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血压患者家庭医师服务模式管理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管理分为两组,对照组(n=42)接受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n=42)接受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前后各项指标和生活方式[规律服药、摄盐≤5g、适量运动、饮酒、吸烟]改变情况以及血压达标率和生活质量。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LDL-C、HDL-C、TC、TG、BMI、GLU水平分别为(128.57±11.47)mmHg、(81.14±5.24)mmHg、(2.21±0.87)mmol/L、(3.28±0.32)mmol/L、(3.21±1.47)mmol/L、(1.47±0.35)mmol/L、(21.24±4.14)kg/m2、(3.32±1.44)mmol/L,对照组分别为(141.24±11.52)mmHg、(91.47±5.30)mmHg、(2.94±0.74)mmol/L、(2.47±0.22)mmol/L、(4.57±1.55)mmol/L、(2.14±0.41)mmol/L、(24.01±4.23)kg/m2、(4.15±1.12)mmol/L,两组患者管理后的SBP、DBP、LDL-C、HDL-C、TC、TG、BMI、GLU水平对比差异明显(t=5.0510、8.9824、4.1421、13.5179、4.1259、8.0547、4.0725、2.9486,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规律服药、摄盐≤5g、适量运动、饮酒、吸烟比例分别为40例(95.24%)、36例(85.71%)、23例(54.76%)、2例(4.76%)、3例(7.14%),对照组分别为31例(73.81%)、26例(61.95%)、16例(38.10%)、6例(14.29%)、8例(19.05%),两组患者规律服药、摄盐≤5g、适量运动、饮酒、吸烟比例对比差异明显(χ2=17.5549、14.6092、5.5796、5.2694、6.2322,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92.86%(39/42),对照组患者为71.43%(30/42),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对比差异明显(χ2=15.6557,P<0.05)。观察组管理前SF-36评分为(65.47±5.47),管理后为(87.56±5.58),有统计学差异(t=18.3211,P<0.05),对照组患者管理前SF-36评分为(65.45±5.49),管理后为(72.65±5.27),有统计学差异(t=12.5896,P<0.05),两组患者管理后的SF-36评分对比差异明显(t=6.1315,P<0.05)。结论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能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个体化管理,有效稳定了血压,纠正了不良生活习惯,规避了诱发因素,极大的改善了患者健康状况,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关键词】家庭医师;签约;服务模式;社区;高血压原发性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随着近些年我国公共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模式被广泛运用于社区医疗服务中[2],本研究就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高血压患者,分组探讨其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管理分为两组,对照组(n=42)接受常规健康管理,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54~79岁,平均(62.57±3.58)岁;病程2~5年,平均(3.24±0.57)年;观察组(n=42)接受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52~80岁,平均(62.55±3.60)岁;病程2~5年,平均(3.21±0.5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原发性高血压;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③本辖区常住居民;④具备完整的资料;排除标准: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认知、沟通能力障碍者;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管理:为患者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每月进行2~4次随访,内容包括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告知患者需连续监测血压,定期进行全面体检。观察组接受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1.2.1家庭医师式服务签约: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核心,在规范服务、自由选择、自愿签约、充分告知的原则下与服务家庭签订协议,为患者提供综合、连续、主动的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3]。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患者共同签订《家庭医师式服务协议书》,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根据协议约定履行各项服务,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并根据不同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方案并实施。
1.2.2建立健康档案:为社区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服药依从性、摄盐量、运动情况、饮酒情况、吸烟情况、腰围、体质量、身高、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等。并登记建档患者的建档前3个月内生化指标,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体质量(BMI)、空腹血糖(GLU)等,若缺少数据,则在建档时重新检测。
1.2.3家庭随访:根据《家庭医师式服务协议书》,每季度对签约的患者进行面对面随访,共随访四次,若患者没有按时随访,则由专人对其进行电话追踪,以确定近期的随访时间,并做好记录,若两次电话预约后患者仍然不能按时随访,则排除本研究分析。随访基本项目包括以下四项:①询问患者服药情况;②测量血糖、血压;③询问患者生活方式和疾病情况,包括遵医行为、心理调整、摄盐量、运动、饮酒、吸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④测量患者心率(HR)、体质量、身高,并计算BMI。除了以上项目外,还需每半年对患者进行一次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尿常规、肾功能、血脂等,然后根据其症状、体征、血压、辅助检查等情况给予个体化管理,适当调整随访时间,如下: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于下一次随访时进行评估。②若患者原有并发症加重或心电图、尿常规、肾功能、血脂等检查出现异常,应进行转诊或个体化治疗,并在两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③若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血压控制不满意,应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增加或更换不同类降压药物,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前后各项指标和生活方式[规律服药、摄盐≤5g、适量运动、饮酒、吸烟]改变情况以及血压达标率和生活质量。①血压达标:<65岁:DBP<90mmHg,SBP:140mmHg;>65岁:DBP<90mmHg,SBP:150mmHg;合并糖尿病者:DBP<80mmHg,SBP:160mmHg。②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价,包括36个条目,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越好[4]。1.4统计学处理:选用CS14.0统计学软件,计数、计量资料以n(%)、(均数±标准差)表示,χ2、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管理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
