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思考(7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案例教学融入工商管理实验课程思考
摘要:工商管理实验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摆脱仿真操作的盲目性,能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帮助学生整合多项专业理论课程知识,提升实训课程的收益。实施时应注意案例的选取,导入案例的时机,对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要求。
关键词:案例教学;实验课程;ERP沙盘模拟
一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实验课程中发挥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摆脱实验课程操作中的盲目性
工商管理实验课程具有仿真性、规则性、依赖软件性等特点。以《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以下简称ERP课程)为例,该课程运用教学软件营造出市场环境,制订市场规则,学生操作实盘进行公司仿真经营。在仿真经营过程中,因为市场环境和公司运营需要通过一些规则的履行来体现,学生往往在操作中容易被规则限制,也就是只是单纯地履行规则,而不注意公司宏观的运营,操作存在盲目性,等到学生熟悉规则之后,该课程的学习课时已经过半。如果能在讲解规则的同时,引入一些实际企业经营的案例,以现实的例子帮助学生分析市场情况,学生的体验将不再是抽象和盲目的,在后续操作中能有一个具体的模仿对象,帮助其宏观地把握公司经营。[2]
(二)案例教学激活实验课程中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实验教学中适时引入企业成功或失败经营案例,学生在仿真实验操作时分析经典案例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原由,吸取经验教训,将之用于自己的仿真经营中,扩散思维,吸收其经验教训,达到实训的效果[3]。
(三)案例教学能整合多项专业课程知识,提升实验课程的收益
实验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运用之前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融会贯通。而仅仅是按简单操作规则进行的实训是达不到这一教学目的的[4]。案例教学引入实验实训课程中,能让学生系统地运用所学专业课程知识,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总结案例中的理论知识点从而指导其仿真经营操作,有效地整合了专业课程知识,从而提升了实验课程的收益。
二在实验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实施
在实验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与在传统理论讲授课程中开展是有区别的,可见,在实验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无论是从案例的选取、设计还是从案例导入的时机及案例分析来看,其难度都要比在传统理论讲授课程中开展大,对教师的要求也要高得多。
(一)案例的选取
仿真实训课程引入的案例需要具有一定的经典性,且案例企业的发展史需要完整,其中选取的企业应该是学生熟悉的知名企业。如在ERP课程中以格力公司为例,让学生了解空调市场的行业状况,竞争形势,启发学生思考总结,如果你经营格力公司,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中应该如何进行战略战术决策,从而用这一思想指导其仿真经营[5]。也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行业,选取该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启发其自己分析该行业环境,总结该公司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在其仿真经营操作中用到该企业的成功思想,避免犯其错误。
(二)案例导入时机
在ERP课程中,可以在介绍操作规则的同时引入案例,如在讲市场规则时,引入格力公司所在的空调产品市场,介绍格力公司开发本地市场、区域市场、国外市场的手段方法;讲生产规则时,介绍格力公司的“以销定产”策略;讲财务规则时,引导学生思考格力公司的现金流的掌控方法等。也可以在规则介绍结束之后,引入一个完整的案例,在案例中融入之前介绍的规则,帮助学生整体了解企业经营的战略决策,启发其对公司经营中现金流、信息流、物流的思考;还可以在开始经营前先向学生提出搜集案例要求,待其仿真经营结束之后,引导其总结思考,自身仿真经营的公司与其搜集案例中的公司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吸收经验教训。
(三)实验课程中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在实验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法,需要结合实验操作规则进行案例分析,因此,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一般理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教师只需要将案例呈现出来,结合理论知识点引导学生分析,而在实验课程中,教师需要对案例中的企业行业背景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并能按照案例中的公司背景设置软件系统参数。这就要求实验实训教师不仅要非常熟悉教学软件,还需要有非常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最好能有一些公司经营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将操作规则与案例极好的融合,提升实训效果。
三总结
开设实训课程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单纯地指导学生按规则进行操作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实训课程中适时引入经典案例,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仿真经营,提升实训课程的效果。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多种实训课程中。有些学校开设的《商道》课程以派金公司开发的商道软件为技术支持,在讲述操作规则及总结分析时都可引导学生以经典企业经营为例做出生产、营销、物流及财务模块的分析。在教学实践中,这一方法也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不但激发出学生实训的兴趣,而且帮助其更为具体而真实地感知到实训课程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晴.案例教学法在《企业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6):65.
[2]金镭,章婧.案例教学在经管类研究生实验课中的应用研究——以石油大学ERP实验课程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06):52-55.
[3]张润莲,张向利,叶进.案例教学法及其应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8.
[4]陆俊元.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及其适用性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22-24.
