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古筝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一、“因学而教”与“教以知理”
要求古筝教师要把乐曲所含有的情感教育放在首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所谓德育,即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是教师“运用道德倡议形式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因此,作为古筝教师要在教授乐曲时,要“德”与“技”并施,统筹兼顾。既要注重对乐曲指法和谱面音准等问题的指导,同时也要将乐曲内在的思想感情,作为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指导学生正确地表达、体会和理解,以陶冶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如筝曲《战台风》,这首乐曲以其丰富多样的技法,热烈奔放的旋律,成为学生学筝考级的必弹曲目,全曲五个段落,而每一个段落都有其深刻地思想内涵,在乐曲开始时,所表现出的是繁忙的码头景象,以及台风阵阵袭来时的情境,全曲的中心段落表现了码头工人顽强不屈的与台风搏斗的情景,到最后雨过天晴,码头又恢复了一片欢腾场面。所以,当代学院道德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因而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一定的事件(诸如码头工人顽强不屈的与台风搏斗的情景)或行为,进行对与错、爱与憎的判断能力的熏陶和感知,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本文作者在讲授这首筝曲时,除讲解示范乐曲基本技巧外,重点向学生讲述码头工人与台风搏斗的奋斗精神;讲述码头工人不畏艰难、勇敢豪迈的气魄;讲述码头工人对未来必胜的信念,使学生在学习本曲之前,对码头工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有所了解,也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本曲目的思想内涵,寓“道德教育”与学习曲目之中,从而激发起更高的学习信心和热情,为圆满完成古筝技能课堂教学计划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总之在大学古筝技能课堂教学上,应该技术性与思想性并重,应该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技能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一举两得,实现“双益”,不仅要求学生勤学苦练,提高演奏水平,而且还要结合曲目情节,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教化”作用,也为学生将来从事教师职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所以,古筝教学必须教之有型,言之成理,论之有情,由浅人深,由简到繁,有效渗透,才能取得丰硕的教学效果。
二、“学之有思”与“学以致用”
在当今古筝教学领域,长期以来,存在一个约定俗成的定式,即:模仿,更具体来说,就是教者要求学生仿声、仿动作,每位弹筝者弹琴的一招一式,古筝行内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谁的学生。本人在古筝教学中,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简单地模仿,而是要求学生在古筝专业学习中做到“三思”,即:一要“学有所思”;二要“学后再思”;三要“课后多思”,尤其是对古筝专业术语的理解,要求学生多加记忆和学习,定会使学生学有所成,圆满地完成学业。孔子曾言道“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有所思”,这是本人对学生课堂学习提出的要求,其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心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遇到难解的演奏指法问题时,能够自主处理。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古筝教师王莹认为,“学有所思”,“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学后要思,要能够从教师教学语言中思考相应的关系,以及能够为之受用的道理。思而后进,进以学之,把学到的教学语言艺术精华,凝练出具有自己特色并能够为之所用的新语言形态”。从本人学习古筝曲目的实践规律得知,学习任何一首古筝曲目,哪怕是一首练习曲,都要注重对思维的启动,在弹奏和练习时,多动脑子,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曾记得画家齐白石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学画如此,他道出了技能教学的真谛。他告诉人们:任何一种器乐演奏学习,都是一种技艺才能的学习和掌握,只有多思、多想,才会少走许多弯路,才会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不断提高创新与创造能力。笔者也曾学习过大量传统筝曲,也曾得到古筝老艺人传授技艺,如在大学期间,作为我国客家筝派传承人饶宁新教授的学生,对于古筝技艺学习也曾有过亲身体验和教诲,从而得知,早期的老艺人在教受乐曲时,往往教授的是乐曲的骨干音,要求学生在骨干音的基础上,进行自由的加花或变奏。资深的老艺人强调演奏者在原始谱基础上创造旋律的重要性,强调旋律的优美与否,取决于演奏者的音乐素养与自身气质,而且,还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发挥自主创作能力和技巧,以充分体现和地方风韵。
本人在古筝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课堂上“学之有思”,而且,还要做到“学以致用”,以检验学生的而接受能力.”学有所思”这一环节,检验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的是兴趣问题,“学以致用”则是解决学生的接受能力,将学习内容化为演奏实践.所以,为了提高学生演奏实践能力水平,本人在教授各流派筝曲时,通常以乐曲的“骨干音”为基础,将“颤”、“按”、“滑”、“揉”等技巧、各筝派不同的演奏风格和“加花”、“变奏”特点,以及“古筝摇指的点、面、角、速、力、气等所构成的不同音色的几个要素”,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和示范,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各筝派的演奏特点和技巧,在基本的乐曲框架内,让学生能动的自由发挥,使演奏的乐曲不仅具有地方性的风韵,同时也具有演奏者自身独具的特色,特别是古筝的“摇指”,技法和种类很多,不仅有“摇指”,还有“轮指”,仅就摇指古筝“摇指”而言,就有“大指摇”、“食指摇”、“中指摇”等技法[6],由此看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从教师教学语言中思考相应的关系,以及能够为之受用的道理。思而后进,进以学之,进而将知识融会贯通,理解透彻。“学以致用”,是师者的期望,也是学者的追求.每一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后,以至能够登台演奏,这是学习古筝曲目的最终结果。学习最终目的是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而谈到学以致用,则必然要提及教学实践的过程,古筝也是一门专业艺术,学生学筝是为了有“用武之地”,以便日后言传身授,为己所用,为社会服务,这是每位高等院校教学工作者所期望的。
