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探析

一、研究背景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局之年,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5年的1.42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4万亿元左右,研发投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高校研发支出比重由2015年的7%增长至2020年的15.8%,高校研发支撑作用增强。从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来看,以江苏、广东的专利数据为例,江苏高校近五年专利申请数量占比7%~9%,授权占比7%~9%左右,广东高校专利申请数量占比3%~4%,授权占比2%~3%,两省的高校专利绝对量虽每年都略有增长,可相对其他类型申请人,江苏高校的专利申请及授权量相对增长幅度较平缓,在8%~9%区间徘徊;相比广东的占比在2%~3%区间,作为教育大省的江苏高校其集中更多的科创能力和科研力量,与企业申请专利的目的不同,高校专利一般都是作为项目学术要求去申请专利作为成果展示,其不涉及能否产业作为前提,不涉及战略专利,另外,高校不具备产业化的能力,校企能够运用的毕竟少数。高校“沉睡的专利”依旧在沉睡,部分学校提出专利转让可奖励政策或将专利转让或许可纳入考核标准,虽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转让而转让现象出现。以江苏的专利数据为例,从上面两组数据可以看出,江苏高校申请量和授权占比量都是在7%~9%之间,专利存量占比达20%左右,虽然大专院校不是江苏省专利申请及授权量的最大户,但是从发明拥有量的占比可以看出,江苏省大专院校的发明专利拥有量具有较大占比,说明江苏高校创新能力较充足。目前,高校的创新成果大多只能外放,因高校整体本身不具备生产能力,高校具有最前沿的科研实力,近5年江苏行业曲线linkindustryDOI:10.3969/j.issn.1001-8972.2022.03.038可替代度影响力行业关联度省专利备案许可实施率10%左右,其中高校的专利备案量占比更少,对比国外30%左右的占比,仍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即将实施的新专利法的开放许可制度,在现有的可市场化的途径上,高校怎样进行更有效的信息管理,怎样把高校存量进行合理配置推出市场并产生一定的收益是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管理中的重点及难点,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才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2017年,为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联合制定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发挥高校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实施3年多以来,仅有60家高校获批设立,与我国目前2688家大专院校的基数相比,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的推进工作还任重道远。如何利用好现有的信息手段去调节现有专利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解决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混乱的现状和流不动问题,政府管理部门在相应的政策制定方面可以提供更加切实有效引导方案和保障措施,这也是解决高校知识产权问题有效途径之一。

二、现状

在现有的专利制度下,我国专利申请经历着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授权量有较大提升,有效量数量也持续上升,以江苏省高校为例,江苏大专院校有效发明占比20%左右,在国家倡导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专利的商业化,产业化实施却依旧相对不足,造成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服务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比较滞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在制度和管理上缺乏有效机制。目前,很多高校专利信息管理、运用和服务模式还不完善,未形成合力,未能充分意识到知识产权信息人才及信息统一管理对于有效的专利运营和保护的重要性,多数高校在知识产权管理上仍保留着重经费、项目、成果及获奖等落后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地建立相应知识产权机制体制建设,领导的重视程度也相对不足,有些高校仅仅是由科技处的管理人员兼任知识产权管理或申报工作,或者由各院系老师自行负责管理自己的专利,缺少对专利申请技术方案的质量前期研判,市场接受度研判,造就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不规范。另外,即使设置管理机构的高校,其管理尚未形成有效体系,多数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只能统计专利类别与数量,以及流程性事务工作,难以做出充分的市场预测、技术评估和投资效益分析,部分学校由于经费等问题,学校只能负责专利前几年的维持费用,也造成很多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专利被埋没,高校专利技术本身与市场需求脱节,影响了专利成果转化。缺乏知识产权专业化信息服务人才。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员需要专业人才,知识产权高端人才不仅要具备理工科的背景,更需要相关法律、知识产权和商业知识储备的综合能力,我国高校较缺乏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人才队伍培养,国外有专业的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理人行业,是一个对人才素质要求极高的行业,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有很强的技术背景,还要对法律和商业都有一定的了解。美国的技术经理人几乎是全美国受教育水平最高的群体,中国高校的专利运营人员普遍只是些流程人员,提高业务能力的动力不强。中国迫切地需要建立这样一个职业群体,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培养,并建立灵活的信息服务人才流动通道。缺乏完善配套法规。2015年颁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以来,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已经形成,然而,仍然有不少高校还没有实质性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究其原因,实质上就是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普及与落实不到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还没有形成协同机制,政府对高校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指导也不够,缺乏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监测与评估机制,没有形成政策落实信息的来源渠道,也缺乏落地实施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很多高校未能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与审计,巡视范围。缺乏畅通的市场化渠道和成熟的交易平台。高校科研环境相对学术,不会过多考虑产业市场等,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多局限在创造阶段,高校科研人员无法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及需求。高校缺乏专业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才,使得没有专业的人员经行建设、利用好一些平台资源,加上我国目前大多地方有一些交易平台,但相对信息比较单薄,未能形成高层次的由国家层面也无扎口统一的专利交易平台,高校有强大的图书馆数据库系统,未能在知识产权方面发挥强大的利用优势,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直接沟通的对接渠道,也无相应的专业信息服务人才经行市场驱动,双方信息不对称,新专利法即将实施,其开放许可制度的实施为高校开启一扇窗,但其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和保障制度未出台。

三、意见措施

针对现有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才建设与其知识产权发展的研究,本文找出了高校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的问题,并为提升专利质量提供合理途径。一、在专业化机构建设方面:建立独立的知识产权部门,扎口管理知识产权全面工作,从机构设立上依托高校图书馆的优势资源建立完成知识产权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很多高校目前未能在要求上符合国家示范学校的建设,很多源于高校本身受机构设置的限制很难开拓新的编制等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对于政策落实给予一定的机构设置保障,如在机构经费、编制等方面。二、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加大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培育技术经理人,知识产权人才由事后服务处理向事中、事前延伸,做到知识产权事务事前有参与,事中有监测,事后有保障等全链条知识产权大保护系统,信息服务人才必须参与对知识产权科研前期判断评估其市场化的可能性方向,对其领域发展的跟踪检测,助推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向产业化应用及专利维护保护等方面,从专利申请技术方案撰写、保护范围等方面提升专利的保护范围,形成其领域专利技术集群,更好地实现对接市场,形成大保护格局,保障高校技术收益。另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开展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将信息化与学科化建设相结合,利用学科化获得的资源、创造的成果,应用到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化的建设和运维工作中。三、在专利交易平台建设方面:充分利用高效图书馆的信息数据库资源,构建高校知识产权共享平台,有助于高校知识产权信息的传播利用,通过平台实现高校知识产权专利的收口管理和统筹收益。通过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存量专利的价值,打通专利市场化渠道。在当前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及专利保护的大环境中,为高校的创新主体提供更灵活、可执行的市场化专利运营和保护机制,促进高校专利市场技术良性流动。为创新驱动及成果转化形成良好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利用的价值,为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根据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现状,从信息服务人才建设入手对高校信息管理及信息服务着手研究,推进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和国际化,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优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及建立高校知识产权交易会等方面出发,利用高校信息服务专利交易平台推动创新科研成果最终落地市场,实现专利价值,为专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支撑,助推经济发展。

作者:曹冬梅 单位:南京专利代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