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留学生管理论文:留学生非正常组织在高校的作用研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留学生管理论文:留学生非正常组织在高校的作用研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留学生管理论文:留学生非正常组织在高校的作用研讨

本文作者:孙康、云建辉、殷惠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自2008年以来,来云南留学的外国学生数量快速增长。近年来,来滇留学生数量以每年30%以上速度增加。2008年,2009年,2010年在滇高校招生各类长短期留学生分别超过7000,10000和15000人。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以及云南省政府奖学金录取的长期留学生超过1000人。本研究选取了云南省内招生留学生较多,并具有代表性的6所高校(即在昆4所高校: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地州的2所高校:大理学院和红河学院)。数据显示:上述6所高校在校长期留学生总数2008年首次超过1500人,并逐年增加。长期留学生的大幅度增加,必然带来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发展。表1为云南省6所高校2008年至2010年在校长短期留学生统计表。

作者对云南省内招收留学生较多,并具有代表性的上述6所高校的2008级至2010级在校学历留学生或长期进修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计的内容包括留学生中是否存在非正式组织、留学生对非正式组织的态度、以及留学生是否经常参加非正式组织的活动等三个主要方面。此次共发放问卷120份(每所高校20份),涉及学生120人,回收有效问卷118份,有效率98.3%。表2为云南省高校留学生非正式组织有关情况问卷调查统计表。从表2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留学生承认本校留学生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占93.2%),其中有87.3%的留学生认可高校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同时,近四分之三(74.6%)留学生经常参加非正式组织的各种活动。

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外国留学生长期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共同的外部环境和趋同的利益诉求促使他们结成一些非正式组织。二是随着近年来来滇留学生数量不多增加,国别不断扩展,正式的留学生班级、专业和国际学生会(Interna-tionalStudentUnion)等不能满足留学生的需要时,他们往往会选择较为开放性的非正式组织。

根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云南省高校有超过20个各类留学生非正式组织,按照其存在形式大致可以分为:(1)国别型,如越南学生会、缅甸学生会、韩国学生会等;(2)地缘型,如东南亚学生联合会、欧洲学生联合会等;(3)兴趣型,如武术协会、汉语书法协会等;(4)网络型,如国际友联(国际学生网络组织);(5)功能型:如留学生公寓管委会等。这些留学生非正式组织普遍具有能满足一定需要的特性,并已成为国际学生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在高校的影响和对策

1高校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积极影响。一是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在满足不同需求方面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由于留学生是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国,在国外求学过程中,必然产生各种不同的需求,在正式组织中,他们来自生活、学习、感情等方面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因此,大多数留学生会通过非正式组织寻求支持、友情、文化趋同、心理慰藉等,并且很快学会在异国他乡的生存。二是留学生非正式组织能起到协助管理的作用。随着各高校留学生招生工作的发展,留学生管理工作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体现在留学生国别的扩展和数量的快速增长后,管理方式的革新上。各高校在留学生数量较少时,一般是留管干部全面负责为主,而没有留学生参与管理,而当在校留学生达到一定数量后,以留管干部(或班主任)为主的管理则显得力不从心,且往往会产生一些空白地带。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可以成为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补充,留学生个人参与管理也有助于留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三是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可以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有利于资源共享和信息的沟通。留学生除了课堂教学外,还需要相互交流。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可以提供学业上的交流和相互帮助,且其信息具有传递快、更贴近组织成员的思想状况的特点。例如留学生QQ群总能及时地传递期中和期末考试的复习信息、奖学金的申请程序、各类体育活动或文艺晚会等信息,深受留学生的喜爱,也更加方便和丰富他们的留学生活。

2高校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消极影响。一是留学生非正式组织易形成国别派系等,不利于留学生的管理。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国别或所习惯使用的语言形成的,因此容易形成小圈子和帮派主义,不利于学校留学生正式组织(年级、班级等)的管理,有时可能影响到留学生整体的团结,甚至导致因不同的国别利益而进行非法集会等(例如在中日钓鱼岛事件中,日本学生可能形成小团体,进而成为不稳定因素)。二是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可能淡化正式组织的结构关系,进而影响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正式组织都是设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职位,并且据此设定了正式组织目标(正式组织的目标是指正式组织制定的计划和发展方向),而非正式组织也都有一定的自己的目标。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目标未必与正式组织目标重合,如果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目标明确且与正式组织的目标不一致,加入非正式组织的留学生最终往往会选择本组织的目标,最终影响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三是留学生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具有更大的危害性。留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员都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其组织内容也已形成了相似的价值取向,一旦不同的留学生非正式组织之间产生矛盾,就会引发小团体(或个体)之间的冲突。同时,留学生非正式组织之间在价值观、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不同将会被放大成主要矛盾,甚至偶尔的个人冲突也容易演变成两个留学生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因此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管理高校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对策

1根据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性质,正确引导,区别管理。根据本课题组对云南大学等6所高等院校留学生的抽样调查,留学生非正式组织普遍存在,且有积极型和消极型之分。如果采取压制或取缔的方法,显然不可取,也不利于管理。同时,根据教育部2000年9号令,即《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国家允许并鼓励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经学校批准成立留学生联谊团体……”。因此,各高校对现存的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宜采取管理和正确引导的方法。首先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应接受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其次针对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不同性质,宜采取区别管理的方法:积极支持兴趣型、学习型、功能服务型的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留学生自我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对具有消极型的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在进行必要引导和帮助的同时,做到密切关注,尽量避免其产生消极后果。最后,对于违反中国法律或校纪校规的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必须采取果断措施,给予取缔或处理。

2发挥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自我管理作用,促进跨文化沟通。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具有很强的自我管理的功能,充分利用其组织优势,既有利于锻炼留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又可以减轻留管干部的工作压力。发挥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自我管理功能,还可以促进跨文化的沟通。高校中的留学生都是来自不同国家,他们各具不同的文化背景,通过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联系,使得他们在异国他乡求学中,可以较快地结识一批新朋友,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舞台。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可以帮助留学生减少文化冲突,加强跨文化交流,并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3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水平。不论留学生非正式组织产生的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作用,根据国家和云南省管理外国留学生的有关规定,各类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成立和运行,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因此在管理留学生非正式组织时,应在国家和云南省相关规定的大前提下,加强制度建设:根据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认真听取广大留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各高校自己的规章制度。同时,留管干部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对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日常管理,例如定期和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沟通,对其组织的活动或发展状况及时了解,不断提高对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水平,做到全面、有效管理。

4“以人为本”,积极帮助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实现正向目标。树立“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当前留管工作中一个成功经验。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在很多程度上是因为在跨文化的背景中,他们需求寻求心理上、文化上和价值观念上的缓解,以客服“文化冲突”或“文化休克”带来的不适应。因此,注重人文关怀,尊重留学生不同的国别背景、种族及文化差异、宗教信仰,积极帮助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实现正向目标,才是较好地管理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模式。具体做法:一是通过留管干部或辅导员,加强与留学生非正式组织之间的“通气”,帮助他们安排筹划组织活动;二是注重人文关怀:在中国传统节假日(如中秋节、端午节等)组织留学生非正式组织参加庆祝活动等,这样既丰富了留学生的生活,又减少了其小团体的“离心力”;三是通过为留学生非正式组织提供平台、场所、信息等方式,帮助其实现有利于学习、有利交流、有利团结的正向组织目标,促进留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