[5]王卫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考与建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2):5-8
作者:宋子慧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第二篇: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发展策略
摘要: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过程就是——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学工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其教学模式的发展策略,旨在整体提升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力。
关键词:工商管理;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分析发展
1工学模式培养人才特点与内涵
工学结合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方法,由美国教育家赫尔曼最早提出,荷兰在2003年举办教育理事会时有40位共同提出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现代教育概念。我国现代教学对“工学结合模式”存在多种表述,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在这种模式的教学过程里,要注重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让学生与企业相结合。形成校企一体化的重要方针,从而完善教学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企业中的实践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定位,从生产流程到管理建设,从服务态度到岗位需求,从最贴近工作的环境中自我培养。用环境培养人才,做到以工代学,以学悟工的有机结合。在多年实践经验中我们得知,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主要教学特点是:首先教学目标具体化,而更具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实践中得出工商管理专业在培养人才的教学方向定位。其次体现在教学内容里,学生的实践能力来源于具体工作,而不是书本理论知识的灌输,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里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有是在教学组织中,在教学过程里要有专门教授理论基础的课堂教师,也要有带领学生走入企业的指导教师。双师合作,交替教学。最后在教学地点的选择上,我们要更加贴近企业化,以课堂为企业,以企业为学校的重要思维导向。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为目的,采用实地训练、情景再现、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诸多贴近实际工作情况的重要课程安排。
2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现状
2.1不清晰的培养人才定位
人才培养方向没有明确到中小型企业中去,那么就导致了培养人才能力方面不能符合其专业素质,在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中失去了时代意义。
2.2缺乏创新的教学内容
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讲完了20课时的书本内容再用4课时去讲解实践内容,这种教学结构是不科学的。致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课题相分离。随着时展、商业体制改革、市场环境变化,产生许多经典案例,而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好的教学内容,而高职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老师们,没有很好地将教学内容与经典案例相结合。沿用经典案例确实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缺乏时代性,对人才培养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2.3实践教学缺乏实际操作
高职学校面对教育部的审核与期待,指标紧任务重。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放弃了实际教学能力。很多高职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校内外建设了许多实践基地,尤其工商管理专业更为突出。但普遍考察结果显示,这些培训基地的使用率都不高。教育资金大量投入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建设没有实际应用于广泛的工商管理专业中,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浪费了学生实践计划。导致近些年来从工商管理企业的反馈来看,我们的学生确实缺乏实际工作的能力,对于实际工作的操作还在企业中完成。这种教育输出模式十分不利于教学体制的完善,更加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的进步。
3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发展策略
3.1结合职业技能的理论教学
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的特点,对其职业技能的培养要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而言,是国家工商管理部门重要的人才储备,是企事业单位促进人才培养的输出力量。那么在教学计划中就要更加体现实际教学的重要性。对知识理论的灌输要建立在实际技能培养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职业技能的实用性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上,进行强化教育重点,巩固技能强度,强化教育思想。教师可以在教学课时外,多参与企业发展上的需求,以便更好地了解企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以最实用的工作需要,完善理论教学内容。也可以邀请企业中工商管理人员来学校深度考察,向教学内容提出质疑,给教学内容提供参考方向。只有在不断地探讨学习中,我们的理论教学才能够不断完善,适应时展的需求。
3.2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结合
工商管理专业是基于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学科。加强实践培训是应用教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利于人才培养。除去有效课时的教学计划外,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们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到实践中去。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中参观学习,明确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向与职业规划。通过时下重要工商管课题进行研究,对于热门话题精选,讨论其教学重点和实施方案。从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结合的角度,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处理。真正通过企业中工商管理的需求,完善教育计划上的从新分配。通过企业岗位设立学生提高要求,通过实践培训发现教学问题。实践过程中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总结做好工作的能力。通过不断地自我发现与自我实践的工作计划,来培养不断自学的自我培养能力。以促使职业规划中整体能力的提升。
3.3建立分层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计划里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践操作。由教师组织,班长带领。对岗位的日常管理进行实地演练。学习内容包括:市场营销计划,人事管理体制,现场操作能力,常规工作分配,团队管理技能等重要学习方向。对于商品流通领域的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其内部构造与管理方向。如卖场布局,商品陈列,流通方式,仓储机制,配送过程等具体操作流程。对于生产型企业,学习内容要包含:生存流程,商品特点,分销机制,人员管理等重点操作项目。将学习内容分层化处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不同企业的岗位需求的学习内容,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4结语
根据企业需求为导向教学需要,规划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现状,突出时代要求。本文强调采用结合职业技能的理论教学,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的结合,构建分层实践教学体系,才是工学结合教学的合理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邬艳艳,郭珊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5,(82):96-99.
作者:金钰 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建构理论下的工商管理教学理念创新
摘要近几年,工商管理教学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旧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对工商管理教学现状的分析,发掘出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尚未贯穿创新创业教学理念的问题以及该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通过创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业精神的教学理念,同时提出以内化教师对建构主义创新理念的理解并实践及建构主义创新教学理念引领教学方式改革来贯彻该理念,以解决前述问题。
关键词工商管理;建构理论;教学理念创新
应时代与社会的变化发展,高校为培养出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一直在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创新,工商管理作为与社会动态紧密结合的学科,也积极进行了教学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
1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1.1教学现状
在创新创业的教育改革中,虽然进行了很多教学创新试验,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在教学内容方面,工商管理核心专业课程缺乏创新创业教学环节。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局限于新增创业创新课程,与管理实践联系紧密的一些核心专业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教学。
1.2存在的问题
总结以上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尚未贯穿创新创业教学理念。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依然认为理论知识的传授是其教学工作的重点,采取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运用的方式教授工商管理专业中与管理实践联系紧密的核心课程,不仅使理论教学索然无味,而且占比较少的实践更是“水土不服”,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上课积极性降低,而课堂上学生的消极反应降低了授课教师的积极性,恶性循环,使得原有的教学创新实践久而久之便名存实亡。由该问题引发的消极影响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从学生能力培养及就业的角度看,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获取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外,创新能力及将理论贯彻到实践的能力尚未得到培养,使其面临较大就业压力。(2)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除却与其他同学历人才的竞争,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及工商管理专业本身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带来逐步提高的要求,如果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薄弱,将限制学生的长远发展,使其无法充分发挥潜力,实现自身价值。(3)从更为宏观的角度上来说,经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经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将削弱企业整体的创新力,无法响应国家对产业转型、万众创新的号召。
1.3问题产生的原因
