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了人才经济时代,人才质量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只有不断提升人才水平,才能够为社会高效进步打好基础。高校作为人才孵化的摇篮,承担着为社会传输高质量人才的责任,为此高校必须要针对当前舞蹈专业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高质量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本文将针对应用型人才模式内涵以及当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高校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校;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
从客观层次来说,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四点要求,应该具备较高职业素养、具备较强职业技能、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具备实践创新能力。那么高校在进行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时,必须要严格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真正促进我国人才发展战略。本文将针对高校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概述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是培养熟练掌握社会专业技能的现代化人才,结合社会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与发展规律,在各自专业领域可以做出贡献、实现实践创新要求。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正在积极开展,针对我国高校教育工作来说,想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束缚,有效突破教学瓶颈[1]。从客观层次来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的教学目标有四个内容:其一,培养具备较高职业素养与文化素养的人才。只有在具备较高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才能够满足提升国民素养的需求。其二,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储备。当应用型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之后,才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满足当前社会对专业领域工作者的要求,成为具备扎实实践能力的人。其三,应用型人才应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学会把控社会发展趋势与行业发展规律,成为社会主流需求的人才。其四,具备实践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应该在本专业领域勇于创新、勤于创新,真正为社会发展、行业进步作出贡献,成为促进本专业发展的新型人才。
二、高校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个性化的课程规划
结合当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最为直观的问题便是缺乏具备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化的课程规划。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来看,教材、课程设置等内容必须要与舞蹈专业一线发展情况相契合,结合舞蹈专业学生们未来毕业从事的专业领域,将教材与教学内容与社会当中的实际工作相适应、相统一。但是结合当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依旧沿袭传统的教材教学内容,与舞蹈专业学生们未来专业发展关联度不高。甚至当前很多高校并没有真切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学术学习范畴的知识传输,忽视了社会专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二)教学活动拘泥于理论
舞蹈专业教学作为一项注重实践、注重训练的专业,只有在不断排练、不断训练之下才能够增强学生们的专业水平[2]。但是当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更加注重学生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学生实践活动、展现自我魅力的平台相对较少,学生创造与锻炼的空间不足。当前很多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工作实践方式单调,一般都是课内学习为主,需要学生们自主地在课外进行实践,导致学生实践效果相对较差。并且课内学习时间有限,很难让每个学生们都获取良好的锻炼效果,但是课外又缺乏教师的指导,学生们无法第一时间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实践问题,无法切实保障锻炼效果。
(三)缺乏多元化教学方法
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工作除了实践水平较差之外,最为影响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另一个因素便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3]。当前舞蹈教学工作过度依靠教师,依旧沿袭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很难真正展现出学生们在教学工作当中的主体地位。想要有效培养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充分展现出学生们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入诸多创新教学模式,在激发起学生们学习舞蹈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们在学习舞蹈、舞蹈表演当中感受到成就感,促进学生们自主自觉地进行实践创新。但是当前很多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开展教学时,依旧拘泥于传统单一化教学模式当中,导致学生们学习舞蹈专业知识时兴趣不高,无法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阻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效率。
三、高校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科学开展课程教学规划
在进行舞蹈专业课程教学设置时,应该结合舞蹈专业就业方向,制定出具备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以便于培养具备职业素养、专业职业技能水平的应用型人才。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来看,高校舞蹈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三个大类,分别是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必修课当中涵盖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两个内容[4]。其一,为了确保课程设计的科学性,针对公共必修课当中,应该涵盖思想道德修养等相关教育内容。此外,还需要引入计算机、英语、国防教育、就业指导等诸多内容,无论是哪个专业都需要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内容,这也是当代人才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其二,针对专业基础必修课方面来说,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科学进行课程规划,确保舞蹈理论和舞蹈实践共同发展[5]。侧重舞蹈理论层次的教学设置,针对舞蹈理论教学应该增加舞蹈与社会、与生活之间的理论关系、舞蹈艺术特征、舞蹈艺术发展规律等相关层次的内容,以便于更好的指导应用型人才日后实践创新。其三,针对选修课来说,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兴趣出发,结合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结合日后学生们从业需求层次出发,结合学生们的兴趣开展爵士舞课程、新媒体舞蹈课程、儿童编舞课程等诸多与社会接轨的课程内容。而且还应该带领学生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学生们创造出尽可能多的实践演出机会,促进学生们的个人发展。借助科学合理的课程编排与课程设计,确保课程设计与课程规划满足当代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良好基础保障。
(二)创新传统舞蹈专业教学方法
在开展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时,应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展现出学生们在教学工作当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下,将本专业知识理论与教学方法有效结合[6]。迎合当前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结合教学规律与学生们的实际学习需求,由浅及深地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平衡,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参与舞蹈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当下,教师可以将一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工作,引入游戏化教学、情景教学、MOOC、小组合作学习等诸多手段,切实有效的创新原本的教学方法,让高校舞蹈教学更加具备创意性和创新性。例如,针对情境创设教学工作来说,在学习古典舞《荷塘月色》时,为了帮助学生们了解《荷塘月色》的艺术文化情境,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具备情感地对舞蹈动作进行诠释。切实借助有效科学情境教学,在多重感官调动之下,帮助学生们更加了解蕴含在艺术作品和舞蹈作品当中的情感[7]。切实借助创新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让学生们调动起参与舞蹈教学课堂的积极性,正确理解和认知舞蹈的文化内涵。
(三)大力开展舞蹈专业教学实践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舞蹈专业教学工作必须要注重实践的重要性,借助高质量的实践活动来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其一,构建出校内实践体系。可以在高校舞蹈专业当中构建出具备特色的舞蹈社团,将社会舞蹈社团与学校社团进行合作联系,在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之下,定期开展社团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们的实践水平[8]。其二,搭建起学生校外实践机会。结合舞蹈专业学生们毕业就业方向,学校应该借助校企合作的模式,让学生们到特定的单位、舞蹈工作室等进行学习,帮助学生们提前感受到就业环境,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及时弥补不足。此外,还可以积极为学生们拓展实践表现机会,定期为学生们提供舞蹈比赛、舞蹈演出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展现出自身的实力,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良好基础。总而言之,高校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优化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水平,而且还可以为学生们日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保障。在我国一系列政策引领之下,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工作必须要立足于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真正迎合当前舞蹈专业就业发展趋势,让舞蹈专业人才具备实操技能,尽快适应社会、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曹丽芳 单位: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