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血压论文范文

高血压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高血压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高血压论文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

1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高血压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入选标准:①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且均为原发性高血压;②年龄≥18岁;③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④能够正确表达自己意愿,进行书面交流。排除标准:①合并有肿瘤,呼吸道、泌尿道等急性炎症;②继发性高血压;③伴精神系统疾病或精神病史;④严重脑出血、脑梗死、心血管疾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资料:在观察组中配对选择相应的家属49例。年龄25~67岁,平均(46.3±20.5)岁。配偶27人,子女18人,其他4人。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6例,高中及中专27例,初中及以下6例。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健康教育。包括定期在社区门诊进行义务健康咨询,发放高血压健康教育手册,进行饮食、运动等指导;每月举办高血压专题讲座1次,每2个月编写1期健康教育宣传板报。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

具体步骤:①全面评估:社区医生入户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全面了解其家庭状况、对高血压认识程度及心理状况,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指导家属根据患者的精神状态、性格特点、焦虑抑郁程度等准确评估其心理状态,找出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并进行疏导。②健康宣教:利用幻灯片、动画、纪录片等多媒体形式,详细讲解高血压的发病诱因、治疗方案、各种治疗药物的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各项检查及治疗所需要的花费、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等;认真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并耐心解答,以形象、生动、科学、易懂的语言和方式教育指导家属帮助患者养成坚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的习惯,及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有特殊问题时要及时与社区医生联系。③个体化教育:根据家庭状况、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认识程度、患者个人习惯等,与其家庭一起制订详细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计划的制定、运动方式和强度的选择、服用药物选择等,充分调动家庭的有效力量。④强化监测:血压仪应作为高血压患者家庭必备物品,指导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测量血压方法,做好健康日记,而且嘱咐患者每2个月做1次详细的心、脑、肾、眼、血压、血脂等检查,并且定期对患者遵医行为、服药依从性等健康方式进行检查。观察指标:实施6个月后,运用自我效能量表,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情况。自我效能量表:包括遵医嘱用药、血压监测、饮食控制、规律运动4项;量表共11个问题,采用Likert5点记分法计分;分值最低0分,最高44分;评分越高,自我效能越好。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

2讨论

高血压是一组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长时间的血压升高会诱发严重的并发症。自我效能是患者对自己能否执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其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人们在危险的情境中拒绝从事某种特殊行为的程度,另一是人们保持处理高危情境而不返回不健康行为情景的特异性信心。临床实践证明[5],其与患者的疾病控制状况呈高度正相关。高血压患者由于病程较长,需要长时间服药,并且并发症较多,容易处于低自我效能状态,影响其康复,近年来,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通过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帮助患者保持健康的生理、心理状态和掌握相关疾病的健康常识,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和配合治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被逐渐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社区健康教育[6]。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除血压监测外,观察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与文献报道相一致[7],表明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考虑是由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患者得到家庭鼓励,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能够合理控制饮食,按时用药,定期监测血压,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履行康复行为的自制力,进而提高了自我效能。此外,有文献报道[8],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和监测中,能够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控制,提高其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对血压的定时监测,使得血压达标率几乎达到100%,并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其在照顾患者过程中出现不良情绪,预防家庭中另一个患者的出现,因此,对于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作者:罗运飞 林楚 陈乃朝 黄杰 单位: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和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点击查看全文

高血压患者优质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半年后,对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服药的依从性、临床终点事件(急性脑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及评价。血压控制良好标准:从入院治疗开始,血压监测连续1周控制在120~140/65~90mmHg,记录患者从入院治疗开始至达到上述血压控制良好的时间。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由浙江大学翻译的中文版SF-36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包括36个条目分为8个维度,分别为生理功能(physical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躯体疼痛(bodilypain,BP)、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health,GH)、精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和精神健康(mentalhealth,MH);其中前4个维度反映生理健康,后4个维度反映心理健康情况。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的血压达标率及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

点击查看全文

防治高血压社区管理论文

1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1高血压危险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但各种危险因素在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已得到共识。高血压是多基因、多环境因素影响的疾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不利的物理及社会环境相关。目前在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已有明确证据支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超重、食盐摄入过多、过量饮酒、遗传因素和年龄、性别、职业与教育水平等人口特征因素。

1.2高血压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和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

1.2.1 高血压与冠心病、脑卒中的关系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独立的发病因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与高血压的程度密切相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收缩压每降低9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4mmHg,可以使脑卒中减少36%,冠心病减少3%,人群总的心血管病事件减少34%。于瑞英报道,在英国,14%的男性冠心病病人和12%的女性病人死亡与血压升高有关。

点击查看全文

高血压患者护理健康教育论文

1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一对一教育,小组教育及书面教育等方式进行宣教,鼓励患者提问式讨论。使患者真正掌握并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通过观看录像、发放高血压保健手册及图片等,使患者理解接受教育内容。

2实施步骤

2.1保持平和心态

过度的刺激可引起患者精神紧张、心率加快、呼吸紧促、血压上升等非特异性生理、心理反应。而健康的心态是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身体上的任何变化心理都非常敏感,极易产生悲观恐惧心理、并背上心理包袱、忧心忡忡。这种焦虑、恐惧的情绪可促使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的活动明显增加,使心排血量及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出现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症状。但健康者面对问题时,不仅能做出有利于自己的积极解释,而且能全力以赴,有效地解决问题。对引起不快的人和事采取回避的方法,患者家属也应给与患者理解和支持。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妥善调节和控制情绪,不大悲大怒,保持平和的心态。

2.2心理支持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给予关怀,耐心引导、提高患者身心疾病的认识,消除其恐惧心理及焦虑情绪、采用鼓励、理解、支持等措施,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点击查看全文

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论文2篇

第一篇

1资料与方法

1.1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即医生仅凭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对患者进行治疗管理。治疗组患者在社区管理中采用规范化管理制度进行干预,具体操作方法为: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医生和相关人员进行统一规范培训,培训内容为规范化管理制度在社区管理中的应用,相关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培训完毕后,医生要按照规范化管理制度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在管理病历上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措施、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的随访内容,其中对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戒烟戒酒以及康复训练。最后将管理病历上记录的信息统一上报到项目中心。

1.2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经社区管理满一年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评估,以收缩压不超过140mmHg,舒张压不超过90mmHg为控制;以收缩压超过140mmHg,舒张压超过90mmHg为无效。

1.3统计学分析

点击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