创新创业教学理念尚未贯穿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传统教学理念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实体及其特征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构成,由此而得出的教学目标就在于帮助学生习得这些实体及其特征,使外部客观内化为内在的认知结构。[1]教学理念作为指导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在教学成果、教学质量的呈现中起到重要作用。以培养出大批具有基本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未来劳动者作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学理念已经成为教学创新的桎梏。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很难走出“师传生受”的固定教学模式,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与教学过程的安排者的角色已经深入人心。
2建构并贯彻创新创业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人们对教学活动的利益诉求及价值取向不断变化导致教学理念必须不断更新变化,使其具有前瞻性及动态发展性的特点。[2]不断发展更新的教学理念将指引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展开。教学理念的革新对于创新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具有决定性意义。通过将创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贯穿于工商管理本科课程教学,建立统一的教学理念以及渐进式的教学课程设置,将创新创业实训课程与核心专业课程有效链接,形成完整且相辅相成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该教育理念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
2.1建构主义理论内涵及价值
(1)建构主义理论内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并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学生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刺激,真正的学习发生在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中,即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外部世界的交互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新知识。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并最终引发认知结构的重组,推动学习者认知水平的发展。[3](2)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教学思想的比较。通过以上对建构主义内涵的介绍,将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教学思想进行比较,,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教学思想有以下三方面的区别:①在对知识的态度上,传统教学思想主张从纯客观角度看待知识,认为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教师通过对构成世界的客观实体及其特征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指导。而建构主义理论主张知识是对现实的某种认识及假设,同时强调知识需要在具体问题中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②在学习的过程方面,传统教学思想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定理等知识进行学习并掌握。建构主义理论则偏向于从学习者本身出发完成学习的过程,即学习者通过主动获取知识并进行选择性加工,在教师及同伴的协助与合作下,完成自己的知识建构,而非被动接受知识。③在教学过程方面,传统教学思想认为教学过程即严格按照事先指定的步骤进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者的角色存在,学生处于被动位置。建构主义理论则强调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生是知识及意义建构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意义建构,充分发掘每个学生认识上的特殊性并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学生间合作互动,丰富各自的认识体系。通过以上分析,传统教学思想与建构主义理论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重塑再加工的态度及学习、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处于知识获取及建构的主体位置上。(3)建构主义理论的价值。通过上述对建构主义的内涵的介绍及其与传统教学思想的比较,发现建构主义理论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创新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会通过有选择地关注实践过程中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环境演变过程中,把有意义的信息和数据保留下来,在接受新信息的时候,再结合保留的信息进行重新建构。创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密切结合社会真实情境对真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鼓励学生进行意识建构,从而解决问题,实现创新能力的一次挖掘与提升。第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类是具有理解力和创造力的主体,总是可以积极主动地通过自己的行动和与他人的互动来不断建构社会现实。由于传统的教学而埋没的创造力通过创业学习,将会得到重新开发,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创业精神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2.2践行建构主义理论并深植创新教学理念
综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以及其对工商管理专业实现教学创新的重要价值的分析,认识到将建构主义理论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与紧迫性。(1)内化教师对建构主义创新理念的理解并实践。制约教学行为转变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是教师能否将确立的教学理念真正内化为信念,如果实现不了从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教学理念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内化教师对通过创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业精神的教学理念为其教学信念至关重要。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积淀指导着其教学行为,形成优先地位。任何理念的内化都不是简单的、一次完成的过程,新的教学理念与旧有的教学理念必然形成冲突,使得新教学理念的内化将是一个曲折、动态的过程。[4]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在实现教学理念从旧到新的转变并促进新教学理念内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方面: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积极转变观念,克服内心不适的感受,实现量变到质变,最终将该创新教学理念内化为信念并引导教学实践。其次,教师应脱离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定位,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理解者。因此,教师不应仅把目光放在对教材某一知识点的分析、对课堂的调控等静态的或外部的环节上,还应投入到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思维规律的深度上,做到预测、引导、控制、调节、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和建构结果。再次,理论要运用到实践中,教师应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提炼工商管理核心专业课程核心内容,并进行加工、升华,使之自然融入到实践过程中。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由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主性,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创业教育。最后,管理院系应在教师培训方面给予支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需要有掌控全局的能力及除理论知识之外的更广泛的实践知识作为支撑,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创业培训,并建立校企对接平台,激励教师在教学科研的同时开展创业实践,使教师通过实践明晰创业过程、积累实战经验、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指导能力,将创业精神融入至日常教学中。(2)建构主义创新教学理念引领教学方式改革。要深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通过创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业精神的教学理念,必须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可通过教学方式的革新来实现。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倡导互动参与式教学,充分促进教师和学生突破传统的角色定位实现师生之间角色的转变,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翻转课堂、支架式教学等。翻转课堂,是基于对学习两阶段的认知提出的,即“知识传递”作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知识的“吸收内化”两个阶段。[5]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需要教师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并对知识点加以合理分层。同时,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翻转课堂中来,课前自主学习视频内容,课上积极参与互动,使知识理解最大化,从而实现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进一步创新的目的。除了翻转课堂,支架式教学方法也是很好的贯彻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支架是创设情境的过程,使学生进入情境并逐渐通过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再逐步撤回支架,最终使学生实现自己意义的建构。支架理论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及教育学家布鲁纳等人在吸收并发展俄国心理学家维格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6]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支架式教学方式具体包括以下三个环节。(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使学生进行意识建构的基础及重要环境要素,首先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相应的创业学习资料,要解决的问题的难度适当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其能够通过一定的思考及相互合作解决。例如,从初期的教学中,可以选择创业初期会遇到的问题进行情境创设,然后随着课程的深入,逐步提高创业问题及任务的难度,从而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2)探索与再探索。支架是互动、协作的,探索环节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式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对选择的创业情境中设定的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解读,帮助学生把握问题的关键,学生再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教师的指导应逐渐减少,最终完全撤回支架,使学生可以独立思考,进行意义建构。(3)协作学习及效果评价。完成上述自我探索后,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看法,以丰富自己对问题的认知及完善意义建构。最后进行效果评价,包括对其他同学的评价以及对自我的反思评价。例如,在创业学习过程中,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索解决后,再与其他同学交流,完善自身方案的不足或引发新的想法并进行补充,为之后的创业学习进行知识意义的储备。这种不断发生的认识的更新,使原有的意义建构不断被打破、重建,不仅丰富了对实际创业环境的认识,也提高了解决实际创业问题的能力。上海理工大学“精品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工商管理本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凯林,赵继源.传统教学思想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之比较[J].当代教育论坛,2008.4:122-123.
