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老年高血压患者联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老年高血压患者联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老年高血压患者联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时间段中,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48例给予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血压对比差异有差异,护理后实验组血压水平更加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5.8%,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依从率为93.8%,对照组依从率为77.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能够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不良心理,促使护理满意率的提高,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心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

高血压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属于慢性疾病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以老年患者居多。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等发生较大改变,导致该病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并且容易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到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1]。针对该病的诱发因素较多,且病程较长,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其治疗目的主要是对血压进行合理控制。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心理状态不够稳定,对血压控制造成较大影响,且依从性较差,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促使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显著提高,稳定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对血压合理控制[2-3]。在本次研究中,对96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时间段中,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48例给予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6例、22例,年龄跨度为65~83岁,平均为(73.6±3.5)岁。病程为1~10年,平均为(4.7±0.6)年。实验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7例、21例,年龄跨度为66~84岁,平均为(74.3±3.7)岁。病程为1~11年,平均为(4.9±0.8)年。基础资料对比中,两组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疾病,均签署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意识不清者、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药物过敏者等。

1.2方法:

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应用在实验组中,具体如下:

1.2.1个性化护理:首先,需要建立病历档案。在高血患者中,应及时建立病历档案,对患者的姓名、文化水平、性别、年龄、疾病史、生活习惯、饮食方式、高血压症状与病程等进行详细记录,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病情档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以便制定出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并将护理干预措施落实到位。在实施护理措施的时候,需要对护理效果进行密切观察,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便促使护理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其次,加强健康宣教。需要加强对老年患者与家属健康教育,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或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等,让患者对高血压疾病进行详细了解。并告知患者按照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运动习惯,能够对血压进行合理控制。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治疗的重视程度,能够坚持治疗,促使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告知患者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性,能够对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并对患者家庭背景进行详细了解,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家属需要鼓励与支持患者,监督患者按照医嘱用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保健意识,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另外,在用药护理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合理选择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告知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坚持用药,提高用药依从性。患者家属需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每天按时提醒患者用药,定期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合理控制血压,一旦出现异常上升情况,需要及时告知医师。最后,给予饮食与运动指导。在饮食方面,需要对患者饮食情况进行了解,根据患者喜好合理制定饮食方案,告知患者需要多摄入维生素与纤维,给予低脂低盐饮食,避免饮食过饱。多食用蔬菜与水果,尽量控制动物油脂的摄入。对患者不良饮食情况及时纠正处理,并加强监督,确保患者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血压进行合理控制。在运动方面,需要告知患者运动锻炼的重要性,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合理的运动锻炼方案,可以适当的开展慢跑、散步、跳舞、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每天锻炼30min左右,需要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度劳累,确保劳逸结合,确保持之以恒,能够促使患者身体功能显著改善,提高抵抗力。在护理的时候,需要加强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护理人员应对病房制度详细告知患者,满足患者需求,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能够确保其能够在日常护理中开展个性化护理,对血压进行密切监测,一旦患者出现不适需要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

1.2.2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通常会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观察,加强与患者沟通,对其情绪进行了解,以便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与治疗方案等,以便让患者对自身病情与治疗情况具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有效的缓解不良心理。同时,需要耐心倾听患者诉求,满足患者心理需求,鼓励与支持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告知患者放松身心,稳定心理状态。针对情绪相对稳定的患者,需要以引导为主,鼓励患者参加身体情况讨论,加强健康教育,促使患者对自身病情具有详细的了解,并积极面对治疗。针对内心比较脆弱与敏感的患者,需要耐心讲解疾病知识与治疗方案,对血压上升的危害进行详细告知,讲解治疗方法,重视血压控制。针对盲目乐观的患者,需要重点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认知到高血压的危害性,告知治疗的作用与目的,对患者的饮食、运动与用药情况密切监督,确保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针对悲观抑郁的患者,需要给予温情护理,在于患者沟通的时候,需要确保态度温和轻柔,获取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自我调节与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告知家属需要陪伴在患者身边,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信心。针对焦虑恐惧患者,需要积极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充分了解到高血压发生情况,对治疗措施进行详细讲解,安抚患者,稳定患者心态,与患者深入交流与沟通,缓解患者不良心理。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对比,并采用护理满意率调查问卷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分为比较满意、非常满意与不满意。在治疗依从性中,完全依从:能够完全按照护理要求来执行。部分依从:部分内容按照护理要求来执行。不依从:完全不按照护理要求来执行。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血压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血压对比差异有差异,护理后实验组血压水平更加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5.8%,其中不满意2例,比较满意18例,非常满意28例;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9.2%,其中不满意10例,比较满意17例,非常满意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

实验组完全依从27例,部分依从18例,不依从3例,依从率为93.8%;对照组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17例,不依从11例,依从率为77.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率在显著增加,该病逐渐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高血压发生原因包括生活习惯、环境与遗传等因素,该病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会造成较大影响。该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治疗时间较长,治疗目的是对血压进行合理控制。而高血压疾病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对自身病情不够了解,且不够重视治疗,会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加强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4-5]。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给予个性化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其中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从饮食与运动指导、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病历档案建立等方面给予个性化护理,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对血压进行合理控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6-7]。另外,给予心理干预,可以密切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并根据患者不同心理差异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分别对焦虑恐惧型、悲观抑郁型、盲目乐观型、敏感型、积极应对型等患者的心理情况密切观察,了解发生不良心理的原因,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确保心理状态维持良好,能够减少患者身体应激反应,促使患者治疗效果的显著上升[8-9]。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心理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将个性化护理与心理护理联合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10]。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能够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不良心理,促使护理满意率的提高,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丽东.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5):5062-5063.

[2]邓敏,张清齐.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管理中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6):138-139.

[3]张萍娟.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8):786-787.

[4]李伟卫.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6,231(1):130-131.

[5]魏小敏.护理干预在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11(3):179-181.

[6]张石磊,王栋,权伟.药物结合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抑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21(3):297-300.

[7]张素清,杨立红.浅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特点及发展趋势[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3):223-224.

[8]张瑞芹,朱丽丽,张会敏,等.个性化积极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6,37(11):1741-1744.

[9]李冬云.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5):588-589.

[10]隗洁,李倩.健康干预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9):4161-4163.

作者:徐曼 单位: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