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国时期高校管理模式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民国时期高校在新文化思潮影响下,展现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国高校管理模式。民国时期高校在参照西方民主国家高校管理机制,并结合中国现实特色,成为对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产生深远影响的一段历史时期。
关键词:民国高校;民主自由;管理思想;教育启示
1911年的辛亥革命,在推翻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后,中国传统高等教育行政体制也发生巨变,高等教育迎来崭新生机。民国政府成立后,以蔡元培先生为首的中国近代教育家,受政府之邀成立民国大学院,取代北洋政府的教育部,蔡元培先生为第一任大学院院长。在民国初期扭转旧习革新思想推动下,高等教育和院校管理也开始进行新的尝试。蔡元培仿效法国教育体制,采取独立教育行政制度,反对官僚、政客对高校教育的把持。在高校设立学术研究和教学行政管理机构,力图将传统高校“教育官僚化”,变为“教育学术化”。创立中国高校“教育独立”理念[1]56。蔡元培力主提倡的高校教育在最初实行过程中并没有见到成效,一年后,大学院被民国教育部代替,蔡元培先生和教育学者又开始了新的教育尝试。尽管近代中国高校管理发展历程艰辛、曲折,但其通过教育摸索,将世界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衔接融合,最终开启了高等教育中国化之路。
一、民国时期高校管理思想的确立
1.在学术、教育思想上更体现出独立、民主、自由。民国时期,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对中国教育造成革新式的冲击。在蔡元培等新兴教育整改倡导者的推动下,教育独立、倡导民主自由成为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这一观点也成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一直着力推行的路线。高校教育独立并非寻求政治、法制独立,而是要求教育在执行过程中脱离政府党派,将教育交给教育家来办。当时提出的这一提议有着划时代意义,体现了中国教育真正走向新时代。
2.以民主形式管理高校。民国建立之初就宣扬要以民主自治建国,这种民主正切合大学管理阶层。“高校自治、自立,唯有民主之风”,才能彻底根除高校积存极深的封建传统教育模式。因此高校内部建立评议会、教授会、校务会等高校管理组织,这些高校内部组织责权分明,相互牵制监督,改变以往高校领导为政府大员担任,工作中独断专行现象,充分体现高校民主管理特色。这一高校管理政策的实施推广,为民国时期高校北大、清华、西南联大在教育教学上的崛起,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3.重视人才培育。民国成立后,传承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新文化思想教育、西方先进教学理念的传播,使高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崇尚自由,展现个性、顺应本意成为发展共识,得到教育家重视。但民国期间社会动荡,国家始终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在生存难保的现实境况中,这些教育理念难以有效大规模实施。只有少数人能够在高校中接受现代高等教育洗礼,成为民国期间现代教育幸运儿。
4.尊师重教,塑造优质教学环境。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对高校师资教育有其经典论述:“大学并非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对大学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民国高等教育在面对新时代和世界教育潮流面前,感受到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能够充分体会到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为此民国期间各大高校千方百计提升教育质量,网罗各类人才。改善教授、教师生活待遇,减免优秀学生学费,大幅增加学生助学、奖学金。在全社会重教氛围影响下,清华、北大、南京、同济等大学在同类高校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对比中脱颖而出,每年培养出很多政府、社会急需的优秀人才,成为民国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民国期间,从政治高层到国民,对高校教育寄予希望。在重视教育、以教为主前提下,高校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教学条件,在与政府沟通中,尽可能代表高校协调立场,保护师生合法权益。在民国期间,社会持续动荡造成民主运动频繁,高校师生忧国忧民,在爱国激情感染下,经常走上街头参与游行表达心声。高校管理者经常亲自参与师生游行,与民国军警协商,保护师生人身安全。
二、民国高校管理与时代特色
