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内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文章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对国内大企业税收风险与管理机制展开了细致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了完善国内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丰富完善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逐渐缩小我国与国际发达国家之间的管理差距,使大企业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税收管理需求,引导大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
1相关理论分析
1.1国内大企业概念和特征
通常来说,大企业指的是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自身的注册资本和雇佣员工人数达到一定的标准,或者具有较为复杂的内部管理机制和较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大中型企业。从特点上进行分析,大企业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大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内部结构。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人员规模普遍较大,且具有较广的市场覆盖范围,经常有跨地区、跨省份经营的情况,一些大企业集团在各省会城市或者国内主要城市都会设有分支机构,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手段较复杂多样。第二,大企业具有跨地域性和复杂性。为了更方便拓展业务,扩大企业经营范围,大企业除了在注册地设有企业总部外,在国内其他大中城市也会设有分支机构,因此一般来说大企业的涉税事项较复杂繁琐,税务管理难度和风险都相对较大。第三,大企业内部具有严格的控制管理制度。由于大企业的规模和体量都较大,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企业控制管理,其内部都会有一套较为成熟、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例如财务核算管理制度和税务申报管理制度等。另外,相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大企业更重视国家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绝大多数大企业都会聘请专业的法律、税收方面人才作为内部高级管理人员,它们税收遵从度意识普遍较高。
1.2国内大企业税收风险内涵及特点
我国国内大企业税收风险内涵之一就是税务人员的主观性,不同的税务工作人员和企业对税务政策和涉税业务的理解方式有所不同,另外不同的税务征收机关对税务制度等文件规定的也不尽相同,导致纳税人与税务征收机关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理念偏差,双方很难在观念上和管理方式上完全达到一致,这种主观性因素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风险。其次,大企业税收风险还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所有企业都是以增加自身的经济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这一目标与税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会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追求税务成本最小化,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必然会难以规避所有的税收风险,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形成一定的隐患。第三,大企业税收风险还具备一定的前置性,通常情况下,企业在进行日常经营时,企业的税收风险已经与企业前期的实际纳税行为融为一体,因此企业的税收风险通常都先与履行税收责任行为,税收风险具有一定的前置性。根据现有的税收理论分析,税收风险是一种财政风险,一旦税收风险事件发生就会导致国家税收款项发生流失,从税收风险类型上分析,税收风险可以分为税收收入风险,税收执法风险和依法纳税风险。从税收征收机关来说,税收风险主要指因为税务制度,政策文件和一些其他不可预知情况导致的纳税源情况劣化,降低国家税收效率,导致国家政府需要税收款项时,纳税金额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而从纳锐人角度分析,税收风险则主要指的是由于税务缴纳情况不符合标准导致的补缴税款或者补缴滞纳金,甚至触犯国家法律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1.3国内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分配不均匀等情况,且根据国内资源状况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大企业存在着不同的经营特点,例如在经济欠发达但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大企业多为资源密集型企业,而在人口密集区,大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税务征收机关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征管模式,从而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企业不断壮大,税收风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因此如何加强企业涉税问题管理,使税收款项流失达到最小化程度是税务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众所周知,大企业的日常业务量较大,涉税事务繁杂,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无法对每一涉税事项进行核查,因此,税务机关应该对税收风险进行等级判断,对风险形成原因进行区分,并对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预估,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事前预防,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2)对大企业税收风险进行管理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的纳税遵从度,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在税收制度下健康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税务征管成本,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3)对大企业税收风险进行管理能够促进大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良好的风险管控能力是保证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换句话说,政府职能部门在企业发生风险事件时提供正确的指导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与国家税务机关的合作,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税收收入不会大量流失,又能保证企业在遇到经济风险时其财务状况和声誉不会受到过大的影响。
2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2.1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更好的保证国家税收,一些国际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各自的大企业税务管理机构,对大企业进行有计划的分类管理。我国税务管理机关为了更好的与大企业进行沟通,在各省市分别建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司,专门负责管理大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经过多年来不懈的努力,我国税收管理司已经基本实现了对国内企业集团税收风险的整体走势把握。另外,国家税务局也对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税务工作的各种流程进行了整理和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国内大企业提升了税务风险防控能力,将控制大企业税收风险的中心从事后补救转移到了事前预防,增强了风险防控的主动化程度,从源头上降低了大企业发生税务风险事件的概率。
