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制作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制作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制作策略

摘要:新时期,剪辑成为广播电视广告片制作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新媒体数字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背景下,剪辑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为了更好地吸引观看者的视线,合理选择剪辑手法,传承广播电视广告片文化,就成为剪辑师的主要任务。因此,文章从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制作的内涵入手,结合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的特性,介绍了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的方针,并对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的策略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

一、引言

广播电视广告片从本质上而言是一部兼具视觉美感、思想深度的商业类营销视频。新时期,优异的剪辑技术成为多格式广播电视广告片制作的必然选择,其不仅可以实现基于文件的工作内容流转,而且具备实时视频转码、高效的操作体验、混合格式编辑、实时多轨合成、高/标清随意转换等特点。这种情况下,立足广播电视广告片制作的需要,探究优异的剪辑技术在广播电视广告片制作中的应用策略,就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制作的内涵及特性

(一)内涵新时期的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制作主要是将电视画面、声音素材进行分解、组合。在广播电视广告片拍摄过程中,可以获得海量素材,经过专业剪辑师对其进行进一步取舍分解、拼接组合,可以促使其成为一部内容连贯流畅、中心思想明确、艺术感染力突出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制作是对拍摄素材的再创造,剪辑广播电视广告片的过程就是广告片成型的过程[1]。

(二)特性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制作具有特殊的性质。比如,广告片剪辑制作应严格依据观看者的需求以及广播电视播放的特点,控制广告时间,避免过长;体现创新、创意性,促使观看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消化、理解广告所传达的含义;多部门全力配合,以素材为躯干,以策划为模型,以配乐、配音、解说词为黏合剂,以后期包装为点缀。

三、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制作的方针

(一)营销先行营销先行是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制作的主要方针。优质的广告片必然需要在后期剪辑制作过程中“继承”产品营销思路,最大限度挖掘广告事物的亮点,为广告片发光发热提供良好条件[2]。

(二)震撼人心在新时期,画面与配乐、配音的完美结合是优秀广告片的主要评判标准,其可以引发观看者在视觉层面的震撼感。因此,为了抓取观看者眼球并促使其产生更深层次的触动,剪辑师应注意贯彻震撼人心这一方针,进行画面、配乐、配音的合理选择、组合。

(三)层理鲜明在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过程中,应注意层理鲜明性。即在保证整个广播电视广告片镜头展现连贯性的同时,利用科学合理的剪辑方式,配合恰当的表述语言,制作出一部脉络清晰、思路流畅的广告片[3]。

(四)创意共鸣在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时,剪辑师应立足后期制作要点,对接策划创意内容,从镜头组接、画面配合、配音、配乐、解说词等方面入手,融入生活化创意,实现剪辑与策划的创意共鸣[4]。

四、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制作的策略

(一)寻找剪切点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制作者不仅需要在有限的素材中找出最恰当的表情、动作,而且需要发现其与下一画面连接的剪切点,进而赋予由连续的静止画面所组成的宣传片以跳跃感,给广告片注入“生命”。在剪切点寻找过程中,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师可以从画面的顶点入手,寻找富有旋律感的剪切点。画面的顶点主要指画面中动作、表情的转折点。比如:点头打招呼后低头动作结束时、篮球上升即将下落时、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时、停止哭泣的瞬间等。由于广播电视广告片是一连串静止画面的连续组合,前方胶片在人物眼睛内可以形成残留的影像。因此,胶片上的画面可视为动态存在。这种情况下,激烈度越强烈的运动,在画面的顶点、动作即将开始的前一时刻进行剪切,就可以在后续胶片上形成更加显著的残留影像效果,加深观看者的印象。以打篮球的动作为例,若从动作完全停止的状态开始拍摄,即将打篮球动作从一开始拍摄至结束,虽然可以让观看者直接了解动作的内涵,但无法体现出广播电视载体的美妙之处以及广告片的旋律感、舒适感。具体操作时,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师可以选择打篮球动作已经开始的状态作为最开始剪切点,将打篮球这一动作分解为一个以上、二十四个以下的画面,将最前面的三个或者四个片段全部剪切掉作为初始剪切点。上述操作可以在保证观看者准确理解打篮球动作内涵的前提下,表现出整体动作的舒适感、旋律感。除此之外,根据广告片拍摄目的以及前后画面的差异,剪切点也会发生一定变化。比如:可以将篮球上升到半空中作为一个剪切点,或者将打篮球动作将要结束时刻作为一个剪切点。

