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100B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GC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SE、MMP-9及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SE、MMP-9及S100B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清NSE水平,提高其神经功能,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纳洛酮;依达拉奉;神经功能;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常在进行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患者在出血前多数毫无预兆,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表现,其在出血后血压会有明显的升高迹象[1]。由于患者出血的部位以及出血量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体征,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患者的基底核、丘脑与内囊出血而引起的轻度偏瘫,少数患者还会出现痫性发作,重者则会迅速变成意识模糊或昏迷状态,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目前,依达拉奉是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药物,但其临床效果往往不佳。据相关文献指出,将纳洛酮与上述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脑水肿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以此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58.84±2.75)岁;发病时间11~22h,平均(16.86±2.21)h;出血量10~42mL,平均(25.62±2.75)mL;脑出血部位:小脑9例,基底核区13例,丘脑9例;收缩压144~164mmHg(1mmHg=0.133kPa),平均(151.71±4.31)mmHg;舒张压92~112mmHg,平均(99.51±4.22)mmHg。观察组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47~77岁,平均(59.63±2.47)岁;发病时间13~24h,平均(16.91±2.28)h;出血量11~45mL,平均(26.03±2.09)mL;脑出血部位:小脑11例,基底核区13例,丘脑7例;收缩压142~168mmHg,平均(151.62±4.43)mmHg;舒张压92~116mmHg,平均(99.40±4.31)mmHg。两组年龄、性别、血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需符合《第四界全国脑血管会议关于脑出血诊断意见》[4]内相关诊断标准;②首次出血者;③无相关过敏史。排除标准:①非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者;②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者;③合并严重经精神障碍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合并凝血异常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患者使用降低颅内压、抗凝、调整血液循环等常规治疗措施,同时将30mg的依达拉奉注射液(陕西健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125)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混合,以60滴/min的滴速进行静脉给药,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将2.4mg的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198)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混合,以40滴/min的滴速进行静脉给药,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后观察临床疗效。

1.4评价指标

①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5]对患者的睁眼、语言回答及运动反应进行评估,总分为3~15分,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的意识障碍越严重。②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评估患者的视野、意识、凝视等项目,0~42分,评分越低神经功能缺损越轻。③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早晨空腹抽取患者4mL静脉血,经TD5A自动脱盖离心机(长沙英泰仪器有限公司),以3000~5000r/min的速度离心后取血清,使用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的型号为AMPPD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100B蛋白的变化情况。上述指标均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进行观察。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GC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比治疗前低,GCS评分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GCS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MMP-9及S100B蛋白的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SE、MMP-9及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NSE、MMP-9及S100B蛋白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由于患者的血压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患者脑组织内的相关动脉发生挛缩,使其脑部较远处的组织由于长时间的缺血,导致其无法进行相关功能活动,严重者甚至出现脑组织坏死的现象;同时,由于患者脑组织内的血管壁通常较为脆弱,其组织内通常具有较少的结缔组织,缺少弹力性,致使患者在其血压迅速升高时容易发生出血的症状[7]。临床上通常认为高血压脑出血是由于患者自身出血导致其脑部组织受到损害,其出血后对脑组织进行连续、机械的压迫,造成患者发生脑缺血或脑水肿,从而活化了患者发生脑血肿后的炎性因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脑部神经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8]。因此,积极探索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临床上常采用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其是一种脑保护剂,能够有效抑制患者局部周围脑血流量的减少,降低患者发生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风险;同时,依达拉奉能够通过清除自由基来避免脑部组织发生氧化,降低脑细胞、脑组织的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9]。有文献指出[10],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其出血初期N-乙酰门冬氨酸(NAA)含量急剧减少,提示患者脑部神经细胞的含量在减少,对其使用依达拉奉能够使其出血后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NAA的数量,提高其神经功能。但长期使用依达拉奉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胃肠道出血、肝炎等不良反应,故临床应用效果往往不明显。而纳洛酮是一种受体拮抗剂,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血脑屏障,从而释放大量的神经营养因子,促进患者大脑侧支血液循环的建立,进而组止相关因子对其缺血脑组织的破坏,最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11]。此外,血清NSE、MMP-9及S100B蛋白水平是评估患者脑部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程度的重要指标,纳洛酮能够有效阻止神经元细胞发生氧化,从而减少破坏[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GCS评分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MMP-9及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SE、MMP-9及S100B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提示将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使用,治疗效果较好。综上所述,使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血清NSE水平,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娜,王建萍,刘熙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24):3600-3603.

[2]王宁,温昌明,张保朝.早期针刺辅助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8):28-31.

[3]陈爱男,张志明,祝兆林,等.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对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7(6):649-650.

[4]沈晓明,王卫平.第四界全国脑血管会议关于脑出血诊断意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6.

[5]贺亚龙,李兵,吕超,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6):5175-5178.

[6]师惠娟.早期康复护理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94-96.

[7]王国飞,眼训,蔡甜甜,等.低T3综合征及GCS评分与高血压脑出血生存率及再出血的关系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8,17(7):699-704.

[8]杨波.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8,17(5):411-415.

[9]王希佳.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神经功能和血肿及水肿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22(4):547-549.

[10]刘佳阳,吴秋莲,梁啦迪,等.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血清NO、MDA、HMGB1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9,40(1):89-92.

[11]周圆,彭林发,梁啦迪,等.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HICH患者对患者GCS评分及血浆LPA、AP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9,40(3):61-65.

[12]张义琴,周波,王新波,等.纳洛酮在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1):1550-1551.

作者:沈小静 单位: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中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