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湖库连通工程建设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晋江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三面临海,境内水资源贫乏。目前,晋江市引水第2通道工程、晋江供水工程等的建设,以及南高干渠和各调蓄湖库建泵站和输水管道与各镇水厂接轨,构成以“金鸡闸为主水源,三库一湖调蓄、长藤结瓜”供水网络,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供水体系格局,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有较大提高。但随着晋江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城市供水安全、水生态文明建设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晋江市湖库连通,充分利用晋江干流金鸡闸的水资源,增加城市供水,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面临的缺水形势及应对措施
1.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晋江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34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68m3,对照公认的水资源紧缺指标标准,属于绝对贫水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4.4%,远高于全国及我国南方地区和福建省的平均开发水平。全市80%以上的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需外引晋江水,供水安全受制于客水。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仅0.48,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32.7%,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在12%以上,生产、生活用水存在浪费现象,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由于晋江市污水处理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大部分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溪流,20条主要溪流及一些库湖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八大支柱产业中的陶瓷建材、食品饮料都属于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水、高污染企业多,加重了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程度。
1.2缺水状况
《晋江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1]水资源供需分析结果表明:晋江市(含滨海新区)河道外需水在95%保证率下,2020年和2030年缺水量分别为1.01亿m3和1.13亿m3,主要发生在连续干旱年份或特干旱年份,属于工程型和资源型缺水。河道内需水在90%保证率下,2020年和2030年缺水量分别为1.80亿m3和2.20亿m3,属于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
1.3应对措施
(1)深化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控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发展,控制需水量快速增长。
(2)建设供水工程和民生水利工程等,包括湖库联通工程、人工湖工程、应急水源配套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冬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等。
(3)利用金鸡拦河闸丰水期的下泄水量,通过南高干渠、湖库联通工程、山美灌区渠道工程等,增加城市供水和河道内生态环境补水。
(4)开发非常规水源利用[2],建设污水处理再利用、中水回用、雨水资源利用、微咸水和海水利用工程。
(5)筹集资金参与泉州市白濑水库的建设,增加晋江下游分配水量,预计2020年以后97%年份水量可增加1.8~2.0亿m3。
(6)实施河道整治工程、污水处理工程、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工程以及畜禽养殖治理工程等,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
2湖库连通工程建设方案与配置效果
2.1需求分析
河湖库水系连通在提高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状况、增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三方面作用显著[3]。
(1)目前,晋江市现有水利工程的调蓄能力偏低,境内没有大型控制性水源工程,供水工程由金鸡闸及南干渠、晋江供水工程、晋江引水第2通道工程等组成,但晋江供水工程起点田洋取水口之后的供水区域均为单线供水,供水线路某一环节发生突发性事件,将会出现供水危机,直接影响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和社会稳定。
(2)晋江市水生态环境恶化,具体体现在:
①河道生态用水被挤占,部分河道经常断流;
②河网水系被侵占,束窄、淤积程度严重;
③湖泊生态系统破坏,虺湖湖区被养殖及农业种植分割,天然水面锐减、库面萎缩、蓄水量少、水质差,基本丧失湖泊特性。
2.2建设方案
河湖水系连通后受水区可供配置的水源增加,除了本地地表水、地下水和中水等水源以外,需要重点考虑河湖水系连通后增加的外调水源,进行多水源统筹配置[4]。晋江市湖库连通工程建设,其核心是在金鸡闸引水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目前,金鸡闸通过晋江市引水第2通道工程(设计流量21m3/s)和南高干渠(设计流量38.5m3/s)引水至田洋取水口,难以将水量输送至晋江市中南部,需要新建输水通道或扩建现有输水通道,将引水第2通道水量送至中南部,满足中远期的需水要求。晋江市现状供水线路输水能力不足且为单线路供水,提出建设湖库连通工程,将现有的新安水库、紫湖水库、紫溪水库、达群水库、草湖塘水库、龙湖、虺湖等湖库连通,与现状供水线路形成双线路供水格局,满足晋江市社会经济发展对供水的需要。本方案输水线路总长49.8km,其中管道段总长28.8km,隧洞段长21.0km,包括紫溪水库-紫湖水库线路、溪头-新安水库-安海-达群水库-草洪塘水库-溪边水库和龙湖-虺湖线路。其中,紫溪水库-紫湖水库段输水线路全长约3.4km,设计流量2m3/s;溪头-新安水库段输水线路全长约11.1km,设计流量10m3/s;新安水库-安海段输水线路全长约13.5km,设计流量6.8m3/s;安海-达群水库-草洪塘水库段输水线路全长约9.5km,设计流量5.7m3/s;草洪塘水库-龙湖段输水线路全长约9.2km,设计流量4.4m3/s;草洪塘水库-溪边水库段输水线路输水线路全长约1.9km,设计流量4.4m3/s;龙湖-虺湖段输水线路全长约1.3km,设计流量2m3/s,静态总投资14.31亿元。
2.3工程建设的水资源配置效果
河湖水系连通,构建融城市河流、湖泊、管道、人工水域于一体的城市水网体系,以提高城市供水排涝能力,美化水景观,完善水功能,综合提升城市竞争力[5]。晋江市湖库连通取水口年均输水流量6.8m3/s,各输水线路设计流量约2~10m3/s,其中进水口-新垵水库段设计流量10m3/s,新垵水库-安海段设计流量6.8m3/s,安海-达群水库-草洪塘水库段设计流量5.7m3/s,草洪塘水库-龙湖段设计流量4.4m3/s,草洪塘水库-溪边水库段设计流量4.4m3/s,龙湖-虺湖段设计流量2m3/s,紫溪水库-紫湖水库段设计流量2m3/s。晋江市湖库连通工程建成后,在P=97%保证率下,2020年与2030年湖库连通工程年增加净引水量分别达到1.25亿m3与1.93亿m3;若远期泉州市白濑水库建成后供水,晋江干流金鸡闸可供水量将增加,经湖库连通工程调度,晋江市分配水量可相应增加1.8~2.0亿m3。
3结论与建议
本文根据水利部有关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6],以构建“上蓄下引、河库连通、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环境优美”的现代水网体系为目标,探讨晋江市湖库连通工程的建设思路,以“多库串联、水系联网、本地蓄水工程与跨地区引水联调,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方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调蓄能力,增加供水量,改善生态环境。
3.1结论
(1)优化晋江市水资源配置格局,形成双水源线路的供水格局,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2)增强区域水资源调控能力,增加晋江市中南部供水能力。
(3)在同一供水线路上形成多个备用水源,通过蓄丰补枯有效挖掘7座湖库的供水潜力,以满足晋江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4)工程建成后可实现从水源至各受水点的封闭自流输水,保护水质,降低受污染风险,减少沿途蒸发渗漏损失。
(5)在枯水期补充下游河道流量,改善晋江境内水体尤其是虺湖的水质,补充枯水期农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改善生态环境。
3.2建议
(1)实施湖库连通工程,对重要水源地,即新安、东山、紫溪、紫湖、达群、草洪塘、龙湖、虺湖等需予以保护,建议开展水源地保护专项规划。
(2)晋江市湖库连通工程建设,涉及的水源工程组成较为复杂。为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保障供水安全,应采取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供水、统一原水价格的管理体制,建议成立区域统一供应原水的公司,核定价格和原水费。
(3)兼顾现有管理体制和供水单位的利益,核定现有供水单位供水水价,保障生态流量和灌溉水量,按年度核定现有供水单位的供水量,由区域供水公司与现有供水单位按年度收入结算。
作者:蔡奕墙 单位:晋江市晋东堤防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