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路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解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路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解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公路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解析

摘要: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工作密切关联,在物联网建设新时期,公路桥梁工程作为交通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起着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方面的“基建能力”已经领先全球,研发设计了与之对应的“项目管理体系”,构建了完整的公路桥梁生产建设产业链。以公路桥梁施工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解析预应力技术在其施工中的应用问题。具体解析中,概述了预应力原理,分析了预应力筋穿束与筋张拉技术,并结合具体施工项目对其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预应力技术;应用

近年来,通过系统性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公路桥梁工程已经由原来的数量化建设,转型到了规模化和品质化建设阶段,根本上转变了公路桥梁的发展方式。随着这种转变,对中国公路桥梁施工工艺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需要在研发设计方面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应该以公路桥梁施工项目为准,制订与其施工工艺配套的标准化管理方案。以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为例,应该按照具体的立项项目,遵循施工建设产业链条的基本流程,严格设计施工方案、合理选用施工工艺、细致筛选施工材料、科学推进施工建设、配套实施施工质量控制等。下面以此为出发点对主题展开探讨。

1预应力原理

预应力是指构件未受力之前,对其施加与受力方向相反的力,旨在通过预应力消除受力产生的破坏性影响,达到增强构件性能目标。比如,对破裂的抵抗性能、耐久性能、稳定性能的增强等。再如,在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选用的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问题,通过对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利用其提升性能的功能,降低结构拉应力,限定压应力状态;同时可节约钢材(如高强度钢材)、规避路桥开裂病害等风险。

2预应力技术分析

2.1预应力筋张拉

从当前大数据分析结果和应用经验总结分析,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技术,存在结构张拉不易控制的问题。导致该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集中于预应力筋张拉技术施工应用方面。因此,作为关键施工部分,需要对预应力张拉技术加强分析。具体而言,该技术应用中需要做好方法区分,按照施工要求选择先张拉法或后张拉法;再根据施工工艺要求选用匹配的工具。以后张拉法为例,其中对锚具的选择,如机械锚固类锚具的选择就十分关键(或者选用摩阻锚固类锚具)。通常选择工具时应该遵循综合评估,如单根或多根钢绞线应用方面,宜以机械锚固类锚具为准。对于相对复杂的公路桥梁施工部分,根据实际需求。则宜选择施工操作难度相对较大的摩阻类锚具。由于当前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了“产业链思维”,在实际应用预应力筋张拉技术时,应该将张拉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安装工作、施工质量检测工作统一起来,实施系统性管理,化解应用难题。

2.2预应力筋穿束

与预应力筋张拉技术相比,预应力筋穿束技术应用中的功能特性相对明显,比如,在施工漏浆方面的预防、混凝土浇筑中的性能控制、规避重复施工等。具体而言,将预应力筋穿束技术应用于公路桥梁施工时,一般会选择密封性能较佳的塑料波纹管,从而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将预应力筋完全插入孔道之内。结合施工经验看,在穿入过程中,往往以后穿法为准,旨在提升施工后混凝土的性能,比如刚度与强度的提升。由于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筋穿束技术应用十分普遍,应用经验相对丰富,因而通过严格控制张拉力,可以有效预防漏浆现象。现阶段,由于采用了预应力筋穿束技术,可以将波纹管安装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钢筋安装施工等各个施工环节关联起来,通过协同合作方式,推进施工进度,规避重复施工与交叉施工产生的诸多弊端。因而在整体上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有利于促进施工质量管理。

3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3.1工程概况

以某公路桥梁施工项目为例,有2座中桥,长100m;涵洞30道,共427m,设计时速30km/h;全长9.474km。根据项目施工设计方案,需要应用预应力技术。其中,选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现浇连续箱梁,泄水孔设置在箱梁底板,通风孔设置于箱梁腹板(孔径8cm,孔间距4m,距梁底0.8m);缓冲垫块设置于梁端;跨径支点位置45m、跨中的中心梁高分别为2.6m、1.9m;桥台、桥墩位置处的箱梁均配套设置横梁,跨径端横梁分别为30m、35m,厚度为1.5m,中横梁1.8m。