三、“音乐之美”与“欣赏之美”
一般来说,音乐教育的核心是以审美体验为尺度,衡量音乐所带来的美的感受,古筝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古筝艺术教学中,作为民族器乐专业学习,本人通常也将美感教育,放在技能教学的突出位置,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古筝的学习和演奏中,尽情滴享受旋律之美、音色之美。为了让学生对古筝演奏的姿态之美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感受古筝这一古老乐器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习筝的兴趣,本人通常是将美育教育注入古筝曲目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美,欣赏美。比如在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的教学中,就是如此。《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是一首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筝独奏曲。乐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万顷碧波的画面,十分优美动听,确有“唱晚”之趣,《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全曲分为三段,而每一段都表现出了独特魅力的音乐之美。如:第一段的慢板,深刻滴表现了柔情似水音乐之美,悠扬如歌,平稳流畅,极富有抒情性。在右手弹奏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整段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展现了迷人的景象: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它带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人们对美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乐曲第二段的音乐,虽然速度有所加快,但仍描绘出幽美美的意境。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波浪前进的欢乐情绪,以及进入第三段快板以后,音乐旋律虽有变化,但在演奏过程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美好景象。在乐曲进入高潮突然切住之后,乐曲尾声缓缓流出,所展现的出人意外的音乐之美,使人沉浸在美丽的景象里,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讲授古筝演奏基本技能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传授乐曲中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将会使得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古筝演奏美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审美能力,更有助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从而提高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这是古筝艺术教育要达到的一个教学目标。
越剧与古筝音乐元素融合浅谈越剧与古筝两者多有共通性,均以“韵”字著称,越剧以唱腔身段为韵,古筝以吟揉按滑为韵。越剧中的唱腔细腻缠绵,婉转绕梁,其身段轻柔曼妙,有板有眼,与古筝的左手技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古筝是拥有千年历史的民族乐器,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越剧中的音乐元素均能通过古筝的不同技法表现出来,而这些元素的运用也大大提高了古筝的表现能力,增加了古筝的演奏技法。越剧元素为古筝演奏增添了许多古典韵味,而古筝艺术也推动越剧的发展与传播,使得越剧在海外获得较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之一。
一、越剧与古筝的渊源
越剧于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县,因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并经历了“落地唱书调—小歌班—绍兴文戏—越剧”的称谓演变。越剧的题材通常以表现爱情为主,尤其是悲剧情,而古筝则非常适合表现这种缠绵悱恻的情思。越剧中的人物唱腔清丽婉转,与古筝明亮润滑的音色异常吻合。因此,不少古筝作曲家致力于提取越剧中的相关元素作为创作古筝作品的基础。近年来,越剧在古筝协奏曲中的运用与融合颇多,《陆游与唐琬》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较为成功的作品。
二、越剧元素在古筝作品中的运用
1《陆游与唐琬》
古筝协奏曲《陆游与唐婉琬》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根据越剧《陆游与唐琬·浪迹天涯》选段中的内容创作而成,描写了陆游自福建归来重游沈园,惊愕于唐琬已改嫁赵士程的悲痛场景。古筝主旋律由越剧唱段的伴奏动机发展而来,唱词部分直接运用越剧中的人声唱腔来表现。这部作品采用筝、乐、诗的创新表现形式,在作品中加入了声乐演唱的部分,并运用《钗头凤》的诗词原句作为唱词,而古筝则使用琶音、刮奏等技法来烘托越剧唱腔,使古筝旋律具有越剧伴奏的功能。乐曲开头以单音旋律的轻慢颤来铺垫全曲的忧伤氛围,奠定人物的心情基调(见谱例1)。乐曲中部加入越剧《钗头凤》叙述故事的发展,作品中陆游母亲对陆游和唐琬的压迫,陆游的报国无门,唐琬的被迫离开,都表现了主人公对于世俗压力的反抗。该作品打破传统的演奏模式,将古筝在演奏形式与内容上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同时在中国古典文化与西洋古典音乐体裁的融合上别具一格,古词韵味在古筝艺术和越剧唱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此乐曲唱词运用宋词配合越剧唱腔旋律,直白地表现作品的悲愤情绪,古筝同人声旋律基本一致,钢琴作为低音背景渲染悲凉的气氛(见谱例2)。乐曲最后运用快板,表现陆游与唐琬分离时的悲痛之情。越剧《陆游与唐琬·浪迹天涯》中的剧情内容、伴奏旋律及唱腔手法都被完美地融入这部古筝作品中。