民国期间高校建设在新思潮涌动下,有了更高的办学目标。民国政府制定的《大学令》中就明确提出办学宗旨,“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这使得高校办学有了清晰明确的定位目标。不同高校都根据自身优势特点,相继提出办学长远规划,如浙大想以综合性为办学特色,达到文、理兼容的综合标范大学。从浙大建成到解放前,浙大在办学理念指引下,已经建立工、农、商、法、文、医等七个学院三十多个学科、九个研究所在内的亚洲著名综合性大学。民国时期政局、经济不稳,高等院校办学经费难以保障,开源节流、注重效益成为高校领导者特别看重之处。在当时,很多大学开办校办工厂,以各种方式保障教育投入,一些有责任心的大学校长如南开的张伯苓、北大的胡适、南开的严修在资金紧张之际纷纷降薪以减少行政开支支持教学,将经费用于关键之处。当时各大高校都以学术特长为己任,加强办学以增加社会影响力,这使得各个高校都以重视加强科研为办学重点。但在当时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日军侵华后,全国经济出现严重崩溃情况下,高校科研工作很难有序进行。一些大学随着抗战而四处迁徙,如浙大更是随着战局迁移而不断后撤。但即使如此,每到一地,即使是临时办公教学场所简陋,浙大都会最先将科学实验室布置完毕,并立即开展科研实验。在这一时期的艰苦岁月中,国内其他大学也遭受浙大在教学科研上的困境,在逆境中,这些大学仍以严谨的科研教学,培养优秀人才,展现出顽强的生命活力。
三、从民国高校管理得出的启示
1.政府重视和加强与高校的沟通。辛亥革命胜利促成民国建立,新的教育在新政治体系中得到重视,高等教育将为新政府输送建设精英,将极大改善新民主政府人才需求。正因如此,高校教育管理得到民国政府垂青宠爱理所应当。从当时高校自身发展理念上看,教育革命需要高校有更多更大自主权。而民国政府重视高校教育管理的同时,也希望加大对高校的监管控制。这就形成了高校与政府之间既依存又博弈的一种态势。从历史角度看,不论是放任高校自由发展,还是高校与政府产生对立,对高校自身成长都极为不利。这很容易使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走入极端。而与政府加强联系沟通,进行双向交流,使政府制定法规在高校实行,同时高校在政府法规下自主施行教育权力,一些自身不能解决问题由政府疏导解决,这样的交流合作才是高校发展的方向,也能为国家输送更多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才。
2.民国高校科学管理与经营理念。在民国期间成名的高校教育中,领导者科学经营理念深入校园建设中。很多高校校长在平生都能勤俭持家,做廉洁表率,同时将现代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加以引入,对高校管理效益提升十分有益。梅贻琦之于清华,郭秉文之于东南,竺可桢之于浙大,张伯苓之于南开。这些有作为的民国校长,并没有受到传统思想束缚,以现代经营意识和科学严谨的管理,成就了民国高校教育科研水平,为学校建设带来声誉[2]77。高校办学并不排斥经济效益,没有经济基础,科研教学难以实施。改变经济效益入不敷出状况,就应当发挥高校科研能力,除了勤俭之外,多渠道创造经济,可以开办校办工厂,也可以为企业进行科研设计,发挥自身知识力量,将知识转化为财富。与此同时,高校建设还要考虑社会效益,要在专业科研团队带领下,提高学生知识水平、道德素质稳步提升,从而成为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劳动者,使学生成为未来社会急需的各类人才资源。
3.完善的高校内部权力组织班底与工作效率密不可分。民国时期高校内部成员主要以教师、学生、行政、工作、服务人员为主,这与现代高校内部人员结构有相似之处。在民国期间当时高校内部权力划分主要有学术和行政两种。在权力使用中,对学生和服务人员的正当权力并没有给予应有重视。如果仅仅以学术、行政这两种权力来操控高校,会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难以解决一些复杂情况。为此成立高校复合权力机构可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和利益分配,充分发挥全体意识和积极性[3]108。对于学生和其他服务者要给予更多话语权和参与权限,让其能够明确表达各自思想,并能够将自身诉求以正当形式提交校领导阶层。校领导要重视这些人的思想表达,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这样就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增强这些人对学校的认同和归属感,有利于高校开展学术与教学研究。
4.塑造新人,营造高校文化。民国期间的高校注重本校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这种教育理念使每个在校大学生在学习之余,都在向社会展示本校特有的学生特质,成为彰显校园文化的传播者。浙江大学就将古代思想家王阳明“君子之学,惟求其事”作为追求知识、真理的校训。这种唯才是举的办校方针得到教育家竺可桢教授的高度认可。在他看来,高校学子求学要不盲从、不附和,有一颗真诚感恩之心,面对新知识要养成虚怀若谷、精益求精的求实作风。竺可桢提出的求学理论,在民国期间高校教学中产生巨大影响,其真理至今仍有着强大生命力,值得现代高校学生学习。在民国时期,每个高校都在力主营造自己的校园文化,以向社会展示自我。高校文化生活也从封闭边缘化走向社会中心,被媒体大众所认同。在这些高校文化中,开放的思想观念和革新思潮在这里融合、碰撞,在交融中去掉陈旧,新的开放观念得到提升,使高校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承担起造福社会启迪人生的历史使命[4]92。民国时期高校教育管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当代高校教学管理虽然存在很多差异,但正是因为有民国时期高校在教育管理上的成功经验,才为当代高校管理做了很好的铺垫,作出了历史贡献。
参考文献
[1]肖川.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J].教育发展研究,2000(6).
[2]瀚青.梅贻琦的学校管理思想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5).
[3]高奇.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宋恩荣.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苏锦霞 鲁云生 单位: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