[2]段作章.教学理念的内涵与特点探析[J].教育导刊,2011.11:15-18.
[3]方世建,孙累累,方文丽.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创业机会研究经典模型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5(35):2-22.
[4]苗倩,段作章.教学理念内化:意蕴与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4(35):59-62.
[5]周平.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翻转课堂及其理论基础溯源[J].外语电化教学,2015.3:72-77.
[6]雷月梅,李长萍.支架理论在高校英语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34):58-60.
作者:张峥 吴静婷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第四篇: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问题的提出是必然的,21世纪是创新时代,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近年来,是否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也成为企业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专业理论教学,更需要专业实践教学,以此来培养和锻炼专业大学生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及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首先分析了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接着,论述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及改革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其次,阐述了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般性内容和方案;最后,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分析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工商管理;实践教学
1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目标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针对企业的要求对人才类型进行专业培养,跟随经济发展的潮流,符合市场的需求。另外,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体现出工商管理的专业特色,在策划、管理、人力资源、财务和营销等企事业管理工作上下功夫,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也需要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上学会不断创新。同时,社会关系复杂,也需要工商管理人才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更重要的是要有综合能力,懂得团队协作,有热心,懂得如何与下属和上级进行沟通和交流,做好计划,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控制好各环节的工作,组织团队顺利完成。当然,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还要求具有理科思维,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等,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电子商务时代。
1.2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作为高级管理人才,培养时应同时注重理论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综合培养。很多情况是这两种人才的均衡失调,“理论型人才不会技术性工作,技术型人才又缺乏管理理论知识”是现阶段本科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人才很难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也不能胜任现实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2)课程设置不完善。课程设置上缺少专业的特色,实践类课程虽然有设置,但是体系仍不够健全,培养方式还不完善,使得课程内容与企业所要求的能力不相匹配,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具备实际的能力,往往是具备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很难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3)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意识。工商管理专业课堂缺乏实践创新精神,传统的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只能以老师讲的内容和书本上的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思考的培养,无法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在这一传统方式下,很难开拓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2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及改革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2.1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实践教学的目的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只有通过深入的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充分锻炼专业技能,才能对这些实操技能有亲身的理解和更加深入的认识。所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应当始终以培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来进行。完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不断深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对于新时代人才培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对工商管理专业这样一种既需要充足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又需要实际操作的应用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同样也是多种实践能力的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尤其不能忽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实验实践教学应充分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不能笼统的简单化实践教学,而忽略了真正意义上的关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2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针对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实践教学是将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专业实验(如管理信息系统实验、物流管理实验等)、专业实习(如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企业生产管理实习等)、专业实训(如工商管理专业综合实训、企业经营模拟实训等)、专业实践(如营销调研活动、创业竞赛活动、商务策划大赛等)的过程。通过这样一系列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提升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锻炼学生积极思考现实问题的专业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创新创业的潜意识,并开拓了勇于创新的精神,是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满足于书本上现成的答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用不一样的眼光和态度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发现了问题的同时拓宽了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知识面,实践教学使得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大提高,是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土壤,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通道。
2.3实践教学改革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的一大进步,它使人才培养体系更为完善,对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视野确立了一个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各校进行全方面的革新,使大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更加适应时展需求。重要手段和重要目标结合起来便是实践教学改革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3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3.1实践教学改革的背景及目标
通过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能够达到真正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意识,用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并将第一课堂与第二、三课堂也能相结合起来,从而构建一个较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最终形成一个因行业所需而进行的专业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最后到就业指导的一站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达到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
3.2实验实训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的改革
