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古筝曲婵歌演奏技法及艺术表现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婵歌》是由王建民先生所创作的,原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主题音乐会《满庭芳》之《貂蝉》一章。本文笔者通过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表现手法、演奏技巧、作曲家的创作理念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音乐的意境,并结合演奏者自身的理解,充分表现《婵歌》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婵歌;作品分析;艺术特色;定弦;演奏技法
本文从《婵歌》的艺术表现、演奏技法和对此曲的再度解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其目的是希望能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表达这部作品,希望对其他演奏者和听众对作品的理解方面起到一定意义上的帮助。通过本文,也希望可以引起更多古筝爱好者的思考。
一、《婵歌》的演奏分析
(一)定弦
《婵歌》这首现代作品运用了自由式定弦的现代筝曲作曲方式,使得此曲的定弦蕴含着丰富的调式调性。虽然采用的依然是传统五声调式,但也打破了传统五声音阶的定弦束缚,丰富了韵味的表达,扩大了其表现力。此曲运用多种调性丰富了乐曲的音乐材料,拓展了和弦和旋律的空间与色彩变化。因此,演奏好这首乐曲需要准确定弦,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好每个部分的调式切换。古筝这件乐曲音域宽广,而现代筝曲的快速发展使得作曲家利用了乐器自身的优点采取了定弦上的创新,现代曲目常常采用多个混合调式来体现乐曲的层次性和情感变化,《婵歌》这首作品中采用了以F、C、降B、G为宫音的多种调性,自然切换这四种宫调系统领域内的多个调式,营造感情的波荡起伏,并在钢琴声部做段落收尾时,通过现代曲技巧“移码”快速改变调式,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可能。
(二)曲式结构分析
《婵歌》是以西方古典音乐曲式结中典型的复三部曲式(ABA)为宏观结构,中部又分为两个插部。在大框架上运用西方曲式的同时,融合了中国传统戏曲结构中的“板腔体”结构呈现主要人物貂蝉曼舞时的不同体态韵律,散板、慢板、中板、快板最后再回归慢板,推动乐曲动态发展,将人物形象通过板眼变化而变化,更利于抒发情感。乐曲的各个部分之间的音乐材料关系及结构图示如下:在这张图表上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段落与乐句的划分,王建民先生在调式调性和音乐材料的组织上花费了很多精力,乐曲结构严谨。
(三)《婵歌》的演奏技法分析
分析宏观曲式是第一步,这样才能在演奏的时候把握大的方向。在把握整体情绪后,笔者在演奏曲子的过程中对一些段落的演奏技法进行了细节研究。
1.引子部分琶音和泛音
引子部分以Adlib的速度加之mp的演奏力度通过五个双手琶音奏响,在引子中运用琶音技巧是筝曲中是十分常见的。古筝的琶音可以有丰富的处理空间,切勿将每个琶音都弹得一模一样,运用松散与力度变化结合,引人入胜的铺垫该乐。第一组琶音演奏时应快慢结合,五个琶音五个性格,多做变化,用小关节的收放控制拓宽琶音空间感,随之刮奏烘托情绪,引人入胜。接下来第二组五个连续琶音应在力度上有所加强,并更加集中演奏,将引子部分推向略高的层次。随后分解和弦琶音将音域由低音一路过渡到高音,加上紧随其后的双手同时演奏的反向琶音迎来引子的高潮,情绪也随之推向顶点。刮奏与音程的交织持续了高潮,并以双手音程交替渐弱弹奏,使高亢的情绪收束起来。最后运用泛音技巧,作为引子部分的补充,情绪趋于平静,并引出接下来的慢板旋律主题。
2.慢板部分左手按滑做韵
乐曲的A段采用Lentodolce的速度,旋律柔美抒情,此部分突出了乐曲的主题,并进行了变化重复,钢琴伴奏做支声声部较多。旋律做原型以及变化发展都是在D羽调进行,旋律主要运用246的主和弦音作为骨干,加上不同的织体进行丰富。钢琴伴奏则以对话的形式在古筝长音时做呼应。此段主旋律线条鲜明,曲调悠扬婉转,右手作为旋律声部,左右做韵。旋律从谱面来看略显单一,其实需要演奏者充分运用左手的揉弦、滑音、点按等传统技巧,丰富旋律的韵味空间。古筝的左手控制右手旋律的“神韵”,因此要演绎好主题慢板,左手尤为重要。除了作曲家已经标出的按滑技巧外,演奏者必须运用更丰富的左手语言,如主和弦246上做揉颤技巧,适当添加滑音、三指轮指增添慢板的变现性。在创新发展的时期演奏者需要在把握主要旋律音的基础上利用好演奏技巧,更多的丰富音乐表现的可能。
3.移码转调技法
古代壁画和文献早有记载“移柱”来改变音高的技法,而现代曲目常在一段结束后改变琴码的位置来使下一段音乐调性发生变化。演奏时应将移码作为演奏的一个部分,一边做减弱的摇指处理,一边富有美感的用左手将琴码移到精确的位置,气息完全收回后,深吸一口气进入下一段。
4.大小撮运用增加跳跃性
这一段是B部分的插部,是以Dadza60为速度的轻歌曼舞。轻快的鼓点式节奏给人以跳跃的热烈气氛,大量的撮弦运用,加之钢琴声部柱式和弦的断奏,色彩明快,似乎呈现出翩翩起舞的动态画面。大小撮是古筝中最常见的技巧之一,弹奏时应颗粒饱满,快速且清晰。
5.拍击与扫弦的技法
插部2开始进入快板,由几组模仿鼓点的拍击技巧烘托情绪,左手配合加之分解和弦的跳音,此段速度为Allegro150,该部分是整首乐曲的高潮部分。拍击应注意节奏感,虽然是拍击也要控制强弱的力度变化,并且手腕需松弛,小臂收紧,不应用力过猛,需要巧妙的运用弹性,这样拍出的声音才有空间感。紧接着扫弦的技巧更好的突出了气势,快板段落在拍击和扫弦营造的氛围中热烈的展开了,扫弦应注意不要单是手臂动作,腰部与身体同时给予力量。
