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思考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文件对于我国学校艺术教学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具有综合音乐素养的艺术教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将美育作为一门艺术的本质体现,重在引领学生通过艺术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并最终实现育人的教育目标。培养具有综合音乐素养的音乐教学人才,应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密切关注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实际,树立起具有专业特色、具有实用价值、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钢琴作为艺术教育的手段、工具和载体,以其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承载着传递、表达和与学生交流音乐情感的作用与功能,被作为构成音乐教师综合音乐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钢琴课程作为音乐教育学科的专业课程,遵循音乐教育学科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发展规律,以音乐教育学科发展目标为出发点,以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教育理论为立足点,突出钢琴在音乐教学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音乐教化功能,着重培养素质型音乐教师在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能力。
一、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理念
(一)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特点
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有别于其他专业,具有独特的教学发展方向,这是由专业方向、专业特点、就业方向决定的。除了培养音乐教师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在学校音乐教学中实际运用钢琴的经验,通过钢琴演奏及钢琴教学运用,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引发音乐情感共鸣,唤起音乐表达热情的能力。同时,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还应本着“以用为本”的教学原则,培养音乐教师在音乐课教学和各类音乐活动中,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钢琴辅助音乐教学,并满足校内外音乐活动时的演奏所需[1]。
(二)由专业特色决定的评价体系
音乐教育专业在我国从建立到发展,仅有数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过程中,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始终受制于专业钢琴教学的评价标准,缺乏一个能以本专业具体情况思考、符合音乐教育专业特点的全面、客观的评价标准。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钢琴教学是艺术教育的工具、手段和载体①,钢琴以其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在音乐教学中承载着传递、表达与学生交流音乐情感的作用与功能。在培养具有综合音乐素养的音乐教学人才的过程中,钢琴课曲目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评价标准的设立都应体现出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仅以钢琴演奏的水平、曲目、等级进行评价的方式,并不能全面而充分的衡量音乐教师在学校音乐教学中应用钢琴的能力。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才能在教学理念上具有明确的认知和独立性[2]。
(三)建立健全课程评价标准
对于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评价标准,应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过程,而不是沿用、套用专业钢琴演奏的标准,由弹奏的程度、曲目的难度以及演奏的水平来进行。为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建立符合自身条件的评价标准,不仅需要对其钢琴教学理念有明确的认知和独立性,还需要强调音乐教师通过运用钢琴塑造音乐情境,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帮助学生获得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使钢琴真正成为艺术教育的工具和载体[3]。正如演奏者是通过在舞台上的表演呈现其音乐艺术水准一样,讲台才是音乐教师表达音乐情感、发挥艺术感染力的场所。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钢琴是涵盖综合音乐素养、钢琴演奏能力、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钢琴教学运用既是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特色,更是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发展的方向。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钢琴运用过程中所体现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文化理解、音乐自主体验等音乐综合素养,或可结合演奏能力与水平,共同形成对于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更为全面、综合的评价标准。
二、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内容
音乐教育专业素质型音乐教学人才培养,是以综合音乐素养的形成、以为音乐教学的实际运用为核心的综合性教学体系。钢琴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体现出演奏中对于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情感体验的深度,又要兼顾钢琴运用能力的各个方面,最终构成一个将深度与广度纵横交错、有机融合的完整有效的教学整体[4]。
(一)强调音乐文化理解
音乐文化理解,是培养音乐教师综合音乐素养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在钢琴课程中,强调对音乐文化的理解,透过音乐表象更透彻地读懂乐谱,使演奏中将对于音色的想象、音乐的结构、和声变化带来的层次变化等,建立在自主音乐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从而使音乐教师在获得对音乐本质体验的过程中,掌握音乐情感表现的规律,丰富他们对音乐情感表达的经验。
(二)重视教学运用能力
钢琴教学运用能力,是音乐教师将钢琴作为一种与学生交流音乐情感的教学工具,围绕音乐课教学展开的一系列钢琴演奏活动。钢琴教学运用能力的培养,以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为基础,与音乐教学相关的视谱演奏、移调演奏、音乐情境创设以及钢琴协作演奏等教学内容,也都是构成音乐教师钢琴综合运用能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5]。
1.钢琴协作演奏
音乐课堂中的钢琴协作演奏,实际是一个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的过程。钢琴作为器乐所表达出来的音乐,无论在为歌曲伴奏时,还是在塑造音乐的情境时,教师与学生间通过声音的交流与合作是尤为重要的。钢琴协作演奏包括歌曲弹唱、四手联弹、为歌曲伴奏等艺术实践活动。
2.视谱与移调演奏