2.2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企业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当前我国大企业尚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2009年我国首次对大企业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选出了国内45家大型企业归类为大企业,2013年,国家税务局对定点联系企业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大,截止至2016年纳税额在3亿以上的一千余家企业集团归为大企业范围,即千户集团。成为“千户集团”的大企业客户能够享受我国大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制定的个性化税务服务,直接得到国家税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从而更好的实现双赢。但需要认清的是,纳税额达到三亿并不是认定大企业的唯一标准,这无疑阻碍了更多企业被归为大企业的范畴,阻碍了“千户集团”的发展和扩大,这种大企业界定标准的缺失阻碍了大企业税收管理政策的实行,一方面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我国税收征收的规范性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2)国内税收管理机制不完善。现阶段,我国国内税收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我国虽然设置有大企业税收管理司,但是各个省市并没有强制性规定设置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由于大企业税收管理制度具有很强的总部控制力,而实际上大企业在税收管理上都有归属地进行控制管理,这就导致了实际上的管理分散性与统一控制性存在矛盾,使基层税务机关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困难重重。进而使大企业的涉税信息不能准确、全面的反映给当地税务机构,导致一些具有针对性、具有特色的税收措施在执行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当前大企业管理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当前很多大企业的税务风险控制都采用事前补救控制方法,一切企业为了降低税收金额,在纳税申报前通常会采取各种措施,进而导致纳税额发生大量变化。再比如一些大企业的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的关联并不完整,导致企业反映出的整体生产经营情况和管理情况不够准确真实,导致最终纳税信息有所偏差,因此为了有效避免这类问题,必须对税收管理机制进行更新和完善。(3)信息化水平和风险识别能力不高。上文已经分析过,国内大企业具有生产规模大、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企业整体真实的经营情况和税务风险情况都难以被准确掌控,因此在获取税务信息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税务会计在对纳税信息进行收集时存在难度,另一方面税务征管部门在审核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使企业风险评估标准和风险控制效果被严重的影响。另外,从税收机关上分析,当前我国不同层面的税务机关之间系统兼容性较差,如果企业存在跨地区经营,一旦出现税务登记变更、征收管理或者纳税评估方面的变更时,信息无法快速的进行共享和更新,这也无形的增加了企业的税收管理难度。(4)缺少专业人才。我国税务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处于严重匮乏状态,企业内部缺少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随着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大企业内部都有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其生产领域的信息化程度也普遍较高,近年来,国内大企业发生企业重组、并购等设计税务事项的业务越来越频繁,因此为了高效快速的处理此类事项,很多大企业都成立了专门的税务处理团队,重点防控经营中的各类税务风险。但相对于国家税务机关来说,企业内部想培养一个高素质的税务复合型人才难度较大,当前我国大企业税务系统中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其业务处理和管理水平,距离大企业的发展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大企业内部税收风险管理人才建设培养仍显得任重而道远。
3完善国内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建议
3.1明确大企业界定标准
要想完善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对大企业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从企业方面而言,一旦企业被定义为大企业,其自身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会明显增强,企业内部也会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政策执行实施,在事前好源头上对自身进行了自我保护。从国家税务机关而言,必须对服务对象进行严格控制筛选,只有符合大企业的标准才能享受特定的政策,基于此,企业和管理机关的合作和沟通会更加顺利通畅,减少了大量不必要的麻烦。在具体操作上,政府应该召集调研人员在全国范围内对大中型企业进行调研,对企业内各项指标和数值进行收集和计算,并综合我国国情制定大企业的各项综合指标。同时应该明确的是,大企业的界定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企业的发展情况也必然出现变化,因此大企业管理机构应该随时根据社会产业结构的需求情况对大企业界定标准做出相应的调整,并尽可能保证国内大企业的数量稳步平缓的增加。
3.2加强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机制
(1)改善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在企业内部,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对于企业税务风险防控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企业内部可以建立税收风险识别系统,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企业进行风险识别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日常经营中收集提取关键涉税信息,找到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建立企业内部涉税风险库。第二,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整体分析,及时对企业的库存和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并结合企业内部的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和各项其他管理体系,综合实际情况分析税务风险来源和风险等级。(2)改善企业税收风险应对措施:对企业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加以识别后,应该根据风险发生可能性进行等级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如果企业的税收风险评估等级为低级风险,则可在实际经营中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监督,提升企业的自我遵从度即可。如果企业的税收风险为中级风险,企业的税务部门应该及时进行企业自查,每年对风险点进行评估和监督。如果企业的税收风险等级为较高风险,企业则应该配合税务机关随时进行风险测评和监督,税收机关对这类大企业应该定期实施大范围税收审计。最后如果企业的税收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则国家税收机关应该进行实施监控,同时还应该委派税务工作人员进入企业内部实施实地监管。
3.3完善大企业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
现阶段,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应用早已深入到了企业税务工作中,因此企业如何对大量信息进行整合和利用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例如创建大企业税务服务平台,完善企业信息共享机制,降低信息的不对称行为,另外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络公开课等形式对企业税收政策进行宣传和普及,进而降低企业税收风险性。
3.4加快税收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最后应该加快企业税收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的比例,同时还应该定期对涉税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升企业涉税人员的专业能力,在大企业内部建立出一只优秀的收税管理团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完善国内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
4结束语
总结来说,大企业税收贡献对我国整体税收情况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对大企业的税收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是企业自身与税务机关必须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只有保证大企业税收情况的健康和稳定才能更好的保证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进步。
参考文献
[1]唐劲松.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
[2]吴郡.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17.
[3]陈剑锋.关于我国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7.
作者:曹书瑞 单位:江油神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