3.2.1实验实训教学改革(1)改革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需要,应该对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体现其针对性,即针对相关专业和相关理论知识拓展的实践操作;实践性,即需要专业实验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即通过这一实践能够真正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效力,以此来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强化专业实训教学。实训教学强调其专业性,设备和实训平台的建立都要强化,包括设备的更新换代,教学软件和硬件的购买,包括“ERP实验室”等一系列专业实验室的扩大和增加更多工商管理专业相关实验室,提高模拟实训的效果。(3)加强中间环节的监控。建立质量监控制度,定期检查实践实施环节当中的质量问题,以免发生质量隐患,同时设立保障体系,完善保护措施和安全措施,以免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危险。(4)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实验室应加大开放力度,不应仅仅只对需要上实验课的同学开放,应健全开放机制和安排好开放时间等,将实践教学平台充分服务于每一位专业大学生。3.2.2社会实践教学改革(1)拓展实习基地。继续加强与地级政府和省级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保持与孵化基地等实践基地的沟通与合作,继续开拓大学生对于孵化基地实习的需求;强化现有实习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自身实习基地的平台,提供更多有专业价值和意义的实践基地教育体系。(2)多开展社会调研活动。例如多组织一些社会性调查,组织学生开展假期“三下乡”等一系列社会调研考察活动,充分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还能学习到更多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相关知识。(3)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多开设相应创新创业课程,增强就业指导力度的同时,也应当适当增强创业指导,多将创新创业课程设为公共课,让更多的同学参与体验,激发自主创业的思维。
3.3针对实践改革的措施和方案
(1)加强模拟实验。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体验专业模拟实验,增加ERP、SCM、CRM等管理信息化模拟实验室、沙盘推演实验室、跨境电商模拟实验室、金融和国际贸易实验室等实验室的建设,让学生学会具体操作专业软件和各种系统,通过提前接触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模拟日常的生产经营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实践学习,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2)完善师生互动机制。强化师资的建设,以“以学生自主为主,以教师辅导为辅”为原则方针,遵循教学相长,强化师资力量的同时,更应当有互补性的师生互动,大部分老师也是刚从毕业学校走上教师岗位,在人才引进和借助外部师资的同时,更应切实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发挥其灵活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让老师和学生共同研讨实践问题,加强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3)重视创新分的激励作用。学校可提供更多关于工商管理专业类的资格证书的考试信息,鼓励学生多参加这种类型的专业培训和资格考试,并对获得这类证书的同学增加一定的创新学分奖励,以此来鼓励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4)建设更加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现阶段的实习实训基地虽有一些,但是也会存在信任力不强的隐患,学校可以在选择更多不同类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的同时,加强其稳定性,能够让学生更加信任,也能够更加深入的熟悉工商业及高新技术型企业的生产流程及特点,在稳定的实习实训过程里,培养出当代企业更需要的应用型人才。(5)加大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针对一些作假和伪造现象以及部分虽然提交了实纲和计划的课程但并没有开展实习任务的现象,即使设立了完善的机制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和质量,所以必须要对每一个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管理办法和机制,对操作流程和相关的计划要进行监督和反馈体系。
4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
4.1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
广东海洋大学在实践教学这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也有适当的实践教学的设计,但是其过程只是体验式、参观式实验实践,没有重视对学生专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大部分是对于已学过专业知识进行验证和简单重复,没有创新意识,没有从根本上丰富大学生的专业实践经验。大部分学生感觉到在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收获不大,一些专业课程的实习只是参观,没有太多收获。这也表现在学校在对工商管理专业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上缺少重视,对实验技术和独立从事实验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缺乏经验,因而没有起到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创新创业专业能力的作用,也就更谈不上激发学生专业创新创业的潜意识,调动学生勇于创新的心智。(2)工商管理专业类实践教学平台和基础设施设备投入严重不足。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实践教学平台资源的投入和使用不足,许多学生没有真正参与专业实践中去,由于实验资源和平台的不足,团队分组实验中,往往只是少数学生得到真正锻炼,大部分都只是消极应对,得过且过。再加上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量逐年攀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需要这方面的平台和设备,基数大,但是相对应的投入量却不高,学校很难满足学生对实践的需要,实验条件也很难保障,不利于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与培养。(3)老师的调动性不够。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很少有将本科生纳入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去的,特别是专业类科研项目,即使有也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的专业学术研究项目中,得到锻炼的机会也是相当少,老师的调动性不够,学生也就只能从老师平时的理论课上学习到专业知识,实践教学环节和专业实训环节就被忽视。在毕业生末期专业毕业实习时,由于平时缺少老师在专业实践训练的必要指导,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思维弱,不能够顺利完成毕业实习满足企业对专业实践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等。
4.2设立第二课堂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1)第二课堂是在理论基础上开设的与专业相关且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实验实习课程。这一课程的设立应当以拓展教学平台为主,而不是以活跃校园文化为主。部分活动所营造出的校园文化气氛很好,但是并没有将其列为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缺失了这些活动的集体效应和专业特殊性,使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脱节,也没有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2)第二课堂的场景模拟达不到实际的效果。实验方式的模拟没有创新意识,仍然是采取大课堂集体讲学的方式,并没有让学生切身体验实践操作过程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方式的体验,仅仅局限于现有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形式较为单一,有些专业实践课老师干脆直接随便发些资料让学生自己写完实验报告即可,这种方式学生只能凭空想象,达不到实际的效果。(3)第二课堂在资源上的限制。由于第二课堂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在这方面的经费和资源的投入的多少明显也会影响实践教学的作用大小,例如一些专业设备的引进和实际操作软件的购买使用等。第二课堂的场地安排也有明显的限制,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第二课堂的场地可以非常多元化,仅仅局限于实操模拟软件等设备是远远不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但现阶段第二课堂的场地资源单一也是其现状之一。
4.3针对广东海洋大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提高学生实战的机会。针对学校存在的体验式,参观式实践教育的弊端,在设计上可以加以变化,加强对工商管理专业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的重视,将参观和体验提升为真实的实践,与校外企业工厂等达成合作关系,保证学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当中有实战的机会,从实战中总结经验才能有所收获。(2)加大实践教学平台和基础设施设备的投资力度。例如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践教学平台等,在本科生基数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使用实践教学设备、平台的幅度和比率,在现有的教学设施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并引进升级到更高级的硬软件,让学生能够有更加专业、更加超前的体验。(3)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和从事实验工作的师资力量。老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积极调动,让学生能够在参观和体验的基础上得到更多实践的指导。同时可以将本科生纳入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去,特别是专业类科研项目,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锻炼的机会。在老师对专业实践训练的必要指导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4)开设与理论基础相关的第二课堂。拓展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实验实习课程,最重要的是要以拓展教学平台为主,将第二课堂的活动列为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发挥集体效应和专业特殊性。例如,可以多开设一些发明创造、创意设计竞赛等一系列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二课堂活动。(5)使实践学习更具真实性。开发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使实践模拟更加创新,让实践操作过程和问题的解决具有真实性,监督专业实践课老师的实践教学行为。课堂要以问题的形式陈述,摆出真实的问题,呈现现实的挑战,学生才会学会自己搜寻解决方法,认识到事物还存在新的可能性。
5总结
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实践改革的进程如何,都是为了达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尤其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和新时代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之下,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激发唯有在学生时代就引起强烈的重视,通过系统专业的理论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实践、实训项目以及实习活动等一系列专业实践教育才能顺利完成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适应现代企事业单位和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欧阳泓杰.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5):2-4.