快速浏览乐曲,并进行完整、准确的即席视谱和移调演奏是音乐教师十分必要的钢琴运用能力,应当从表达音乐情感的角度出发,将乐曲的音乐表现力与音乐感染力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来。
3.即兴演奏
即兴演奏是音乐教师钢琴运用能力发展过程中,实用性最强、应用面最广、形式最为灵活多样的部分,由即兴伴奏和音乐情景创设两个部分组成。4.钢琴运用教学实践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校音乐教学实践,教师要配合教材内容进行钢琴教学运用设计,运用钢琴组织音乐教学活动。例如,在“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系列教材·实习篇《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实习课教程小学一年级(上册)》中,音乐教师运用钢琴演奏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学生跟随音乐的律动走进音乐教室准备开始上课。通过钢琴演奏,教师不仅传递给学生稳定而富有弹性的音乐感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恒拍的初步感觉;同时也通过音乐塑造出士兵行进时昂首挺胸的形象,使学生对于士兵的行进充满想象(谱例1)。
(三)积累音乐情感体验经验
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将音乐教学运用与钢琴教学有机融合,形成了多元、有序、清晰的合理构建,显现出具有专业特色的独特格局。为了适应音乐教学活动对于多元音乐文化的需要,以突出音乐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式与特征为教学目标,钢琴课程中对于巴洛克风格复调钢琴作品、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浪漫主义时期具有标题和显著性格特征的音乐作品,以及中国钢琴曲在内的近现代音乐作品都有所涉及[6]。为进一步突出钢琴作为情感语言交流工具所具有的教学功能性,可以选择浪漫主义时期具有标题性、音乐性格特征明显的小曲作为学习内容,比较适合于唤起音乐教师在钢琴演奏中塑造音乐形象的能力,丰富他们对于音乐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想象力。此外,一些中国近现代作曲家创作的根据中国民歌旋律改编的优秀钢琴作品,以演奏者在歌唱中获得的音乐理解和音乐情感体验为基础,同样有助于将民歌中歌词所表现的内容性情感体验,进一步转变为他们对音乐情感更为丰富的理解与更为充分的表达。例如,山西民歌《走绛州》又名《一根扁担》,是一首流传于山西、陕西的民歌。绛州位于现在的山西省新绛县一带,是古时晋南地区的行政中心,物产丰富、生活富庶,是周边民众求生存、求发展的理想之地。歌曲生动描绘了人们去绛州途中肩挑货物、手推小车、赶着毛驴行路时的场景,表达出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歌词中除了第一、三两句之外,均为描绘去往绛州途中热闹欢快场景的衬词。其中“软溜溜”一词以富有律动感的节奏,形象生动地模拟扁担来回晃动的形态;而“兹各兹各”“嚓啦啦啦”等拟声词,则是对“担上扁担走绛州”的挑担形象中的柳叶摇、轱辘转等热闹场景的拟声描绘。从音乐理解的角度出发,演奏者除了通过歌唱中通过衬词对挑担行走的描绘之外,对于富于动感的节奏型,以及音调上与“软溜溜”对应的四度音程sol-do所代表的音乐形象也会更加富于想象力,从而在演奏中表达出音乐旋律与歌词含义同形同构,更为生动地描绘出人们挑担行路的形象。
三、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培养素质型音乐教育研究人员和音乐教学人才为目标,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中,既要符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演奏能力特点,更要将培养素质型音乐教师在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能力作为首要目标,突出将钢琴作为音乐情感的教学工具,用动人的钢琴之音进行情感表达与交流的教学目标[7]。
(一)采取小组课形式进行教学
小组课的钢琴课授课形式,是比较适用于音乐教育专业的一种教学形式与方法。小组课更易于学生在演奏中进行彼此配合的合作演奏,也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实践中多维度地进行学习,从教与学的不同角度有所受益,逐步形成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
(二)突出“以用为本”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其重点在于发挥出素质型音乐教师自身的钢琴演奏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将其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经验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在音乐教学中运用钢琴激发学生的音乐自主需要;同时,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组织音乐实践活动以及加强学生的音乐理解水平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从而突出“以用为本”的教学目标,使音乐教师具备就业、从业所必备的专业基础与技能。
(三)由教学目的决定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专业的主体事业是“为国家各级各类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美育推进培育优秀师资”②,而综合音乐素养则是决定音乐教师优秀与否的关键因素,因为音乐教师只有整体认知音乐这门艺术的功能,才可能面对特定的教学对象思考适宜的教学内容、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③。由此可见,以培养具体综合音乐素养的音乐教师为前提,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一体化呈现是基于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所需而形成的必然趋势。一体化课程结构将与培养目标密切关联的各类课程,如教育教学理论、歌唱教学体系、体态律动、器乐教学等课程群以教学目标为原则有机规划,形成各门课程既相对独立又融合统一的丰富内涵,并针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凝练、概括与整合,形成一个多方面内容互为支撑、一体化建构的整体教学结构,从而产生出更为积极、有效的教学效果。作为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的组成部分,钢琴课程在一体化结构和进程中着力将专业知识技能与教育教学应用实践技能有机并重的发展,终将在音乐教育专业一体化课程群的融会贯通中开发积极的教学潜力[8]。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决定了钢琴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均体现出本专业显著的特点和特色。将钢琴作为音乐艺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载体和教学工具,通过钢琴与学生交流音乐情感,使钢琴课程适用于音乐教学的需求,才是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价值所在。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改革发展,应当是一个兼具艺术性与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同行的专家学者凝聚共识,锐意创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课程区别于专业钢琴教学领域,处境比较尴尬,加上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基础研究又比较薄弱、理论支撑尚不足,因而亟待从更为全面的、整体性的视角,对课程建设进行深刻而细致的思考,并最终构建起音乐教育专业素质型音乐教学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作者:孙懿坤 单位: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