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遥感技术下的烟叶种植保险新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遥感技术下的烟叶种植保险新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遥感技术下的烟叶种植保险新模式

[摘要]由于烟叶种植分散,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定损复杂,理赔繁琐。保险公司在承保、查勘和理赔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所以,亟需将遥感技术引入烟叶种植保险的核保核赔中。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和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进行灾害评估、受灾面积精确认定等工作为农业保险的核保核赔提供基础。

[关键词]烟叶种植保险;遥感技术;新模式;指数化标准

我国农业保险具有高成本性,较之其他险种的经营技术赔付率也更高,云南烟叶是全国烟叶发展的“领头羊”,全省烟叶年产量超过90万吨。在国家和当地政府支持以及烟草公司对烟叶种植保险的补助下,烟叶种植保险的迅速发展为烟农提供了利益保障。由于云南省烟叶种植区域地形限制,烟叶种植分散,自然灾害频发,投保时难以一一确定烟田,理赔时难以处处查勘灾情,所以保险公司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在承保和查勘环节。

1云南烟叶种植保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承保理赔程序复杂。索赔流程包括报案、查勘定损、确定损失赔付金额、张榜公布、发放赔款等。农户与保险公司对责任范围和损失程度上意见不一,难确定赔付金额,索赔流程复杂繁琐,导致农户产生抵触情绪。(2)人力物力耗资较大。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大都设置在县级及以上的城市,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往往是在县级的区域范围,县级保险公司人力有限,在灾害多发的季节往往会聘请临时员工,人工成本很高而查勘人员素质不高,加上交通不便,也导致了查勘定损失去了时效性。(3)道德风险严重。投保了烟草种植保险的农户,虽然知道保险可以在灾害发生时进行经济补偿,但是大多数农民分不清烟叶种植保险的保险责任,连带作物索赔、连带受灾索赔和夸大受灾面积的情况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经营工作。(4)损失计算标准不一。县级保险公司人数有限,无力一一查勘灾情判定损失情况,以云南省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烟草种植保险条款为例,其赔款计算公式为:赔款=每亩保险金额×损失面积×损失程度。其中损失面积以及损失程度都存在不确定性,在处理损失面积上,烟农实际投保面积小于实际烟草种植面积,无论哪部分受灾时,也总会算到投保区域上。再者,在损失程度的计算上,一般是选取样方,抽样调查,从而确定样方周围烟草的损失程度,在损失程度的确定上也多是模糊处理。

2烟叶种植保险现存经营模式

烟叶种植保险的核保核赔流程主要包括:(1)调查与承保。主要是烟草种植区域是否符合当地普遍采用的种植规范,其次是投保种植面积的统计及其田主信息。普遍都是人工调查的方式,保险员在村级领导干部登记统计田地信息,按户统计投保人基本信息。农户缴纳保费后,保险公司出具保险单。(2)报案与受理。指发生保险事故后,烟农第一时间以电话的方式向村镇保险技术员报案,再由保险技术员向上级财险公司报案,各保险公司按照受损程度和范围适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3)现场查勘。在保险事故发生后,根据损失原始记录和损失清单,适时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确定受损面积。根据保险烟田灾害情况、受损面积大小,随机选择若干个抽样点,按实际抽样点受损烟株有效全损叶片总数与保险单约定的单株有效叶片基数和抽样点烟草总株数之积的比例计算确定。(4)确定赔款金额。保险公司查勘人员与烟农协商理赔金额。确定赔偿金额是根据保险标的损失程度,发生部分损失时,保险人根据损失面积和损失程度,在保单和批单规定的保险烟草有效保险金额标准以内计算赔偿金额。(5)理赔公示。保险公司将查勘定损结果在农业生产经营公共区域进行公示。

3遥感技术与烟叶种植保险的联系

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农业不断向精准化、高效化以及多样化发展,其已经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通过卫星遥感及无人机航拍,将获取的影像数据导入电脑,利用航空影像拼接软件及地理信息处理软件对农作物面积、种类、长势情况进行分析,获得相关数据。从而进行灾害评估、受灾面积精确认定等工作,为农业保险的核保核赔提供基础。通过遥感技术,将损害程度指数化,建立遥感数据和损失程度一一对应的赔付标准,按图承保,按图索赔。由于烟叶本身的特殊性,其产量为烟叶重量而非类似于玉米、稻谷一类作物产量为其种子,种子或果实在遥感图像上与其植株本身具有差异性。烟叶整个植株作为其产量的计算,由此在遥感图像上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可以通过烟叶植被指数等参数以及高光谱特征反映烟叶受损的特征,将理赔标准指数化,大大减少后期查勘理赔的人力物力和理赔纠纷。所以,烟叶种植保险和遥感技术的结合相得益彰。通过对云南省烟叶种植实地考察和烟叶种植保险的深入研究,找出遥感技术在烟叶种植保险中的优势应用,结合遥感技术在烟叶种植保险承保、核保及核赔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提高烤烟保险的核保核赔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减少道德风险。形成天空地一体化评估模式,为烟叶种植保险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支撑以及技术指导。