2《梁山伯与祝英台》
摘要:为了跟上新时期大学教育的发展步伐,使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及精神实质,理工科院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必须进行适当的变革:教学内容要通俗化,具有针对性;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具有实效性;考核方式要多元化,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近年来,“国学热”掀起了一股积极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各大高校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也随之受到了更多关注。作为一门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学科,据笔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理工科院校的开展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理工科院校的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虽然对许多古文名篇、诗词佳作能够倒背如流,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中国古代文学并不感兴趣,选修这门课程是为了相对好拿的学分。因此,作为理工科院校的公共选修课,中国古代文学就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在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老师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台下充耳不闻,睡觉、玩手机的比比皆是。笔者认为,想要改变这种学生不喜学、老师不乐教的尴尬状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都要进行深刻变革,并结合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形成行之有效的全新教学模式,从而彰显出理工科院校该类课程自身应有的教学特色。
一、教学内容通俗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何种科目的教学,都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求趣需求与求知需要,满足他们的强求新欲望。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恰当取舍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当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材有数十种版本,笔者所在的学校使用的是由骆玉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简明中国文学史》。该书立足于文学本位,内容完整,脉络清晰,理论新颖,知识性较强,但对理工科学生来说过于简略,需要配合作品选来讲解。笔者的体会是以《简明中国文学史》为底本,再制作多媒体课件加以补充辅助,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其次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我们教学的对象是90后大学生,他们心态开放,富于冒险精神,喜欢追求新奇与刺激,往往对网络文学和玄幻作品趋之若鹜,而对佶屈聱牙的古文则避之惟恐不及。为了激发和提高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教师最好能够古今结合,用现念与思维解读古代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比如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系列讲座之所以能够引起较大轰动,正是由于他准确把握了学生想要轻松求知的心理,以幽默诙谐的现代化语言解读历史、品评人物,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能给予听者莫大的精神享受。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突出教材的重点,指导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古典诗词写作,再进一步上升到学术高度,适时推荐阅读前沿研究论著和最新研究成果,为学生开启学术研究之门。第三要把教书育人的理念贯彻始终。传道、授业、解惑,永远是教学的不变主题,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做到雅俗共赏,而不能一味媚俗。如今“小鲜肉”、“屌丝”、“神马”等网络热词大行其道,虽语出惊人却粗俗不堪,极大地冲击着雅正的传统文学语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陶冶情操,培养语言能力和提高文学素养,因此要以教书育人为第一要务。笔者建议,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要先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进行系统串讲,然后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历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品鉴赏析上。这些作品可以由教师选定,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但一定要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较高的文艺价值:先秦时期要选讲老子、庄子、论语、孟子等诸子散文,汉赋选一至两篇精讲,魏晋南北朝选骈文,唐诗宋词元选大家名篇,明清小说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名著为中心展开。举例来说,在讲唐诗宋词时,侧重讲解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陆游等名家名作,他们的作品不仅有着高超的艺术技巧,而且饱含着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从而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文学类课程一直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它的优点是信息量大、知识点突出,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都非常有利。