、权力运行公开制度,加大重要事项决策、行政审批、人事任免、资金使用等的公开力度,以公开透明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实行重大事项公开制度,逐步建立重大决策公开咨询、听证、报告制度,让更多的人来监督权力的运行。监督机构建设是指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人员、经费和相关设施设备的建设,增强其监督能力。
( 四) 惩处机制
惩罚是防范各类违规违纪行为的最终手段。只有加强惩罚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才能真正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惩处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对各类违规违纪人员形成强大的心理震慑作用,使其不敢腐败。在工程建设领域,必须严肃查处行贿犯罪分子,加大打击行贿犯罪的力度。坚持“从严治吏”的原则,发挥刑法惩治职务犯罪的特殊预防作用。
四、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措施
( 一) 完善顶层设计
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定好向”“顶层设计”原是一个工程学概念,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在最高层次上寻求解决问题之道。因而,顶层设计有助于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提供明确的战略方向和基本保障[5]。随着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发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应当成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只有从全局角度进行宏观思考,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才能确保其沿着健康有序的道路顺利发展。应当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指导,明确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 二) 加强制度建设
为防控机制建设“画好框”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为此,高校要重点着眼于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用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作,控制工作流程,防范廉政风险,堵塞工程漏洞。建立制度建设综合评估机制,从制度设计是否科学、是否有效覆盖权力运行全过程以及效用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剖析,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真正实现以制度防控。要形成行政执法、行政审批、内部管理等一整套防范廉政风险的制度体系,配套完善预警处置、动态管理和检查评估等机制。
( 三) 控制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为防控机制建设“找好点”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控制好工程建设领域的廉政风险关键点。从几年来高校基建工程领域腐败现象看,廉政风险主要产生于项目招标环节、物资采购环节、项目施工环节、项目变更环节和项目验收结算环节等五个环节。因而,抓住这些关键环节是高校工程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工作。针对高校建设工程资金投入大、涉及的单位和人员多、廉政风险相对集中的情况,纪检部门应采取纪检、监理、施工方代表、甲方代表“四方联动”的形式,全方位开展腐败风险点排查工作,切实找准可能发生腐败问题的部位和环节。从征地拆迁、地质勘探、招标投标、资金拨付、资金管理、工程管理和干部任用等七个关键环节查找出风险源和风险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内外结合,与建设工程关系密切的立项、审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延伸,展开排查,建立了廉政风险防控网络,形成“内外联防,共抵风险”的格局。
( 四)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为防控机制建设“服好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廉政建设离不开文化和制度两个方面,廉政制度与廉政文化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廉洁从政的思想观念为核心内涵,以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价值观念、共同生活方式、工作准则来影响着人们各项工作和生活。在廉政风险防控过程中,要通过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创造一个有利于风险防控工作开展的外部环境。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教育相结合,增强国家公职人员参与廉政风险管理的危机意识与责任感。要紧密联系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实际,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党的宗旨、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融入有关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之中,将立党为公、执法为民、廉洁从政转化为各级官员的职业操守和自觉意识,增强廉政风险防控的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朱毓高 单位:西南大学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