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数据高校管理育人工作推进途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大数据时代是对先进社会发展阶段的一种新的定义,也代表着当今社会发展的典型趋势。高校在现今社会承担的责任不仅在于文化知识的教育,更在于在高校这一小型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做好对人的管理和培育。文化和知识的学习在高校教育的背景下,实施便捷性和规范性可能更高,而管理和育人的工作则对具体工作开展的组织思路和具体的方式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好大数据时代的便利条件,规避大数据时代可能存在的教育和管理风险,是目前高校管理育人工作开展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文章分别对大数据时代的特征、高校管理育人的内涵以及现阶段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随后提出提高管理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管理;育人;路径
高校的育人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典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这不仅是由于管理对象群体的复杂性,更是由于对人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本身在难度上就是非常大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育人工作,更应当注重方法和思路上的个性化和灵活性。
1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大数据时代
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自身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给新时期的高校管理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1信息承载力加强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所谓的“大”,不仅是指整个信息的传播的总量大了,更代表着数据管理平台自身对于数据信息的吸收和承载量也变大了,且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量类别不同的复杂性信息也能够在这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展示和呈现。从高校学生管理和育人的角度上来说,全面而准确地掌握学生的信息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有了大数据平台的支持,面对复杂且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的海量学生信息,在学生管理环节中的难度就会降低。而从更高层次的育人角度分析,只有全面了解了学生的信息,才能提高后续学生管理和教育的适宜性和针对性。
1.2信息归纳能力提升
信息归纳能力是指大数据平台可以自动对不同类别的大量信息按照其信息的性质和具体内容进行归类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在科学性上更高,且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随时调用被管理的信息,在便捷性上也更强。从本文探讨的高校学生管理和育人工作开展的角度上来讲,学生信息的项目内容在基本性质上有所不同。以学生的档案管理为例,就可以分为学生基本信息、学习经历信息以及奖励获取情况等。这些信息在统一采集完成后,大数据信息平台可以实现自动完成分类规范的功能,这能够大幅度的提升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有利于减少管理工作中的误差。
1.3具备信息分析能力
这方面能力在高校的管理育人工作中,优势主要在育人环节发挥。对于学生信息来说,虽然在初步入学的阶段学生信息以基础信息为主,但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学生的专业课成绩、选修课成绩以及参加社团活动和实习工作的信息都会纳入到学生信息的范畴中,这些信息不仅完善了学生个人履历,更是学生个人能力发展以及专业素质能力水平的一种体现。有了大数据平台的辅助,可以实现通过对学生个人信息的综合分析,为学生的未来专业能力提升和职业规划发展提供参考。
2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内涵分析
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具体内容具有非常显著的综合性特征,管理育人工作的过程也有其非常专业而独特的内涵,为了充分利用好大数据技术支持高校管理育人工作,针对这项工作开展的基本内涵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2.1管理育人侧重于德育
高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在教育内容和管理目标上更加具有宏观性。强调了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通过宏观上的指导和管理方式达到管理目标的具体工作方式,且在管理和育人的侧重点上,进入到高校教育阶段,对于学生文化知识层面的教育虽然也提到了较高的层次上,但对于这方面教学的考核标准和教学形式不再具有局限性,而更加注重对于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准的指导和提升。这与大学教育所在的特殊阶段也有直接关系。从实际出发来讲,大学教育阶段也是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认知水平不断提升和完善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开展管理育人工作也是大学教育的内在要求。另外,管理育人工作在大学教育阶段并不局限于由具体的课程教学老师来完成,而应当是学校各个层级和岗位的教育者和工作者全体参与的一项工作。德育教育也正是通过全员参与来保障其整体的层次水平的。
2.2管理育人工作系统性强
对人的管理和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无论是从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是从管理教育效果评价方面来考虑,由于接受教育群体的个性化特征和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管理育人工作在具体开展中必须要结合实际做好规划和管理,从本质上来讲,管理和教育工作的执行团队,甚至是从事高校教育的全体工作人员,应当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首先为管理育人工作的开展进行一个整体的有效规划,这也是为提升后续工作开展有效性提供便利的一种做法。另外,所谓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管理工作和育人工作在一定的阶段需要协同配合进行开展,且不同的管理内容和育人要求要经过适当的次序规划和安排,方可进一步落实执行。这也需要参与管理育人的具体工作人员具备宏观上的规划能力和细节上的协调能力。处理好管理和育人两方面工作的关系,力求通过适当的方法,找准适当的时机开展管理育人工作,为提升这方面工作的整体质量提供支持。最后,系统性强的典型表现还在于不同环节的管理和育人工作在实际执行时可能会存在相互影响的情况,这种影响反映出不同环节的工作在内容上具有关联性,可能对整个工作的开展产生连锁性的影响,整体工作的开展和运行是一个完整的的动态系统。
3现阶段管理育人工作的问题分析
管理育人工作不仅总体的工作量大,在实际执行落实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实际困难,这些困难就产生了高校管理育人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3.1缺乏规划和制度制约
高校管理和育人工作在内容上和具体要求上有高度的复杂性。一方面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宏观制度在具体落实环节存在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对于个人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也缺乏明确的认识,导致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总体上的工作进度考核标准和工作内容规划。这一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育人和管理环节中各项工作的落实执行效果。另外,高校制度建设和规划缺乏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即使部分高校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制度,却并不重视制度本身的应用可行性和科学性,导致制度从本质上来讲成为一种形式,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制约作用。而在规划工作的开展中,相关工作人员也存在工作思路陈旧,规划方法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现行的规划方案与不断发展变化的高校育人与管理工作不匹配的现象,最终不能保证相关工作按照预期的效果执行完成。
3.2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局限
