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能力导向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能力导向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能力导向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社会生产方式、组织形态与商业模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致使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逐步凸显,迫切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以能力导向为核心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与创新。文章在分析能力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培养目标及能力定位、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保障机制及评价体系,进而为高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指导。

关键词:能力导向;工商管理;人才培养

进入新时代,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金融范式、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逐步凸显,如人才知识结构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不匹配、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创新创业教育薄弱、培养目标单一、人才社会适应性差等,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与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

一、能力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国家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需要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践行“以人为本”和“四个回归”。《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目标和原则,强调要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二)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需要党的报告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教育事业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2]。迫切需要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引企入教,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推进产教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三)新商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以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为契机,随着新工科、新农科等国际认证工作的逐步开展,新商科应运而生。新商科是商科教育主动服务于新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教育变革与时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教育变革推动时代的发展,同时也对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新商科要求以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起点,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

二、能力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定位

当前,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知识能力描述不全,培养类型定位不准,培养标准与培养目标不一致,培养规格内容不全面、指标不明确等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新商科背景下社会与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及能力定位。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新商科的特点,以学生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当代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能力导向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关键方向,应加强产教融合,专创融合,将大学教育与企业实践密切结合,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进而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能力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

(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模块化教育改革源于“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和“CBE”(CompetenceBasedEducation)两大理论流派。EMS根据岗位任务确定模块,而CBE则是根据知行能力确定模块。后来将两者相融合,形成了“能力输出导向”模式。新商科背景下能力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这一思想对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改革,以构建人才培养的能力清单为起点,充分考虑课程性质、课程内容以及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能力培养目标,对专业课进行规划、重组,分类整合,设置课程模块,形成“能力培养”与“课程模块”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在课程进行模块化设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针对新商科背景下行业和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可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学习建议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整体协同改革。

四、能力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机制

能力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需建立科学完善的保障机制,包括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优化人才培养实施路径;丰富人才培养形式,构建“一体多元”课堂协同机制。

(一)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突出商科办学特色,积极适应时代变化,树立“经管为主、工商融合、多科交叉、协调发展”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理念;根植商业文化,汲取新时代儒商精神,倡导“学生中心、教师发展、课堂开放”的教学文化,构建涵盖理念、文化、目标、路径和方法的“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

(二)优化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深化“分层分类、专创融合”的专业教育。实施“商以载道、通专融合”的通识教育,以儒商精神与商业思维为主线,优化培养方案,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推进“知行合一、研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将商科理论知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以“校、省、国家”三级“双创”训练项目为载体融入教育过程;成立创业平台,开设创业专题,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打造“创业园+创投基金+创客平台”三位一体的创业孵化链,培养学生“双创能力”。

(三)丰富人才培养课堂形式,构建“一体多元”课堂协同机制“一体”是指第一课堂,“多元”是指创新创业实践、校内外实习实训、第二课堂、第二校园求学和学生社区成长等课堂形式。推进第一课堂教学创新。每年保证一定资金投入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实务精英进课堂、课程资源共享与课堂开放周活动,聘请国内外商界精英为本科生授课,引进和建设优质课程,将课堂向社会开放。丰富多元课堂形式。出台保障政策,保证多元课堂的有效实施。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经费用于学生“双创”训练项目,设置学生创业孵化基金,资助学生出国留学,建立学科性社团,搭建学生互助互学平台。

五、能力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

(一)能力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通过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对能力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评价体系主要由教学评价和社会评价两部分构成。1.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高等教育是在一定的教学模式框架内实施的人才培养行动。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师,高水平的师资才能有卓越的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人才。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学评价系统,对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能够有效衡量教学质量。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应做到多元化,以学生评教为主,同时吸纳学院和专家的评价意见,各方权重系数要适当,力求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2.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评价制度。基于“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特点,社会性评价具有较高的含金量。学生能力如何,用人单位最有评价资格。因此必须关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质量评价与需求,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建立健全一套科学严谨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从而保证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良好匹配。

(二)能力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改进基于评价的持续改进,是华盛顿协议框架下国际实质等效认证所倡导的理念之一。一个合理、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基于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改进包括对学生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教学管理机制的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社会评价和毕业生反馈机制等。在能力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评价满意的情况下,可以将其进行逐步推广,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力求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同时,需要不断跟踪其实施状况,尤其要关注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步出现的问题与障碍,根据新商科发展特点和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不断优化和持续改进。总之,为满足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应大力培养能力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新商科背景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能力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定位,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建立科学完善的保障机制,包括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优化人才培养实施路径;丰富人才培养形式,构建“一体多元”课堂协同机制。并根据新商科发展特点和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不断优化和持续改进,为能力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今后的工作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智彬,王会花.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外语人才培养的战略创新—基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实践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9(05):3-6.

[2]刘国中.解决中职会计专业人才供需“两张皮”问题的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9(03):150-151.

作者:郭金金 徐红 程道平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