二、《婵歌》的艺术表现分析
(一)题材新颖
该协奏曲是典型的“古为今用”题材,以貂蝉这一才女为主题,用音符塑造出变化万千的舞姿。以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计”故事为例,以貂蝉在政治官场上悲欢离合的命运,热情的歌颂了古代中国艺女高超的舞蹈伎艺。同时,在封建的历史背景中,女性地位的低下使得如此倾国倾城的才女只是被用作政治棋子,最终下落不明,略显惋惜。悠扬的曲调没有大起大落式情绪的转折,表达的是貂蝉用舞姿来讲述自己无奈的经历。对于貂蝉的研究并不多见,在史料中也不能直接找到证明身份的记载,至今为止貂蝉的出生、死亡都是一个谜,但貂蝉所有的形象都在观众心中自拟而出,音画、音形相互交叉则会栩栩如生,有着“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二)技法丰富
从古筝演奏的角度来谈,此曲运用了丰富的技巧,琶音、泛音、拍击、刮奏等等,是传统与现代技巧结合的新曲目。20世纪60年代,中国音乐创作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在中国作曲家民族乐器的不断摸索中,经历过挫折,完全性炫技缺乏神韵美感的曲目逐渐被淘汰,现代民乐大方向还是讨论如何润色传统的音乐,总的来说,技巧是为曲目内在的“神”服务的。古筝的拍击技巧、谱面的定音技巧,都是吸收了西方音乐的元素,作曲技法的结构也学习了西方复三部曲式。王建民先生很好的运用各种传统与现代技法,并与西方音乐因素交融,使乐曲在技法上更加丰富成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民乐。
(三)审美性深刻
《婵歌》的音符是富有想象力的构思,因为它“乐而不淫,伤而不悲”,进行演奏的感受是“不温不火”,却又荡气回肠,这很好的传承了中华民族审美思想中的“中和”。虽然表现了貂蝉内心的起伏变化、舞姿的回转跳跃,却收放自如不失度,更好地表达出这位才女子端庄的姿态和顽强的精神品质。乐曲旋律要求演奏者将中国古典舞蹈的精神面貌“力”“气”“韵”三者很好的融合,作品内在也凸显了“中和”的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标准,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将艺术意指的人物内心时而忧伤脆弱、时而强大坚定的特点描摹的淋漓尽致。因而《婵歌》不仅是曲调优美而吸引演奏家们去再度创作,也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一次探索,即使创新,也与传统审美一脉相承,这部作品依然深受西方审美思潮的影响,但又具有现代审美观念。
(四)抒情性
这首乐曲中还是有很强的抒情性,抒情性的强弱与演奏者的情感投入也有密切联系。王建民先生的作品越来越注重审美受众体,对于表现手法谙熟于心,在创作中信手拈来般的融入了戏曲、民歌等传统的音乐元素,并与传统文学、诗歌等题材相结合,在创作形式上借鉴西方作曲的体裁,使作品的旋律更加流畅、动听。
三、从《婵歌》看作曲家的创作理念
(一)雅俗共赏、中西合璧
王建民先生曾说:“中西合璧是指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结合一切可用的传统及现代作曲技法加以融合、创造。雅俗共赏是指‘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结合,或者说在作品中,既有精美的艺术形式与语言结构,又同时能具备较强的可听性,并为大部分专业人士广泛的接受”。①王建民先生的作品大部分都采用传统音乐的素材,改变、重组和提炼之后成为整曲的核心,使之具有其独特的个人风格。
(二)民族与个人风格并存
王建民先生非常注重各个乐器的表达和个人的创作理念,把西方优秀的作曲技术与筝曲演奏相结合,并且进行创新。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理念与中国传统作品相结合是现今创作的一大趋势,其音乐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思想和精神,还有作曲家的思维观念和作曲理念,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与人文情怀。四、结语艺术总是在不间断的继承与传承中创新发展,王建民先生的作品重视追求着“可听性”和“创新性”,他曾说:“我的创作理念很简单,即雅俗共赏,中西并存。雅———作品的结构、形式、语言等综合方面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俗———作品的‘可听性’和‘可接受面’。中西并存是指我国的优秀民间音乐素材结合一切可用的传统及近代作曲技法来融合、创新”。②王建民先生大多数的作品都是吸收了民间的音乐素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灵感,有浓郁的个人风格和民族特色。而本文选取的《貂蝉》的创作,以“貂蝉”为灵感来源,运用了中国传统调式,同时采用唐大曲的曲式结构“散-慢-中-快-散”的基础,结合西方曲式结构,加入陕西音乐元素,发挥了独有的艺术魅力。作曲家把乐器与个人的创作理念相结合,为筝曲注入了新的生命。本文从《婵歌》的创作背景、艺术表现、演奏技法和对此曲的再度解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其目的是希望能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表达这部作品,通过本文,也希望可以引起更多古筝爱好者的思考。
作者:陈欣悦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