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把企业搬进学校成立行业学院,是应用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主要是指高校与龙头企业无缝对接,以行业(企业)的生产链、产品链、技术链和服务链延伸为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的应用型专业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成立了第一家行业学院——金蝶商学院,本文将以湖南人文学院金蝶商学院为例,探索在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关键词:行业学院;人才培养创新

行业学院属于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行业学院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是一种校企深度融合的创新教育合作模式,企业与学校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通过共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同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指导学生、共同开发项目等多种形式,实现互补共赢。

一、行业学院建设内涵

(一)建设总体目标。通过校企双方共建共管专业,深化校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紧密结合行业和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同时构建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将行业学院建设成为商科类专业学生提升执业能力的一个良好平台,促进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成果,创新与实践“三融合,五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提高和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思路。1.确定行业学院“三融合,五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发展思路。根据校企合作发展实际,提出并实践“三融合,五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三融合”是指校企双方以校企合作育人共识为基础,实现“目标融合”“资源融合”和“发展融合”,共同提高校企合作育人思想自觉;“五协同”是指校企双方通过“协同顶层设计”“协同条件建设”“协同改革创新”“协同教学管理”和“协同质量评价”,共同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创新,进而以“三融合”和“五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2.明确行业学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具体路径。第一,校企统一认识。具体说,就是要解决高校和企业双方对于校企合作目标及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认识问题。妥善解决校企合作认识问题,关键是要实现校企双方“三融合”,即“目标融合”“资源融合”和“发展融合”,以“三融合”统领校企合作价值取向、规范校企合作行为、保障校企合作成效。“目标融合”就是要把校企双方合作思想认识统一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来,解决校企合作育人目标指向问题;“资源融合”就是要把校企优质教学投放到保障人才成长需要中来,解决校企合作育人资源共享问题;“发展融合”就是要把校企双方发展战略目标聚焦到高素质人才培养使用上来,解决校企合作育人良性发展问题。第二,解决“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建构与实践”问题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和保障。简单说,就是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育人运行管理机制问题,就是要重点解决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专业结构改造、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条件建设、教师队伍培养、教学过程管理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管理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问题。妥善解决校企合作育人实践问题,重点是要实现校企双方“五个协同”,即实现“协同顶层设计”“协同条件建设”“协同改革创新”“协同教学管理”和“协同质量评价”。具体说,“协同顶层设计”就是通过校企双方共同酝酿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结构和项目研究实施方案,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优化以及项目研究改革组织实施等顶层设计问题;“协同条件建设”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场所、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解决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资源匮乏和教学队伍滞后等问题;“协同改革创新”就是通过校企双方共同探讨设计教学改革方案、共同申报教学研究项目、共同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共同服务区域发展,解决教育教学改革落后、学科专业支撑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协同教学管理”就是通过校企双方研究设计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共同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共同承担教学管理任务,解决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不实、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不严和教学管理支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协同质量评价”就是通过校企双方研究制定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同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共同组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解决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不科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不合理等问题。3.逐步落实行业学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步骤。(1)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到省内高校开展校企合作育人专题调研,达成“三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共识。(2)校企专家通过企业走访座谈、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和把握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撰写专业人才需要和教学改革调研报告。(3)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建理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搭建项目改革研究合作交流平台,并通过定期会商、专家互派、专题咨询等方式,研究解决校企合作育人机制问题,共同探索实践了“五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机制。(4)组织校企双方专家咨询论证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加强实践学为主线、以产教融合为支撑”人才培养理念,确定“着力培养专业知识厚实、专业技能娴熟、综合素质优良、社会适应能力较强、职业岗位胜任较好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构专业发展方向和课程体系。(5)按照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和实训指导书,列出时间表完成实训课程。(6)分步计划进行师资队伍培训、教学资源的开发。