随着时代的发展,讲授法的主流地位虽然未见动摇,但其局限性开始变得明显:长期的被动接受使学生养成了依赖心理,觉得文科就是上课教师讲,自己听、记笔记,考前背重点,缺乏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笔者曾经就“中国古代文学课到底该怎么上”在学生中做过深入调查,发现许多人都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其实就是高中时的语文,老师讲讲说说,学生读读背背,课本上和老师讲的内容几乎都能自己去看,毫无新鲜感可言,当然提不起劲儿来听课了。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后,笔者尝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增加真实体验带来的新奇感。上学期的第一堂课时,笔者提议在课前留出五分钟请一位学生推荐至少一首自己喜爱的诗歌或一篇古文,PPT展示或者播放视频都可以,但要用自己的语言讲解给大家听。笔者同时宣布他们的表现将记入平时成绩,这决定着期末是否能够取得好成绩。刚开始学生的抵触情绪很大,当时就议论纷纷,还有人大声表示反对说:“老师,我们都大四了,忙着找工作、写毕业论文,哪有空做这些?”笔者趁机因势利导,指出这项实践活动正是他们锻炼口才和写作能力的好机会,否则到时候论文通不过、简历不会写、面试结结巴巴可怎么办?就这样,在同学们的一片反对声中,笔者坚持把这项活动推行开来。几堂课下来,大家从刚开始的敷衍应付,变得越来越认真,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受到好评的想下次表现得更好,被指出问题的想得到改进。当课程进行到一半时,更是出现了全新的表演形式:有一组学生用话剧的形式演出白居易的《琵琶行》《卖炭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考虑到90后大学生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和对时尚性表达的偏爱,笔者还采取了其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文学阅读观,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比如重视原典解读,对重要作品作家进行细致分析,培养他们的文本细读习惯;还采用课堂读书报告会的形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敢于置疑经典,打破思维常规,在交流与辩论中获得知识与教益。笔者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觉得效果较好的还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流行歌曲引导法。90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纸质书本,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用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即使是阅读也喜欢看电子书,哪怕上面错字连篇、语句不通,也照样读得津津有味。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特地上了一堂名为“手机音乐”的课,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播放流行歌曲,条件是歌词或曲风必须与古代文学挂上钩。整堂课同学们兴致高昂,搜索出了很多由古诗词改编的歌曲,如李白的《静夜思》,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等,这些都是他们耳熟能详却不曾留意的作品,换个思路来听顿觉新鲜感十足。笔者则请学生欣赏了台湾女作家琼瑶作词的歌曲《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还有电视剧《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当》:“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月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让学生找出《诗经•蒹葭》和古乐府诗《上邪》的原句进行对比记忆。另外,笔者还让他们聆听古筝《春江花月夜》,观看昆曲《牡丹亭》,力求能够寓教于乐,使课堂充满活力与吸引力。二是古诗词诵读法。中国古诗词琅琅上口的节奏与韵律使其非常适合诵读,笔者让学生认真学习叶嘉莹、文怀沙等先生的诵读,鼓励他们进行模仿,仔细品味古典诗词的唯美情韵,并指导他们课下举行诵读比赛。通过反复诵读的教学方式,不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也使学生获得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当然,每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浑厚的人文底蕴,同时古代文学既为华夏文明传承的侧重点,同时也是高校文科专业的一门重点课程呈现在教育领域。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即为深化学生对古代文学感受及理解能力的一种途径,让学生对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予以正确的审美,进而达到树立学生正确审美观的目的。文章将以古代文学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路径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学生审美素养;培养;路径
一引言
文学教学的目标需侧重于能力、知识的整合,而新课标明确指出,对古代文学教学的基本标准:“对鉴赏古代文学产生兴趣,同时要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完善内心感情,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趣”,所以在对学生实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前要明确古代文学审美教育的基本方向: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赏析的基本概念;其次,深化学生鉴赏古代文学的能力,要体会古代文学,感受作者的基本情感,进而深化学生的审美素养;最后,从美学层面赏析古代文学,并会意其中的魅力。
二明确古代文学审美素养培养方向
