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村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村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村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建设现代化的农村景观已经成为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农村发展的资源主要来源于自然生态环境,但是近年来农村河道生态环境面临严重问题,很多河道被垃圾掩埋,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以关中地区某农村河道为例,研究农村河道景观规划设计,以体现农村特色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关中地区;农村;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农村河道是农业灌溉的重要设施,能够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在农业发展中非常重要。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产生了大量垃圾。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不健全。人们将垃圾倒入河道,导致农村河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农村河道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出具有农村特色的河道景观,有助于建设和谐生态农村。

1项目概况

1.1村庄概况

关中地区土地资源非常丰富,以前人们利用黄土资源建造房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提高[1]。项目选在蒲城县的一个农村,距离西安市区102km。蒲城县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交通便捷,消费群体基数比较大。村庄位于蒲城县东北方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改造河道位于村庄西侧,河道占地面积3.1hm2。

1.2设计背景

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陕西省提出多项政策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要坚持人本理念,重点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方案,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把农村建设成具有特色的幸福家园。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河道污染问题[2]。

2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研究了农村生态建设与河道景观建设的关系,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从农村发展现状出发,规划设计河道景观方案。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很多专家学者对农村建设相关理论展开研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基础。蒲城县在关中地区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县,有很多农村河道景观改造的案例。查找和分析之前学者的研究理论,对农村河道景观规划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河道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深入思考。任何研究都要以现实为基础,落实到实践活动中。如果研究不能在实践中落实,那就失去了研究的价值。通过分析和对比,找出优秀案例得以成功的原因,把这些原因总结起来并应用在实际研究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农村河道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在规划和设计工作中,实地考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要想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河道景观方案,必须要到农村实地考察,收集真实的数据信息,采访当地居民,详细记录这些信息,并及时进行整理和总结,为规划设计提供系统化的数据支持。与当地村民面对面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吸纳他们的建议,为规划设计提供资料。

3规划设计思路与基本原则

3.1规划设计思路

河道是河流的通道,河流湖泊之间通过河道进行水体交换。河道在整个景观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景观中各种物质和能量传送的途径,能够为鱼类和水生动植物等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在设计河道景观时,要重点考虑水生动物的迁移和水生植物的生存环境。该农村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思路如下:①对浅塘和深塘进行修复设计;②对湿地进行修复设计,对弯曲河谷进行重塑;③降低边坡比;④重建河道周围植被,恢复缓冲带,修复水边湿地。

3.2基本原则

在进行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首先,要遵循经济适用原则。在规划设计河道景观时,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节约建设成本。在规划设计时会涉及一些木质景观,要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修剪的枝条等材料制作,减少材料运输成本。这种方式不仅经济实用,还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为河道景观增加风土人情。在选择植被方面,要选择适宜农村环境和土壤的植被和树种,保留原有的树种,让农村河道景观能够可持续发展。其次,要遵循地域特色原则。每个地域的文化都有其特色。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很多农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人们纷纷盖起了新房,改变了农村面貌。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过于追求美化效果,忽视了农村固有的文化和景观。在规划设计时,农村河道景观应当把地域特色作为规划设计的基础,提高景观辨识度,尊重当地的文化特色,使当地的文化能够得到发展和传承。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要尽量保留河道原貌,把人文特色与自然景观融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农村河道景观。再次,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在规划设计时,应正确认识到景观的服务对象是人,坚持人本理念,要考虑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更要考虑人的需求。设计时,可以在河道湿地附近配置观景台,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同时为周围的孩子提供游玩的场所。最后,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在进行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做好景观相关规划的协调工作,不能为了突出其中某一个点而忽视其他,否则会影响景观的整体效果。在设计时,要采取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协调多种元素,最大程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需求,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达到互惠互利的理想状态[3]。

4具体规划设计

在设计农村河道景观时,要沿着河流方向设计,使景观轴线重合于河道沿岸。景观的重点要规划在红线范围内,位于上方和下方的空旷湿地处,方便村民观赏和休息。把不同功能的小节点分布在轴线中间部位,然后主轴线沿着河道的流向贯穿南北方向。在河道的南方和北方分别设计大的节点,并把不同的小节点穿插在景观中。河道景观要贯穿南北,把生态板块连接起来,应注意发挥廊道的作用。不管从村里哪条道路过去都会经过这个廊道,让村民感受到河道的便利。通过与村中道路的结合,使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到达河道,充分发挥河道景观的作用。在规划设计时,还要规划蜿蜒的河道。根据当地河道的蜿蜒情况,在保留原有自然形态的基础上,规划出具有美感的景观。蜿蜒的河道有很多优势,不仅能够降低坡降,而且可以减少河道内泥沙的流动,从而减小河道的水流速度。蜿蜒的河道使得河道内的栖息环境更加优良,可以为人们营造富有美感的景观。在设计蜿蜒的河道时,为保证河道各个系统的稳定性,应确定河道的深度与面宽。在河道设计中,河道的深度、宽度与形态有一定联系,而且在不断变化,应当注意保留河流原有的形态[4]。

5农村河道景观的功能区

从功能上来看,河道景观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功能,不仅要为村民提供服务场所,还能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根据场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把河道景观分为休息区、观赏区、休闲区、漫步区以及探索区。(1)休息区。在河道景观轴线的南侧规划休息区,增加凉亭、读书角等,方便村民休息和阅读,为居民提供遮阴休息的安静场地。(2)观赏区。在河道景观轴线的南侧规划观赏区,栽种一些花卉,让村民观赏鲜艳的花卉、欣赏优美的景观。(3)休闲区。在河道景观的北侧规划休闲区并分成不同功能的区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邻水区域设置亲水平台。同时,根据人们的需求,增加基础设施。在这个区域活动的居民主要是中老年和儿童。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身体锻炼,比如广场舞、象棋、滑梯等。该场地要种植一些高大的树木,为居民提供遮阴功能。应选择耐酸碱、容易成活的树种,树木的颜色可以丰富多彩,不能种植带刺的灌木。(4)漫步区。在河道景观的两侧规划绿道,通过增加绿道,扩大辐射范围。通过规划设计,为村民提供漫步锻炼的场地,把两侧的节点有机连接起来,让景观道路四通八达。在漫步区要分布一些小节点,比如品种不同的花卉等,使景观更加丰富。(5)探索区。在河道景观的东侧规划探索区,通过设置探索步栈道,进行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科普,拓宽居民的知识面。当走上这条栈道时,村民可以在栏杆处看到关于动植物的一些知识,包括动植物的名称、用途和习性等。

6结束语

通过对蒲城县某村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总结了农村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建设科学的河道景观;应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村民的需求,建设富有美感的景观,改善农村的环境;应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建设具有特色的人文景观。

参考文献:

[1]武亚南,周连兄,李丹雄.城乡河道生态治理与景观修复———以河北省滦平县牤牛河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2021(5):17-20.

[2]程茹婷,李晓颖.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1(1):131-135.

[3]徐文炳,仇纯荣.生态景观河道共同发展的水利规划设计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1,21(1):76-77,94.

[4]何欣然.乡村河道景观生态整治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6):243-244.

作者:王炳喆 白雨尘 李诗倩 王蕤 冯娅晶 马嘉慧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