[2]张欢欢.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文献综述[J].文教资料,2013,(1):3-4.
[3]李华金.实验教学和第二课堂结合的专业技能育化途径探析———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1:1-2.
[4]魏宁,徐德珏.工商管理类专业第二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12,(12):1-2.
[5]Matson,J.V.Rewardingfailureintheclassroomtostimulatecre-ativebehavior[J].JournalofCreativeBehavior,1991,(25):82-85.
[6]于海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31
作者:杜军 商雨鹤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五篇: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分析
摘要:工商管理是管理学的重要学科之一,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学人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均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当前的工商管理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高校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理论教学中,导致学生的实训经验不足,空有理论知识却不知如何运用,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据此,论述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并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以期提高工商管理教学质量,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创建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方法
0引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唯有科学、高效的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行,否则会直接削弱企业的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鉴于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各行各业对管理人才求贤若渴,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更应该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来设计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方法,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水平管理人才。
1工商管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
众所周知,工商管理学科的理论是实践的依据,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只有学好理论知识,并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练习,才能保证实践练习的效率;反之,通过实践来融合理论知识,对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和凝练,有助于学生夯实基础,稳步提升。工商管理知识不仅局限在书本上,而且存在于实践中,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能够让学生从如何做,怎样做,变为高效做,创新做,从而形成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将未知变为已知,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对工商管理的兴趣也会大幅度提升,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主动研究工商管理知识,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更加多元化,这样的学生能够给企业注入生机和活力,必然会得到企业的器重。同时,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团队合作,通过实践训练来加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大有助益。
2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现状及原因
2.1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我国工商管理教材大多引用了西方管理学的论点,借鉴了西方企业的成功案例,由于中西方国情的差异,这些观念和案例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无法有效的实施。而且很多案例都具有特殊性,只是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才能够实现,对于当前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并不适用。高校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些不合实际的理论教学中,在实践教学方面没有投入过多的关注,导致学生的实践水平偏低,对工商管理的认识也过于偏颇,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2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对于工商管理学科来说,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就使得大多数高校存在这样的误解,认为理论知识是教学的基础,必须要让学生牢牢掌握理论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讲授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将书本的内容复述一遍又一遍,既没有给学生留以思考的时间,也没有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课堂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3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实际上,很多工商管理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留校的,他们没有在企业中工作过,对于企业的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了解。教师在授课时只是讲述了自己对企业管理的一些想法,这些大多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掺杂着大量的想象,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相距甚远。高校也没有重视对教师的二次培训,或者是将教师送到企业中学习,积累经验,导致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帮助有限,学生的实践水平进步缓慢,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
3工商管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策略
3.1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要想促进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根据我国的国情国策以及我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总结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思想,以此为依据设计教材。这些观点全部源于我国企业长期的实践,对于熟知国内企业的学生来说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讲到熟悉的内容时学生也能够侃侃而谈。高校还可以将不断涌出的新观点编写到教材中,经常更新教材的版本,确保教材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科学性,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3.2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工商管理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想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法和模拟情境法,案例法是通过案例研究来组织教学的方法,教师提出一个典型案例,学生以小组形式来研究和讨论,制定解决方法;模拟情境法是让学生以真实情境为模板,扮演各种类型的角色,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深化理论知识。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选出最佳小组,以此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去企业实习和参观,学习企业的管理模式,并参与到企业管理中,运用所学的工商管理知识帮助企业解决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实习结束后学生要撰写报告,说明实习阶段的心得体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每个学期高校都要组织1至2个星期的实习,帮助学生积累管理经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3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西方许多从事工商管理教学的教师或者自己开办工商企业,或者在企业担任兼职或咨询顾问,这样不仅能够学以致用,而且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鲜活的经验,加深了对工商管理活动的认识和理论的深化,这些教师往往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始终站在时论的前沿。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教师也应该走出理论研究的象牙塔,积极参加工商管理的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高校的领导层应该转变观念,对学校管理制度进行适当修改,从考核制度上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工商管理实践活动,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高校要对教师的社会实践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为教师创造走出去的条件,使教师从繁忙的校内工作中脱出身来,去企业担任兼职或咨询顾问。同时将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考核标准,作为评职称的重要依据,以激发广大教师的热情,促进教师队伍实践水平的整体提升。
3.4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以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学习质量不高,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工商管理教学应打破这一传统模式,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因此,教师在集体建设中应给学生提供舞台,多组织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4结语
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为宝贵的资源,懂管理的人才更是企业争相追逐的对象,为了帮助学生达成就业目标,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高校要重视工商管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师队伍上进行全面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严伟.工商管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1).