在大数据背景下,一些传统模式下需要依靠人工完成管理和建设的工作内容,在实际执行环节会转变为由自动化系统来辅助完成。这种现象在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中都有典型的体现。例如,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发展以及育人工作开展中先进教育工具与教育方式的运用,都需要教师掌握相应的系统应用方法和教育教学方法。从实际出发来看,大部分教师在学生管理和育人环节的实际工作中都参照了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对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先进技术和工具虽然在形式上已经接受,但实际的应用能力仍然存在比较显著的局限。例如,一部分教师对于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模式并没有熟练掌握其操作流程和方式,仍然无法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另外,德育教育的育人侧重点对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部分教师在自身道德素质水平上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3.3管理育人环境稳定性不足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高校教育的育人环节中,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也是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部分高校长期受到应试教育陈旧思想的负面影响,过于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教育。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多以限制和控制为主要方法,这不仅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也未必能够取得预期的教育管理效果。而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的重视程度不足,一方面是举办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频率不高,二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校园文化主题。在大数据平台支持下的信息爆炸时代,校园文化也有可能受到外来文化和负面思想的干扰,高校管理者不够注重规避这种负面影响,这意味着高校的育人环境在适宜性和稳定性上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育人管理的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
4基于大数据的高校育人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路径
在明确认识到现阶段高校育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后,下文从改善和提升路径的角度入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4.1加强制度与规划的约束力
在大数据背景下,宏观制度的制定仍然需要依靠高校管理人员来完成,但大数据的数据归类和分析功能可通过获取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内容,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趋势和学习态度进行尽可能准确的把握,另外,数据分析结果中还涵盖一部分学生的个人兴趣、擅长领域等方面的信息,在制定管理制度和进行管理规划工作的过程中,管理者可以将这些数据分析结果作为制度制定的参考依据,一方面有利于全面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够为管理和教育制度的制定和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当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了提升,其自身的约束力也会同步得到提升。而且,通过大数据系统平台完成数据分析的方式,也符合高校育人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特征。另外,除了宏观上的制度制定,高校管理人员还可以结合不同的专业或现阶段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思想道德层面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
4.2提升教师的素质水平
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育引导的过程。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落后和不足的问题。大数据背景下教师素质水平的提升主要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从事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师应当通过学习和分析认清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形势和需求。在具体的教学工作开展中积极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开展德育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网络平台将一些与道德教育相关的新闻案例作为德育教育中的教学资源引入应用,或者通过举办与德育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这些教育教学方法的更新和实践,都要求教师首先对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践性更强的新的教学组织方式有一个全面准确地掌握,保证在具体落实环节发挥出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的作用。二是从事学生管理的教师,应当努力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学生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模式,学习并掌握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的操作方法,熟练应用新的档案管理系统。另外,针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来完成,教师要认真了解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社交习惯和所应用的社交工具,并且学习这些社交工具的应用方法。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热门的社交平台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为更准确、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状态提供便利。例如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做思想疏通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就应当积极通过所熟悉和认可的社交软件加大与学生的沟通力度,在教育过程中的关注点也应当从单一的学习成绩和专业能力提升情况转变到对学生的生活状态、学习状态以及业余生活状态,让学生感受到与教育者沟通和交流过程中的轻松氛围。拉近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发挥教育工作者思想指导的作用。
4.3营造和谐的管理育人环境
管理育人环境的营造是从宏观上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过程。具体的氛围营造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将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传统文化信息引入到校园环境中,加强校园内部网络系统的建设,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利用大数据信息共享速度快、共享广泛性强的特点将具有正能量的校园文化快速普遍的传送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感受到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激发其主观上改善和提升自我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德育的目的。而具备了自主的学习和提升意识的大学生,其个人在自我管理方面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会同步得到提升。对于大学生而言,能够通过辅助教育促使其自主形成学习意识和管理意识是大学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而良好环境的影响是从宏观上逐步产生积极影响的过程,无论是对于高校教育还是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一方面工作。
5结束语
综合来讲,高校教育的工作开展中,管理育人工作的复杂性和宏观性是非常高的,高校工作者应当从个人的实际工作开展出发,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认清大数据时代背景的特征和要求,在积极利用大数据背景的优势的同时,合理规避网络信息时代对学生管理造成的阻力和风险,力求不断完善高校教育中的育人管理工作系统,达到更高层次的育人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爽.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育人研究[J].现代交际,2018(07):145.
[2]宫欣.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J].管理观察,2018(25):136-137.
[3]丁玉斌,刘宏达.大数据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挑战、问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1):72-76.
[4]孙钦泉,郭万保.新形势下推进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2018(05):140-141.
[5]陈园园.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5):200.
[6]胡义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路径浅析[J].青春岁月,2019(07):69.
[7]严芮.大数据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探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4):68-71.
[8]宋鹏瑶.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提升工作精准化水平的路径探究[J].长江丛刊,2018(15):212-213.
作者:陈霞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