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当前,地方高校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才培养的不均衡分布,称之为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性矛盾。“专业结构性矛盾,指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及其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求人才的专业结构及其数量错位,或互不匹配,而产生的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并存的矛盾”[1]。人才培养专业结构性矛盾的存在,造成就业率始终保持低位。由此又延伸出了两个新的问题,一是企业的人力需求得不到满足,二是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得不到缓解,即通常所说的“用人荒”与“就业难”。“高等教育要为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也就不同”[2]。本文选取管理学科为研究范本,探究当前高校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一、地方高校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的现状
管理学科作为应用性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专业数量增加明显
自从1999年扩招开始,各地方院校纷纷增加专业门类,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这种调整总体是扩张的态势,很多院校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导致一些长于某一学科的院校将教育资源过多投入到其他学科建设中,反而影响了优势学科的发展。“不求最全,但求更全”,片面加剧地方高校间毕业生的激烈竞争,据季芳芳对盐城师范学院所做的调研显示,在10年里,涉及9大学科专业门类,专业数量增加了3.8倍,这里面包括管理学科。
(二)专业重复设置特征明显
地方高校的专业往往是只增不减,导致专业过多,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同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个性和特色。当某一专业的培养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其毕业生的职业概率就会减小,对职业的评价,即职业效价也会减小,两者叠加,会造成这一专业毕业生对某一行业的择业动机变弱。根据麦克思研究院2012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8个黄牌专业中,有3个专业为管理学科。也就是说,地方高校管理学科的专业重复建设,已经影响到了本学科学生的就业。
(三)与市场脱节特征明显
一般意义上来说,普通高校具有三重社会功能,即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地方高校的管理学科,更应该强调服务社会的功能。当前,在地方普通高校中,大致存在着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的的基本吻合、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的状态。而基本吻合的专业较少,供不应求的专业主要为营销管理和工商管理专业,供过于求的专业主要是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在这三种状态中,供不应求的状态表现为一些专业的培养不足;供过于求的状态表现为一些专业的培养过剩。“人才市场上‘滞销’和‘脱销’共存的现状,反映出人才培养理念的滞后,折射出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3]”。
二、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出现的原因
学科专业是地方高校实现其教育职能的平台,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上不去,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培养结构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问题?原因如下:
(一)经济利益趋动性
不仅是管理学科,地方高校其它学科一样受到利益趋动带来的制约。除民营高校外,高校都是按生均比享受拨款,在校生规模越大,享受的拨款越多。于是,地方高校竞相追逐市场热点,竞相增设投入少、成本低、见效快的专业,导致热门专业成为市场的冷门。“文科设置偏好,正是经济成本的因素起了作用”[4],管理学科问题尤其突出。
(二)高等教育的周期性
相对于其它生产性行业,高校的“商品”生产是周期性的。管理学科专业初设时的热门,四年之后很可能发生市场的逆转。加之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规模上的盲目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忽视了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前瞻预测,使得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不能按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导致各专业对应市场需求出现不均衡分布。
(三)专业缺乏替代性
地方高校管理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了交叉学科的培养,使专业和专业之间的过度细分,变成了学科内专业间的人为阻隔,结果便是毕业生对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分割。不同于技术型劳动力,管理学科各专业在市场中的替代性较差,一定程度上使人才培养的结构问题显性化。
三、解决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的对策
因为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出于使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更加科学化的目的,合理化解决结构问题是一个重要命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宏观上协调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
管理学科做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后起学科,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迅速发展,数量和规模大幅提升的同时,教学资源和条件不能同步,使得学生质量受到影响,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顺利就业。“高等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5]。然而,四者之间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当数量和规模跨跃发展的时候,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结构往往难以调整。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协调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有序调整结构和效益的落差,是管理学科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保障招生规模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切实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传统认识上,人才培养结构是静态的。在当前的就业背景下,应该视人才培养结构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认识到其与毕业生就业的统一关系、对立关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应对人才培养结构的合理调整应有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二)微观上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1.培养高质量的营销专业人才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为营销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给我们带来了专业设置调整的启示。“面对营销时代,我国营销管理人才的匮乏现象十分突出”[6]。因此,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的高素质的营销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调整专业设置,增加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营销专业一直是供不应求的专业,且缺口颇大。建议不仅限于专业培养,另一方面进行跨专业培养,增加其他专业毕业生择业途径;其次,在营销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要着重培养那些既可以从事商品销售,又能够进行市场开发,同时兼备市场调查研究能力和企业经营策划能力的应用型的人才;再次,应加大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规模。“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开始延伸到以电子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7],加大虚拟和实体销售培养相结合的复合型销售人才培养,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新思路。
2.调整结构与提升能力并重
对于供过于求专业,一方面合理调整培养规模,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生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连续数年供过于求,成为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专业。通过合理调整这些专业的培养规模,使供需差缩小到合理水平,是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培养,应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实行跨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资格认证等方式,强化他们的就业能力。
3.明确学科培养定位
就业市场对于管理学科毕业生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管理行为做为系统化、专业化的行为,也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活动的层级性特点决定管理人员可以定位到操作层次、技能层次和战略管理层次。“从学校自身来看,高校培养人才要面向现实、面向实践、面向市场,要找到自身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要办出自己的特色”[8]。高校明确管理学科学生的培养定位,也可以使学生明了学科培养目的及未来发展路线,主动参与到自身培养中来。正如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一样,人才培养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教育管理工作者有责任通过开拓性的教育改革措施,为教育事业尽心、为学生未来发展尽力。
[参考文献]
[1]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
[2]李家福.大学差异化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1.
[3]程延.畸形的人才高消费[J].经营管理者,2006(12):8-9.
[4]俞俏燕,邬大光.我国高等院校趋同现象解析———以单科性院校发展为例[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11-22.
[5]陈启杰.新世纪经济学类、法学、管理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7.
[6]翟玉强.当前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9):13-14.
[7]陈德人,吴晓波.浙江大学从电子商务到电子服务的学科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9):38-41.
[8]迟福林,傅治平.转型中国———中国未来发展大走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2.
作者:朱红梅 高银玲 赵玉宁 单位:河北大学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