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之一,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此类问题也有着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展开研究,收集国内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资料,分析并总结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给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再利用
0引言
早在十九世纪中期,就有学者提出了“工业考古学”这一概念,强调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在此之后,工业遗产保护运动迅速被一些工业化国家所接受,国内也逐渐开始关注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由于目前很多早期的工业建筑保存完整度较低,很多建筑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修整之后已经在面貌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城市的工业中心已搬迁到了郊区,市中心只留下已经不再使用的厂房和仓库等。如何对这些工业建筑遗产加以保护与再利用,只有对其充足的了解,深入研究与工业建筑遗产有关的工业背景及老工业厂房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等,才能设计出最适合的保护与再利用方案。
1建筑保护理论的基本观点
由于每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自的建筑保护理论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里只重点研究国内的建筑保护理论。国内的建筑保护理论要更加保守一些,最早出现有关建筑保护理论学说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梁思成提出的,他在1944年编写的“中国建筑史”中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后来的学者对其观点进行补充并提出了更加可行的理论方案,他们分别站在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保护研究工作,为我国的工业建筑保护工作打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成果虽多,不足也很明显,比如大多数学者研究角度较窄,研究内容也不丰富,对象较为单一,很多研究成果都只适用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没有进一步再深入研究。工业建筑遗产指的是具有遗产价值的历史工业建筑,这一概念首先强调的是历史,其次是价值,对于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十分具有针对性的,很多工业遗产并没有被纳入到保护之列的价值,所以对于历史工业建筑的背景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工业历史建筑中,对建筑主体的保护往往是与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同时进行的,保护工业建筑本身的基本任务是不让建筑主体受到更严重的破坏,但是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保护工业建筑为其本来的产业主体生产需求而建造的工业构筑物不被破坏,工业建筑的特点之一是与生产紧密结合,并且其厂房构造十分复杂,所以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基本内容应集中于:(1)对建筑现状的全面评估;(2)遗产认定;(3)确定保护原则和保护目标;(4)给出具体的保护措施;(5)实现功能的利用;(6)展示陈列方案,规划景观方案、建筑功能利用引入方案等;(7)采取合适的管理手段,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辅助保护工作;
2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存在的问题
2.1政策上的不健全
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政策上的不健全问题主要表现在权责分配不明确,就目前来说,多重管理、针对性差的问题最为严重,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过于形式,社会参与度较低,再加上工作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社会上的很多人对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并不了解,没能引起大众对于此问题的足够重视,导致在没有民众自发参与保护的情况下,工业建筑遗产损毁严重,保护起来难度很大。目前,国内现行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立法有着严重的滞后性,许多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经济发展的条款仍然没有及时得到修正,这种旧法新用的现象十分普遍,最终导致了各种层面上的冲突,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2.2公众保护意识淡薄
由于政府宣传力度上的不足,导致了社会力量无法参与到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之中,民众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较差,工作人员与民众之间难以达到默契,保护工作与群众生活需求之间难以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公众保护意识淡薄的另一个原因是历史因素,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的近代史几乎就是一段屈辱侵略史,人们不愿意承认这一历史阶段内的工业发展现状,导致忽略了工业遗产真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2.3工业建筑破坏严重
工业建筑本身的结构设计就比较复杂,很多厂房需要不断的维护才可以发挥其工业生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自然灾害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工业建筑的本身会不断的遭受破坏,诸如湿度、温度变化、光辐射、灰尘、空气污染、地下水、酸雨等因素的存在也会给建筑遗产的保护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起步相对较晚,特别是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人为破坏严重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早期工业建筑的优越地理位置,蕴含着的巨大经济利益。企业自身或投资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大都选择直接忽略其保护与再利用的工业遗产价值,而将其作为一般的废弃建筑进行拆除捣毁。例如,北海造船厂搬迁改建成为奥林匹克帆船场地;为了满足房地产开发的需要将国棉三厂原日清纺绩株式会社青岛隆兴纱厂拆除等。
3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对策
3.1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现代工业建筑的保护是建立在相对性和历史真实性新概念基础之上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保持建筑的真实性,尽量保持建筑物的原有状态,恢复其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体现出建筑的文化价值以及历史价值。对于不同状态的历史文物建筑,可以采用间接保护的方式来减少对原有建筑遗址的破坏,尽量减少人为干预的程度,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另外还要保证建筑价值的“可读性”,让民众可以从建筑本身了解其所携带的历史文化讯息。除了真实性原则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则是完整性,完整性理解起来十分简单,就是尽量保证建筑主体的完整状态,无论对哪一门类的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再利用,都首先要保证其完整性,只有在迫不得已情况下才对建筑本身的设计结构加以改造,比如建筑本身的基本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原有的材料已无法再使用等等,可以使用现代材料对建筑的某些部分进行替换或者改造,保持建筑主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后,是要保证建筑利用的合理性,这是为了让工业建筑遗产可以更好的被再利用。再利用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避免盲目性,如果只是盲目的对工业建筑进行拆除和再建,那么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就已经变质,是不可取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针对不同门类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再利用方案的设计和规划,尽可能减少对原有建筑的破坏,尽量利用原有的设施和建筑材料。
3.2原有独立空间的串联合并
当前工业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再利用,是在保留建筑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最大化、最优化实现空间的升级、功能的转化。工业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再利用是通过将几个原来相对封闭、毗邻的、相对独立的工业厂房,进行墙壁(非承重墙)合理的拆除,以实现整体增加厂房内部建筑空间、扩大其空间容量,实现对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在厂区的整体规划设计中加入新的景观元素,将分散的空间整合到更大的独立空间中去,从而将它们相互连接并整合为一个更大的整体。在成为一个独立的空间后,根据每个建筑规划设计的要求划分空间,以满足展览,参观,接待等功能的需要,建筑物的空间结构被保留并被新功能所取代。该方法首先考虑扩展部分的功能要求,以使旧建筑物具有新功能并使新的空间增设成为可能。
3.3生产场景历史再现
生产场景的历史再现是对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的再利用,一些工业建筑遗产本身所处的历史环境造就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民国时期的纺织场代表了我国初期工业的发展水平,对其生产设备的修复和保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还原一种历史文化状态,让民众通过建筑物本身来了解文化本身。工业建筑遗产修复所涉及的元素大多是有标志性的、专属性的内容,是工业生产时代具有特定生产功能属性的载体,生产场景的历史再现就是尽可能的还原时代,勾起人们对于时代的回忆,感受当代社会发展的快速和生活的美好,达到忆苦思甜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有:3.3.1让原有的构件整体保留。建筑物内一些标志性的构件可以整体保留,让历史印记保存下来,做为景观也好,开发出新的功能也罢,构件的整体保留可以尽可能的还原建筑物原有状态,保存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3.3.2部分保留。比如老式路灯和老式道路的保留,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适当改造,将路灯灯泡换为现代灯具,在保留原外观基础上实现功能上的改造,不仅保存了其原有风貌,还能发挥出实用价值。部分保留的基本改造理念是将遗留下来的废弃构筑物和部分构件打造成具有标志特点的景观,或是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进行场景再造。
4结束语
工业建筑遗产做为历史财富之一,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同样不容忽视,政府相关部门与民众应当建立正确的保护意识。本文分析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基本原则,最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部分可行的保护与再利用建议。
作者:欧长贵 邹冠华 田静 单位: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