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LDL-C、HDL-C、TC、TG、BMI、GLU水平分别为(128.57±11.47)mmHg、(81.14±5.24)mmHg、(2.21±0.87)mmol/L、(3.28±0.32)mmol/L、(3.21±1.47)mmol/L、(1.47±0.35)mmol/L、(21.24±4.14)kg/m2、(3.32±1.44)mmol/L,对照组分别为(141.24±11.52)mmHg、(91.47±5.30)mmHg、(2.94±0.74)mmol/L、(2.47±0.22)mmol/L、(4.57±1.55)mmol/L、(2.14±0.41)mmol/L、(24.01±4.23)kg/m2、(4.15±1.12)mmol/L,两组患者管理后的SBP、DBP、LDL-C、HDL-C、TC、TG、BMI、GLU水平对比差异明显(t=5.0510、8.9824、4.1421、13.5179、4.1259、8.0547、4.0725、2.9486,P<0.05)。见表1。
2.2管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改变情况:
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规律服药、摄盐≤5g、适量运动、饮酒、吸烟比例分别为40例(95.24%)、36例(85.71%)、23例(54.76%)、2例(4.76%)、3例(7.14%),对照组分别为31例(73.81%)、26例(61.95%)、16例(38.10%)、6例(14.29%)、8例(19.05%),两组患者规律服药、摄盐≤5g、适量运动、饮酒、吸烟比例对比差异明显(χ2=17.5549、14.6092、5.5796、5.2694、6.2322,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92.86%(39/42),对照组患者为71.43%(30/42),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对比差异明显(χ2=15.6557,P<0.05)。见表3。
2.4管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管理前SF-36评分为(65.47±5.47),管理后为(87.56±5.58),有统计学差异(t=18.3211,P<0.05),对照组患者管理前SF-36评分为(65.45±5.49),管理后为(72.65±5.27),有统计学差异(t=12.5896,P<0.05),两组患者管理后的SF-36评分对比差异明显(t=6.1315,P<0.05)。见表4。
3讨论
高血压为心血管内科常见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DBP或(和)SBP持续增高,与药物治疗、膳食结构、精神状况、年龄、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密切关系[5]。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若不及时控制其血压水平,可导致患者诱发其他疾病,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6]。药物治疗为长期控制血压水平的有效方式,因此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同时患者一般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还应为其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如运动指导、饮食干预、精神改善等,改善其生活方式,根据其自身情况进行综合管理[7]。社区医疗机构为慢性病管理的一线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广大社区医疗机构已经形成了覆盖基层的慢性病管理网络[8],虽然在管理慢性病管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国高血压患者群体较大,且存在众多危险因素,所以还需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水平[9]。在医改形势下,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模式孕育而生,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其可通过社区慢性病患者与全科医师的签约服务,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实施家庭化、全程化且综合、连续、主动的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10]。结果显示,两组患者SBP、DBP、LDL-C、HDL-C、TC、TG、BMI、GLU水平和血压达标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可有效改善危险因素情况,促进血压达标。两组患者规律服药、摄盐≤5g、适量运动、饮酒、吸烟比例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方式。两组患者SF-36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分析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能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个体化管理,有效稳定了血压,纠正了不良生活习惯,规避了诱发因素,极大的改善了患者健康状况,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华君,张玲玲,田慧,等.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研究的现状和潜在问题[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4):4172-4178.
[2]诸春燕.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2):3355-3357.
[3]杨涛,许丹丹,滕斌,等.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1):2678-2679.
[4]汪顺澄,黎月银,黄时美.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规范用药及患者血压值、达标率、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9,40(11):2637-2640.
[5]刘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作用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0):167-168.
[6]山擎天.郑州市D区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慢性病人群管理影响研究[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30(11):893-895.
[7]冯焕珍,区晓芬,区晓珊.家庭医生式服务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9,40(5):73-75.
[8]倪小丽,汤权琪,邹仕贵,等.基因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用药在农村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10):1284-1288.
[9]赖彬,胡朝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9,40(9):2178-2179.
[10]慕永红,刘帅,顾卫英,等.“1+1+1”组合签约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对华漕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6):190-191.
作者:张立军 韩胜娥 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