3.2施工准备

首先,通过分析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确定应用预应力钢筋束及其设置位置后,选择了标准强度为1860MPa的Φs15-15.2钢绞线,制孔以塑料波纹管为准;其中的锚具选择了与群锚张拉体系相一致的类型;采用了钻孔灌柱桩基础,桥墩桩基为1.8m,共用4根;固定墩的设置以1.5m桩基为准,共用4根。其次,由于该项目沿线地表存在道路、池塘、花圃、村道、果园、村庄、农田,地貌类型相对复杂,包括了坡残积台地、冲海积洼地、冲洪积台地、台间坳谷等。因此,在对地面不同道路里程的地面高程进行测量后,根据勘查结果分析,认为在该项目中应用预应力技术,对于材料的选择极为关键,而且,需要做好各项资源配置。所以,按照当前施工产业链条,确定了按施工设计方案,严格选择材料、实施材料进场检验与堆放后的随机抽检制度。同时在材料堆放区域进行了环境设置,以此预防外部环境接触预应力材料后产生的损伤问题。

3.3技术应用

3.3.1钢绞线的应用。以该项目为准,在应用预应力张拉技术过程中,一方面,以专业张拉设备为准,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另一方面,由于预应力技术应用中存在多重影响因素,因此,根据实际项目施工中的预应力技术应用管理需求,配套设置了质量控制管理方案。具体操作中先按照钢绞索的应用流程,设置了针对施工流程的施工质量评估表,能够满足其材料监管、监督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需求;再按照钢绞线使用流程,进行了“空间位置定位”“穿束”“下料”“张拉”等施工操作。由于张拉施工中需要保证受力的均衡性,在本项目施工中,针对钢绞线两段的受力均衡问题,应用了预应用力张拉法。在预紧张拉施工环节,保障了其平衡状态,规避了缠绕现象的发生;在张拉施工环节,通过专业设备操作,实现了钢绞线的总预应力合成。对于粘结段的处理以压浆工艺为准,本项目中主要以手动压浆机进行压浆作业,在保证压浆均匀的基础上,节省了压浆时间。3.3.2多跨连续梁应用。连续梁属于多余约束结构,本项目中有2座中桥,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配套设计了多跨连续梁方案,具体施工中关联到“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问题,由于施工中存在承载力方面的不达标问题,配套应用了加固处理方案,具体如下。首先,在受弯构件应用部位,使用了预应力技术,加强了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其次,通过预应用力混凝土浇筑施工,确保了结构方面的抗剪承载力;为了化解施工承载力偏差问题,同时采用碳纤维材料进行了黏贴加固,从而保障了正弯矩区和负弯矩区的承载力。另外,由于多跨连续梁方面的预应力应用相对复杂,因此,应该做好技术配套应用。比如,对于混凝土连续梁施工关键技术的指标化管理,以及在总结构上安装钢束时的张拉次序等。以本次施工为例,其中就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采用了如下张拉次序,分别通过“第一批钢束—纵梁钢束—横梁剩余钢束”完成了安装施工。再如,施工挂篮的选型、应用。以本项目为例,根据箱梁长度与现场施工情况,采用了现场安装方式,行走选择了“后锚自锚式结构”,对于杆件之间的联结则以焊接方式为准。其中,主体结构包括了底模架、横梁、主桁、行走系统、悬吊系统及模板。

4结束语

目前公路桥梁施工中对预应力技术的应用需求较大,由于现阶段公路桥梁施工中,存在“遇山开洞,过水架桥”的实际需要。因此,为了节约材料、优化施工工艺、增强公路桥梁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提升项目产品整体质量,有必要运用“产业链思维”,加强对预应力技术的研发设计投入。从而借助提高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研发能力,间接促进中国在公路桥梁工程项目方面的“工业设计能力”,为中国在全球同行业市场的业务拓展提供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艳丽.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交通世界,2020,7(9):70-71.

[2]陆政阳.浅析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优势[J].居舍,2020,14(7):30-31.

[3]李建中,李西安.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16(5):134.

[4]潘存军.刍议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价值[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20,8(1):40-42.

作者:陈伟利 武丽霞 单位: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