古代文学审美素养培养要匹配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整体计划,要将古代文学审美素养培养渗透至日常教学中。课程结构即为常规教学,同时也可通过鉴赏课予以专题性的学习。与此同时,需要利用有指向性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即为构建课程的内质成因与相关的实施条件,课程资源即为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来源。而课程的优劣性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附于课程资源的利用程度。一些教师将教科书中的资源视作仅有的课程资源,这种观念造成教师与学生以本为本,侧重于死记硬背的教学原则,此类教学形式不但不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也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现阶段将教材视为教育的基点,但侧重于通过课外资源去拓展学生的知识,进而挖掘学生的想象力,长此以往可使课程更为趋于多元化,让学生可以在愉快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进而深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代文学审美素养培养,常规的教学要依附于学生的实际与古代文学的基本特性,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音乐、视频、图像等介质构建古代文学氛围,进而刺激学生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经启发的方式调动课堂氛围,因此深化学生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教师可通过画面鉴赏、讨论以及对比鉴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中的审美倾向;同时在使用校本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加设古代文学鉴赏选修课;在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通过多元化的网络资源予以教学,在古代文学审美素养培养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丰富教学形式。同时在古代文学审美素养培养的教学过程,要运用合理的教学评价。只有实施合理的教学评价,才可以从根本上深化古代文学审美素养培养的有效性[1]。师生间的思想互融,将课堂交给学生时,学生才可以被完全释放,此状态下的学生思维是异常活跃的。所以,在古代文学审美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平等、开放的教学态度。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找准时机有针对性的向学生“请教”问题,通过此方式增强学生的信心。作为老师不但要重视并全面分析学生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同时还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释疑”,让学生了解其过程及“释疑”时的思维方式。
三古代文学审美素养培养途径实践
【摘要】文学和音乐都是传播文化价值度的重要媒介。在声乐学习中加强文学修养可以完成两者的相互转化,从而增强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本文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探讨策略。
【关键词】声乐学习;文学修养;探讨性策略
引言
在系统的声乐学习中,过于拘泥于声乐技巧则很难形成创新的艺术风格,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僵化,学生对于声乐内容不具备感知能力,因此不利于声乐表现力的开拓。同时,声乐不单单需要胸腔和嘴唇共鸣,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辅助声乐学习到达新的高度。只有加强了文学修养,才能奖文学中的艺术内容在声乐中融会贯通,增强声乐内容的理解力,并且塑造成具有良好礼仪的声乐艺术家。
1.声乐学习中具备文学修养的重要性
1.1声乐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体
首先,声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学内容,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中认为的简单的唱歌,大多数人对于声乐这门学科都有误解,将其单纯的归纳在音乐范畴。事实上,即便是进行唱歌练习,如果发音不标准甚至吐字不清楚,也很难称为合格的音乐学习者。而声乐中更是将这些表达技巧提升了一个大的幅度,文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部分人认为声乐只需要坐在钢琴前跟着学习练歌,对于熟知的一些声乐技巧例如美声或者民歌进行仿照练习,按照自己习惯的发音方式和演唱标准,进行声乐练习。而这种方法只停留在技巧层面,无法进一步对声乐内容所表达的感情进行深化。大部分教学工作者按部就班的让学生进行声乐演唱,过于注重技巧,缺没有让学生对练习内容进行感知,在演唱过程中缺乏真情实感,表现起来极为空洞。尽管演唱到位,吐字也清晰,但是不能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学生自己也缺乏对声乐的感知,从而无法真正理解其思想境界,在演唱时为了效率没有掌控节奏,导致虽然演唱完成却不具备质感,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僵化,对于声乐练习只是简单的完成任务,并没有完成身心的享受。而只有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对声乐内容更好的理解,首先对于各种字形和生词很快理解,对于许多歌词得含义能够快速消化,对于其包含的思想基调能够快速掌握,从而能够反应在自己的演唱技巧。例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是一首民族歌曲,由于缺乏草原文化和历史文学的关注,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演唱起来在声调没有改变,有些高音例很快用转音技巧跳过,而低音部分又是快速的唱完。这种方式极其生硬,都是一种欢快的气氛。而事实上,这首歌是一种具有历史厚重的人文情怀之歌,在高音部分需要营造出对民族团结的向往,因此节奏应保证抑扬顿挫。我国的文学著作《诗经》不仅仅是一部诗集,也是一部音乐著作。事实上,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古来有之,《诗经》中大多是反应市井生活和爱情风俗的作品,有风雅颂三种,从宫廷到民间一网打尽。其中,蒹葭和氓都是流传千古的作品,只因为其中蕴含着当时时代的缩影,反映在声乐中也就丰富了题材,并且拓展了内容。西汉的《汉乐府》也是诗集,但是组成这一诗集班底的却是伶人,其中有流传千古的倾城倾国一诗出自李龟年,而李龟年是有名的伶人。纵观大多哀怨婉转的歌曲都出自伶人之口,这是因为时代造就了他们自怨自怜,而大多数沧桑的歌曲出自将军,这是因为他们的壮志。因此,一部好的音乐作品离不开引发人共鸣的真情实感,这种感情通过人的演唱传递,穿透时间界限,不断流传。因此在当代,进行声乐练习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应该结合时代内容,增加自己对时代文化的理解,从而营造艺术心境,使声乐内容极具表现力。如果声乐练习不具备文学修养,不仅无法理解现代的人文情怀和社会价值,即使以传统文化作为基础进行仿照练习,由于不具备传统文化精髓,更难以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