[2]可新方.探析工商管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J].知识经济,2014,(16).
[3]段兴禹,刘冉.工商管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1,(11).
作者:余定初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第六篇:创业教育下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目前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将创业教育合理应用其中,为建立教学体系提供有力依据,与此同时该项措施不仅满足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而且还能更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升学生整体实践能力。本篇文章对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进行分析,意在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创业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一、目前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现状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教学制度、教学体系和任课教师的影响,使当前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形成依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目标体系。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工商管理专业院校为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对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等工作进行自行更改或调整,从而造成教学目标体系的缺失,对应用型人才形成有着强有力制约。第二,内容体系。为了实现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工商管理教学体系,应充分认识到内容体系构建的作用,如在授课中采用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综合能力课和创新实训课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事实却与之相反,工商管理专业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中,未对内容体系进行充分利用,从而造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匮乏。第三,保障体系。实训基地、软件与硬件设备均是实现创业教育的主要元素,若院校在进行实训基地拓展中,难以对其空间条件进行合理满足,如与企业战略合作关系构建难度较大等,则无法为学生实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二、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研究
(一)内容体系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其实践教学内容应具备具体化、合理化特征,而如何做好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工作,应从以下几点教学实训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基础实验。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操作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其中包含管理学、经济学与计算机课程实验等专业基础课程。其次,认知实验。从整体上讲,认知实验属于教学课堂的深化与延伸,主要利用专家讲座和实训基地参观的方式,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有着浅析化解读,同时选用案例教学或演示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开展奠定夯实基础。最后,能力实验。在工商管理专业能力实验过程,主要涵盖专业实习和课程设计两项重点内容,其中专业实习是指:在校外实训基地中,选择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工作岗位;课程设计: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课程选择的方式,对本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
(二)保障体系
在落实创业教育时,保障体系作为重要实施措施,其主要是强调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实践水平,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创建院校创业实训平台,其重点是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演练能力。强化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向学生营造良好实验与实训环境,其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验室主要包括:软件模拟实验、技能实训、模型演示以及沙盘演练四种。除此之外构建创业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平台,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第二,实现校外创业教学。院校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校外教学基地,通过生产实习、社会实践与毕业实习等活动的开展,向学生创建更好的实践性、专业性场地,从而达到院校、企业互惠互利的目的。第三,教学师资的建设。院校可以利用内聘和外聘结合、专职和兼职结合等方式,对院校自身师资队伍进行不断扩大,为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三)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顺利构建,保证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可以从管理体系方面进行重点加强,保证管理体系可以真正发挥自身价值,详细包括:教学组织,由实训教研中心为全面开展创业教学进行管理,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运行管理,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教特点,对教学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制度管理,根据院校具体相关制度,在完成教学体系的构建后,对其全过程给予管理与监控,确保创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目标体系
在运用创新教学时,应将其作为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目标,使其发挥引导和驱动的作用,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坚持可操作和具体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业素质和创业品质作为教学模块,通过技能训练、素质培养等方式,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更好就业奠定良好基础。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对创业教育的分析发现,该项教育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创业能力,而且还能强化学生对于社会适应性,使其创业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更好适应未来岗位。基于此院校可以通过内容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与目标体系的构建,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健全,在充分发挥创新教育自身价值的同时,向社会输送更多工商管理专业相关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佳利.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韶关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5(11):58-59.
[2]李光勤.基于创业教育视角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1):68-70.
[3]刘强.基于行业嵌入与创业整合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创新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2):35-38.
