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优化内部控制问题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并且给予了很多税费优惠。而在此种发展大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也应做好企业内部结构的有效调整,加强成本管理质量,做好内控控制优化,以此才能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但是,就针对当前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而言,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给企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性,并且还不利于企业创设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成本管理;内部控制
引言
随着国家对高新企业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已从“快速发展”到“水平跃升”进行转型,相应的研发效率和研发效益都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内部制度作为保障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成本管理作为有关工作开展的核心,就应做好对成本管理有效优化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及时更新,确保企业的整体发展步伐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为企业节约更多的资金成本,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此才能帮助企业更高质量地完成有关经营目标。本文就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优化与内部控制问题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当前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优化与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当前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优化与内部控制所存在问题的分析与了解,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帮助我们及时地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增强企业成本管理质量,并建立更加完善且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这样就可给企业有关工作的展开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以此来帮助企业创设更多的经济价值。下面,针对当前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优化与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内控环境所搭建的能动性还较弱科技创新是刺激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决定科技创新的最核心因素就是人才、知识和技术。故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不能再采用传统的发展模式,而是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智力、知识以及技术信息等方面。但是,当前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层还未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且没有给人才提供长期发展计划,导致人才总体水平的提升受到了局限。而有些领导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时,还较易受到政策约束,并没有按照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予以展开,对于内部控制的实际作用也没有予以精准了解,以此也就影响了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水平。此外,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控风险,避免给企业的发展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但是,企业要想充分地发挥出内控管理的价值,既要保证内部控制的规范,又要做好对内部控制的有效创新,以此也给企业整体工作的展开带来了难度。而有些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展开还未建立相应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导致有些工作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的落实[1]。
(二)内控体系不足较为完善的内控体系,可给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结构的有效调整和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主要发展方向。但是,当前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还并未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和人员机构,导致存在着企业内部人员职责不分明情况,这样一旦出现有关事故,就会导致员工之间或者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也不利于企业的整体良性发展。而有些企业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知识还缺乏全面的了解,且对法律知识等了解地还较为片面,故当在处理有关事项时,就显得力不从心。此外,虽然有些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没有给予更多新型的管理技术来加强对体系的管理和更新,以此也就导致体系的建立并未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而也就丧失了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意义[2]。
(三)高新技术人员流动性强,不利于开展成本管理工作高新企业技术人员流动性强,已成为当前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常态。对于绝大多数的高新企业而言,为了吸引更多的创新型和优秀型人才,都通过采取提高薪酬的方式来增强对人才的招揽,这也是导致人才流动性强的主要原因。而较强的人员流动性,会给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展开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成本管理人员就无法准确地给出人工成本的预算值,故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就会通过追加人工成本的方式来达到管理效果,但是采取这样的方式就会给企业整体财务管理工作的展开带来较大压力。此外,当前市场对于人员薪酬涨幅并没有给予一个准确的预估,导致人才的流动性受市场的影响较大。而有些企业为了加强人才知识的储备,就会增大人工成本来招揽人才,但是当人员获得更高的薪酬后,就会选择离职,以此就会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较大的波动性[3]。
(四)现有的管理技术和绩效考核制度不支持对人才的高效管理要想有效提升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首先企业就应采用新型的管理技术和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性,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但是,在信息时代下,各种预算管理软件的更新速度较快,导致人工成本管理信息收集工作往往落后于实际发生,以此也就无法保障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此外,企业还未建立较为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人才的激励和考核还具有短暂性,导致经常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以此也就不利于稳定企业人员的成本费用[4]。
二、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优化与内部控制的主要解决策略
(一)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建立较为完善且高质量的组织体系高新技术企业较其他企业不同的是:其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创新性,故只有建立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才能给整个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因此,企业就应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自身实际发展状况,来不断地建立和完善相关组织流程,确保充分地发挥出组织体系建立的价值。其中,对高新企业产业而言,较为完备的研发队伍,是保障其长期运营的关键。故为了实现对研发队伍的更高效化管理,组织结构的建立也应更加扁平化、网络化和弹性化,确保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来最大化的激发出研发队伍的创新优势。而在产品业务方面,应积极地将研发结果与市场需求进行对接,既要组建懂技术的科研团队,又要组建懂用户、能协调的沟通团队,确保积极地将科研成果产品化,必要时还应做好与客户的积极沟通,帮客户解决更多产品方面的问题,以此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信誉。而在质量管理方面,对于相关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展开,应及时地予以归档,并及时地做好备份和记录,确保给后续相关工作的展开提供重要凭证和理论依据。而必要时,还可与相关技术人员签署相应的保密协议,避免出现知识泄露的现象[5]。
(二)以增强企业效益为目标,加强对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在人员管理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应一改传统的管理模式,而是对人员做好职责的划分,确保做到职权分离,避免由于一人多岗而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而对于业务流程的展开,应多增设几个审批环节,并加强对各环节审批的监督力度,尤其是资金审批的环节,更应加强对其的管控,确保保障企业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对于项目的研发,应从项目的研发开始到整个项目的结束,企业都应积极地参与,并做好各个流程的完善。在项目立项之前,应充分做好各项工作的调研,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性进行评估和研判,只有在确保不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的情况下,才对项目予以立项。而当项目立项完成之后,企业还可根据项目所存在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来评估成本预算,并根据最终所批复的成本来合理地配置各项资源,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企业还应安排专人予以跟进和监督,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并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在最大程度上促进项目的良性运转[6]。
(三)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有效实现成本管理优化高质量的预算管理工作是实现成本管理优化的关键。因此,企业就可根据自己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积极地调动企业的各项资源,来不断地将决策、管理等作业纳入成本预算管理中来,以此就能更好地推进与落实各项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而在编制项目预算之前,工作人员应对企业所从事经营研发项目、所需资源以及人员情况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保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此外,企业还应做好人员组织机构的有效调整,做好人员的合理搭配,确保最大化地发挥出企业员工的价值[7]。
(四)做好薪酬管理制度的有效创新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吸引更多优秀型人才,不能再采用传统的工资福利制度和人才引进模式,而是应做好薪酬管理制度的有效创新,确保给予企业员工更多的保障,这样才会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人才参与到企业的整体建设中。其中,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其可采用股票增值或者虚拟股票的形式,来实现对企业员工的激励,并建立一定的鼓励政策,来有效地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此也就更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备的研发团队,进而也就能更好地控制企业的人工成本[8]。
结语
不断地研究与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优化与内部控制问题,对于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建立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当前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优化与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建立较为完善且高质量的组织体系、以增强企业效益为目标,加强对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有效实现成本管理优化以及做好薪酬管理制度的有效创新四个方面来有效地做好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工作,确保降低企业的发展风险,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以此也就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仕儒.W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20.
[2]戴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控的思考[J].纳税,2020,14(05):213–214.
[3]宋梅彦.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20(05):67–69.
[4]张倩.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20(03):223–225.
[5]苏馨.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风险的识别与应对[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9.
[6]黑丽艳.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探析[J].会计师,2013(13):24–25.
[7]平思宇.高新技术企业成本会计内部控制和风险投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3(17):152–153.
[8]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
作者:张慧 单位:宁波雷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