二、行业学院建设内容

(一)校企共商,优化行业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内涵发展、课程体系建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问题,通过深入与企业资深行业专家及工程师开展专题研讨等方式,努力培养“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良,专业理论厚实,专业技能娴熟,适应社会需求快、胜任岗位能力强、自我发展后劲足,能较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应用性复合型高级管理类专门人才。”

(二)校企共建,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强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培养要求,积极探索厚基础、强专业技能的模块及双职业证书的特色,不断创新专业内容的特色教学模式;“变厚为薄”由难变易的课堂教学和由易变难的案例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方法;全方位、多角度、高仿真、立体运转的企业特色教学方法。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广泛开展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定了四个方面教学改革重点任务。教学内容改革。通过增、停、并等方式对教学内容交叉重复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职业资格考试内容渗透到相应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同头课程教师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教案)、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试内容和方法;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必须增加实验实训项目。教学方法改革。按照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功能合并思路,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教学手段,鼓励师生利用网络资源,改革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讨论教学为主;鼓励教师通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改革。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推行分段式教学,均衡分布学生学习压力;在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上,专业通识课、基础理论课小班上课,专业技能课、实验课分班分组教学;在教学任务分配上,实行课程负责人负责制;通过假期社会实践、学科竞赛、“一专一品”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学习内容。

(三)校企共享,丰富教学资源,完善“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努力构建“以课程实践为起点,以实验室、合作企业等为平台,以创新创业课程、实验、训练、竞赛和成果孵化为主要内容构建“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模拟实训为基础,以实习为依托,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创业大赛为补充,以毕业论文为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共同建设共享实训平台;校企共同申报与建设工商管理类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平台等;校企共同开发试验、实训项目,并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实训项目。利用校企双方的各自人才及技术优势,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开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共同编写校企合作教材。

(四)校企共管,提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索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环节;“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态度”四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制定突出实践技能考核的“双向三环节”课程考核方案(“双向”即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考核,“三环节”即将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理论考核、实训考核三个环节),调整课程总评成绩的构成方式与比例,构建由师生监控、学校监控、企业监控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五)内培外引,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和选派教师校外实践锻炼的力度,突出强调教师职业技能和服务能力提升培养。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出台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激励政策、合理安排培养经费、落实教师校外实践锻炼制度,组织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认证,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1.教师下企业锻炼。每年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业等调研、实践,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2.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在学校层面制定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相关政策与激励措施的基础上,企业也将在教师教学工作年度考核与绩效工资评定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与基地企业合作开发项目等。

三、行业学院建设成效

(一)受益学生显著扩大。切实提升了人才培养方案质量,建成特色专业群,带动辐射区域内相关专业群,使专业具有突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等教育办学特色,为湖南省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显著提升。采取“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交叉融合推进,增加了学生对企业运营管理的感性认识,提升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兴趣,加速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并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管理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习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的再认识,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巩固了所学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理论运用能力。

(三)学生的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学生通过行业学院这个平台,提升了学生适应社会和行业的能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

(四)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合作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和校内实验实训室及其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构成管理类专业学生锻炼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支撑平台,能保证其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和实践内容的前沿性、能站在行业较高位置和标准层面上培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起点高,使受训学生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五)“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能力提升。积极接受管理类专业挂职锻炼和深入企业实践,充分运用管理类专业教师的具有实践价值的科研成果,应用老师的智力成果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第一家行业学院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以行业学院为依托,建立好社会服务基地。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挥专业优势,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优质的师资队伍为行业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以及专业培训服务。根据企业行业和政府需求,承担行业企业员工岗前培训、业务培训、行业员工技能竞赛等教学培训和比赛任务等。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提升学校、专业及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学校和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吸引力,校企合作双方人才、智力、岗位资源,树立了“校企三赢”的成功典范。

参考文献

[1]谈一真,孔荣,黄新.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内涵建设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7).

[2]冀宏,顾永安,张根华,潘启勇,费志勇.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江苏高教,2016,(04).

[3]杨怀宏.深化产教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N].湖南日报(理论版),2020(11).

作者:杨怀宏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