(二)突出画面新时期的广播电视显示颜色亮度远高于计算机亮度,极易致使产品陷入“失真”风险。此时,后期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师就应选择恰当的软件曲线,将画面调成灰色。根据灰色度,进行画面明暗程度的进一步调整,避免出现过于饱和或者过于失真的现象[5]。同时,考虑到新时期的广播电视广告片因具有时间短、内容少的特征,每一个镜头均显得珍贵无比,而各个镜头之间衔接的协调性对广告片最终呈现效果则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师应依据动态色彩匹配、静接静的原则,保障广告片中事物动作的连续性,避免内容跳跃度过大或者上、下两镜头色差过大[6]。一方面,色彩匹配是动作连接的主要原则之一,强调将一个动作利用两个色彩协调的画面进行连接。一般组接两个色彩存在差异镜头而不露痕迹的一个方法就是:凡是需要出现产品的镜头,其在前一个镜头内的色彩必定与产品的颜色一致,这一方法可以避免镜头突然转向所宣传产品时观看者产生莫名其妙感。以2014年可口可乐巴西世界杯的广告为例,第一个镜头是一个身穿黄色短袖、手戴黄绿相间护腕的女孩的特写,这一颜色也是巴西的代表色。第二个镜头切到了这个女孩涂着黄绿颜色的脸上,色彩匹配度较好。第三个镜头从这个女孩欢呼的动作转切到整条街上人群欢呼的镜头,整条街的主要色彩仍然为黄色、绿色,比如,球迷脸上的黄绿色涂彩、黄绿色香烟等。第四个镜头从一个晒蓝白色阿根廷球衣的妇女开始,切接到街上一群穿着阿根廷球衣踢足球的孩子。第五个镜头从孩子脚下踢着的足球切接到沙滩上踢球的人,足球接足球的剪辑手法响应了形状匹配中“圆接圆”的方针。第六个镜头从房顶上一个穿黄色衣服的玩足球的人切接到操场上一个穿黑红色球衣玩足球的人。这一操作不仅采用了“动接动”的手法,而且通过“黑红条球衣”为后续可口可乐产品接入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一球衣的领口颜色以及穿着衣服的人的球鞋颜色均为黄色,与上一镜头匹配效果较为良好,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入主颜色,避免观看者产生过大的镜头跳跃感。另一方面,静接静是台词连接的主要方法。考虑到台词与台词之间除背景音乐外均为无声状态,可以按照1/3的比例,进行连接。即在前组镜头中台词结束后所空的间隔为1个长度时,在后续镜头对话开始前期空出3个长度的间隔。同时,为了增强广播电视广告片的戏剧性效果,剪辑师可以选择将台词部分插入前一个镜头、拖入后一个镜头,突出广告片中人物由于对话内容而发生的动作、表情变化。比如:甲和丙打招呼,将这一部分上移,随后在出现丙的镜头中插入上移后的甲的台词,就可以在保证画面连贯性的同时,提高场面的流畅度。

(三)内容真实新时期,观看者对于产品的接受程度主要是受其内心对广告片的接受程度影响。基于此,在对广告片进行后期剪辑制作时,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师应准确把握消费者心理,根据观看者接受范围,进行科学、恰当剪辑,保证广告内容与真实观看者需求的相符性。比如,为了赋予普通镜头新奇感,广播电视广告片可以在放大、缩小手法应用的基础上,将框架不同的心情特写镜头以及远镜头、超远镜头等场景镜头阶段性连接。即根据不同镜头框架的差异性,分三次将镜头放大或逐渐拉远。或者利用回切方法,交错出现不同的画面。通过重复出现时间的流逝画面,可以给观看者以更加接近广告片的时间感。有条件的情况下,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师也可以利用交叉剪切手段,让不同场所交替出现同一时刻发生的事情,引发观看者关注,加深观看者对广告片情节的记忆。需要注意的是,在富有表现力的画面连接困难较大时,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师可以依据反传统理论,应用切出操作,插入当前镜头拍摄前面镜头内出现过的任意事物,达到将尺寸相同的两幅画面前后连接的目的[7]。比如:在拍摄两个人在咖啡厅的场景中,并不需要将两个人的特定镜头连接。而是利用切出的手段,在中间插入巧克力牛奶的镜头,提高画面节奏感,引发观看者源于日常生活的回忆,激发其购买、体验欲望。

五、总结

综上所述,相较于电影剪辑制作而言,新时期广播电视广告片的剪辑制作强调保留特写、无带化视频记录及存储,促使观看者可以在小屏幕中感受广告主体的心理、事物变化细节。而剪辑手法的恰当应用,可以为使用无带化视频记录、存储设备的制作环境运行提供充足支持。因此,广播电视广告片剪辑制作者应紧密贴合大众生活,依据层理鲜明、创意共鸣、营销先行的原则,突出广告画面颜色鲜明性以及内容真实性,为广播电视广告片传播效果的提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徐瑞影.试谈非线性编辑与节目后期制作[J].魅力中国,2018(020):96-96.

[2]雷新华.用PremiereProCS6实现几种画中画效果的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7):237-238.

[3]高志远,吕春艳.浅析影视广告中剪辑的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8(22):252-252.

[4]何安夏.电视“语言”在电视片剪辑中的作用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10):77-77.

[5]马洪涛.带着剪辑思维去拍摄——以鞍山广播电视台六集纪录片《鞍山评书》为例[J].记者摇篮,2019(11):102-103.

[6]肖永芬.高清电视广告的视觉形态设计及广告剪辑制作[J].西部广播电视,2018(14):100-101.

[7]王婷婷.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制作与后期编辑方法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8):161.

作者:李越 单位:本溪广播电视台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