4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依照烟叶生长时间为线索,在每年2月烟苗种植前,利用无人机遥感进行地块信息的确认,包括将投保烟农信息、投保面积、投保区域四至建立档案,由于烟农田地不一定全部集中,有必要以烟农个体为单位建立土地信息档案,此档案建立以后,来年统计投保信息时只需要稍作修改。到每年5月烟叶有明确的生长形态也是灾害多发时节的开始,利用遥感影像将作物生长情况录入系统,明确烟叶种植区域和面积,此后可能发生保险事故便会有对照的标准。当灾害发生时,直接利用烟叶在遥感图像上如植被指数等参数特征与5年同期植被指数的参数特征比较,将植被指数大小划分等级,并对应损失程度,分级定损。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5烟叶种植保险新模式

烟叶种植保险新模式图示如图2。调查与承保阶段,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将烟叶种植区域进行圈定,同时分析统计该区域历史极端气候状况和发生频率,不同种植区域发生各种灾害的可能性有差异,气候差异便决定了费率差异。通过无人机遥感影像,因其分辨率远大于卫星遥感影像,所以利用无人机遥感影响对种植区域的面积进行勾勒计算,将农户一一建立档案,匹配田地信息,逐步形成投保信息系统。报案与受理阶段与原模式的差异在于在灾害发生前,可利用遥感影像在气象台专业人员的解译下得到精确的气象服务,信息传递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合理调配查勘人员,确保理赔时效性。现场查勘阶段新模式优点在于可快速大范围查勘损失情况。现场查勘人员抽样测定损失情况,操纵无人机技术人员结合烟叶种植前裸地的三维模型,迅速确定飞行路线,得到受灾区域分布情况,拍摄受灾区域,回室内解译图片并匹配前期录入的土地信息。既要有遥感卫星相关数据和气象数据的定量分析,也有基于田间事实描述的定性分析,田间抽样再结合室内数据对比验证。确定赔款金额是新模式发挥作用最大的模块,理赔金额得到被保险人的满意才是烟叶种植保险产生的初衷,都是为了保障和补偿烟农的利益而产生的,新模式特点在于将烟草的损失指数化。以遥感图像计算出表征烟叶损失程度的植被指数等参数,再结合查勘人员现场样方计算的损失程度确定出大区域范围内适中的损失程度。再由烟叶种植前期匹配精确的种植面积,相对准确计算出赔偿金额。有效避免在田间人工协商赔偿的弊端。理赔公示阶段就需要将受灾区域无人机遥感图像展示出来,将图像标出具体受灾范围,受灾范围土地户主的姓名和面积,对应土地受灾程度与理赔金额,实现每一步都公开透明。

6意义与建议

6.1意义

(1)引导农业保险商业模式的创新,引导保险公司引进其他先进技术运用到保险行业中。由传统人工协商的评估模式到“天空地”一体化评估模式的转变,对评估和核保形式的完善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2)为建立农业保险大数据平台添砖加瓦。整合标的的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推动保险承保由目录台账式管理到空间信息化管理,构建农业保险信息系统,建立基于遥感技术与快速理赔综合服务平台。(3)实现了灾情总体评估。从宏观上了解灾害的总体损失情况及空间分布,有效解决灾情认识不一的问题,有效地防范报损中存在的道德风险。(4)提供了保险赔付的固定证据。基于航拍影像的处理成果数据和图片,客观科学地向政府以及上级保险公司汇报灾害损失情况,说服力强且直观。(5)为人力难以到达或无法到达区域的调查提供支持。大大提高了承保和查勘的效率,减少了保险公司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6.2建议

(1)建议保险公司与遥感信息技术公司、中央气象台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精准气象预报,保险公司技术人员也应多样化各领域人才。(2)以烟叶种植保险为例,保险公司需继续探索发展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基于遥感技术的新型农业保险模式。(3)建议建立各类农作物遥感特征信息数据库,各类农作物损失程度统一标准,利用区块链的思想,实现农作物特征数据共享,经营农业保险的财产保险公司能够利用理赔案例,实现“有经验”理赔。

[参考文献]

[1]孟继华,付伟,徐晋,等.遥感在种植业保险估损中的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04).

[2]喻春华,王宁.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J].技术交流,2010(17).

[3]白玉燕,王白娟,韩明华,等.烟叶生长周期自然灾害理赔系统的涉及与实现[J].食品工业,2013(07).

作者:王艳霜 王文辉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