作者:刘丽
第七篇:工商管理专业互动式教学
[摘要]由于学生法律知识不全、学习主动性较差和缺乏兴趣的原因,工商管理专业《公司组织与管理》的课程存在教学困难。文章根据教学经验和总结,运用归纳问题式互动、辩论式互动、案例式互动和情景模拟式互动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公司组织与管理》;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是通过创造互动的教学环境,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学者对互动式教学的研究很多,比如有研究互动式教学的特点、方法、原则和模式等,也有学者研究互动式教学在具体课程的实践和探索。本文主要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探讨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公司组织与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一、工商管理专业
《公司组织与管理》的教学困难《公司组织与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依托我国《公司法》,阐述有限责任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设立、组织机构的建立等内容以及这两种类型公司的一些共同民事法律行为。如公司债券、公司股票、公司破产和清算等内容。它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存在以下困难:
(一)学生的法律知识不全面
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但大部分学院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一般仅安排《经济法》和《公司组织与管理》两门法律类课程或者这两门课程中的一门,没有更多的教学时间安排法理学、民法等课程,这样就造成学生对基础性法律知识的缺乏。
(二)学生的主动性较差
《公司组织与管理》不属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主要阐述的是《公司法》的内容,而大部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基本不可能是法律类方向。因此,很多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在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运用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上;除了上课时间外,平时几乎不看与法律类相关书籍。
(三)在学习上缺乏兴趣
由于法律基础知识的欠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初学《公司组织与管理》阶段,会感觉词语拗口、难以理解或者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查阅资料才能理解。因此,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同时,经管类专业由于教学经费限制,不可能为《公司组织与管理》课程配置专门的教习场所、教学用具等,无法开展诊所式教育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工商管理专业
《公司组织与管理》互动式教学的设计原则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创造互动的教学氛围,在教学双方坦诚、平等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法。工商管理专业《公司组织与管理》课程互动式教学设计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鼓励学生参与的原则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时,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式,鼓励同学参与。教师应加强《公司组织与管理》课程的平时分比重,采用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知识点,提出一系列小组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分析讨论或者模拟角色完成各项作业。
(二)激发兴趣的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公司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对《公司组织与管理》课程的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比较新颖或者发生在身边的话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也可以开展一些有趣味性的活动,如辩论、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公司组织与管理》产生兴趣。
(三)提高实践技能的原则
《公司组织与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设计时,应注重课程的实践性。教师在组织《公司组织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前,不仅需要认真备课,对学生比较陌生的名词要做出解释,加强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还应收集大量的案例资料,选择最近发生、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阐述课程知识,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工商管理专业
《公司组织与管理》互动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很多,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特点和《公司组织与管理》课程知识体系,以下主要介绍四种常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一)问题式互动
问题式互动是教师根据课程章节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提炼出能够互动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意识,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寻找答案。在《公司组织与管理》课程中,很多知识点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权利的时候,可以采用此法。其具体做法如下:课前,老师充分准备,认真查阅大量相关法条和资料。上课时,教师首先阐述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权利章节的教学目的和重点以及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假若你和一朋友共同成立一家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占有公司的出资30%,没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你朋友占有出资70%,你认为你应该有哪些权利?为什么?接着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5分钟;然后,动员学生广泛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允许有不同的观点,教师把学生观点记录在黑板;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课程知识,介绍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权利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制订的原因。
(二)辩论式互动
辩论式互动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设置互相矛盾的命题,把学生分成正反两组,让学生互相争论,在辩论中寻找最优答案。这种互动方法能深刻分析问题,活跃课堂氛围。其具体做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教师根据教材特点,选取章节和内容,设置辩论问题,让学生准备。如:在阐述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模式的时候,提出正方观点:公司治理应当坚持“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反方观点:公司治理应当坚持“董事会中心主义”。教师提前一周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自由搭配,形成正反两组。学生收到教学任务后,分工合作,从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收集资料,为辩论做准备。2.实施阶段。实施阶段就是学生讨论、辩论阶段。在实施阶段,教师充当主持人,其具体做法分为以下步骤:首先,正反双方分别选派一代表陈述各自观点,时限5分钟;然后,正反双方辩论、自由发言,时间25分钟;最后,正反双方再选派一代表作总结发言,时间5分钟。3.总结阶段。总结阶段就是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在此阶段,教师首先应感谢同学们的配合,为课程做了充分准备;表扬在辩论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对辩论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中肯的建议。同时,教师应根据辩论双方的不同观点,总结知识和观点。
(三)案例式互动
案例式互动是教师选取《法制日报》、《今日说法》等真实、严肃、新颖的案例,也可以选取已经毕业的同学的案例;在课堂向学生展示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提出解决方法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式互动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形象、具体地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介绍公司的权利能力的时候,笔者运用了这种方法。首先,教师把同学按4-5人一组,分成若干组,小组同学座位安排在一起,方便讨论;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案例。案例介绍三个刚毕业两年的同学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有一同学准备结婚,急需礼金30万元,他提出向公司借款,公司应如何处理?其次,请小组同学思考、互相讨论和尝试解决;接着,各小组选一同学阐述他们小组借与不借的观点;教师总结学生不同观点,分析借与不借的后果;然后,教师阐述公司权力能力的相关知识;最后,返回到案例,解决问题。
(四)情景模拟式互动
情景模拟式互动是教师组织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企业发生情景,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一种互动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在模拟环境中学习到实践和理论知识,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其具体做法如下:1.充分准备。教师挑选情景模拟内容,指导学生认真准备。例如,模拟召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般小组成员在8-10人),在教师的协助下,通过查阅资料、访问企业等方式确定股东会召开的程序;小组同学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设置股东会的会议内容、表决程序等。2.模拟表演。模拟表演环节是在上课时,情景模拟小组同学模拟公司发生的事情。如上例,小组学生分别扮演股东、董事、经理、监事和秘书等,按照股东会的召集程序,通知股东等参加股东会、董事长主持股东会、股东进行表决等。模拟股东会结束,学生可根据模拟表演内容提问。3.总结。总结是教师就对刚刚结束的情景模拟情况进行点评;同时,结合课本,介绍《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会议类型、职权和召集程序等。
四、结论
《公司组织与管理》课程是一门运用性、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上存在教学困难。教师在教授《公司组织与管理》课程的时候,应综合考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和兴趣爱好等;根据课程的结构知识点,认真备课,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大幅提高,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秦瑞杰.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7):74-76.
[2]吴瑕,汪玲,刘作晶.互动式教学法初探[J].企业导报,2011(19):213.
[3]李芬.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独立学院实践性教学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报,2016(3):67-71.
[4]吕超,张树勇,陈梦.“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特征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72-173.
[5]覃翠生.论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基本形式和特点[J].桂海论丛,2006,22(1):92-94.
[6]陈艳红.经管类专业公司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5):68-70.
作者:陈太盛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