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

摘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突出职业素养培育已经成为新时期人才培育的重要理念和职业需求,对于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领域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将为其夯实技能基础、塑造职业品格、提升发展潜力、对接职业岗位起到关键支撑作用。本文以当前制造领域工匠精神的现实需求为切入点,阐述了贯穿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育全过程的工匠精神同步养成实施要点与组织策略。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工匠精神

引言

2016年3月,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1]。工匠精神在国家层面的提出,为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2017年2月,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在“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一节中提出“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倡导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业精神,提升我国工业软实力。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制造业人才”[2]。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3]。可见,工匠精神作为工业软实力的象征和保障,它的培育已经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和职业需求。

1工匠精神的现实需求

当前,我国制造业处在转型升级时期,制造业发展是软、硬等各方面条件共同发展所支撑的,而我国制造业在软件方面发展不充分的表征之一是工匠精神培育不够充分。在职业素养层面,企业关注“爱岗敬业”“服务意识”“吃苦耐劳”“自信心”及“团队意识”等,这些品质是员工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企业不断精进的基石,同时也正是工匠精神的直接体现。员工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不仅是个体能力提升的需求,也是企业、行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领域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而言,需要相关技能从业人员更加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加精进的专业态度、更加活跃的创新思维。职业院校作为技能人才的重要供给源,是开启技能人才职业生涯的起点,工匠精神的培育将为技能人才的成长提供内在动力,帮助其夯实技能基础、塑造职业品格、提升发展潜力、适应职业岗位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2工匠精神培育的探究

工匠精神培育是伴随专业技能培养的渐进过程,就技能型人才培育而言,专业技能形成的过程从专业认知开端、到基础技能训练、再到技能综合应用、最终到岗位实战,工匠精神培养要与技能培育过程相辅相成、循序渐进,在技能培育的各阶段同步以适当形式实施,注重和突出在学生技能培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熏陶[4-5]和沉浸式学习感受。

2.1深度认知“专业”,树立职业敬畏精神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专业的设置,反映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广泛需要,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每一个专业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质,包含特有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深入认识专业的背景、了解专业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形成、现状及发展的理解,逐步树立起学生对于专业严肃认真的态度和敬畏精神[6]。1)就工业机器人专业而言,应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是国家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是当前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工业机器人使用与维护等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中、下游涉及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已成为制造业的发展关键和战略高地。2)让学生认识到,工业机器人已经被深度应用到各行业的生产实践当中,如装备制造、物流运输、食品医药、钢铁冶金等,同时也成为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关键执行单元,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业任务,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任何操作失误或者偏差都可能对生产过程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逐步树立起对于职业的敬畏精神。

2.2言传身教引导,树立良好职业素养榜样

教师既是专业技能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素质养成的引路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企业教师,都应当在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方面呈现出较高水准,为学生树立榜样。1)教师扎实的业务能力是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传承的最佳载体。专业技能的示范教学是学生学习最直观的方式,其能够完整展示技能应用过程、准确表达技能应用要领、详尽阐述技能应用规范,示范功能不言而喻。因而,熟练的专业技能不仅是教师的业务能力的体现,也是为学生授业解惑的基础,更是引导学生规范作业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娴熟规范的技能示范,能够向学生呈现一种对于技术技能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展示一种对于生产作业认真、细致、规范、尽责的职业态度,让学生切身感受专业技能魅力的同时,逐步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2)充分发挥企业教师的职业规范标杆示范作用。企业技能专家是技能人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优质资源,他们是在工业机器人相关岗位上具备突出综合能力的典型代表,具备高水准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更加精准的以生产实践的标准去指导学生合理作业、以岗位规范的细则去引导学生合规操作,通过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来打造学生作业的合理合规性,使得学生进一步夯实职业技能和素养,逐步掌握满足职业需求的基本规范。

2.3精准对岗教与练,高效培养职业技能与规范

岗位是教与练的标杆,岗位技能和素养的要求是技能人才培养的直接参考和标尺。从职业规范、岗位规范、作业规范,到专业基础技能、综合技能等都应是构建课程素质养成和训练任务内容的坚实基础和优良资源。1)采用从实践任务倒推逐级分解的方式获取关键知识与技能点,以此构建课程及实训内容,从而优化教学与实训体系。学校与企业专家合作研讨、甄选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典型工作岗位,从典型工作岗位提取主要任务、职责和规范,从中分解核心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梳理技能和素养形成教学及实训的重难点,围绕这些重难点优化课程内容及训练任务,形成精准对接岗位的课程体系,突出技能培养过程中职业技能和素养培育的针对性、实战性。2)校企协同梳理企业文化、岗位职责、作业规范等反映职业素养的企业运行管理规范与岗位规范,根据人才培养过程的实际需要从中提炼核心要素,形成相应的职业素养培育通识内容及实操训练作业与管理规范,与人才培养过程相融合,形成技能与素养培育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的育人方式。3)实训任务的组织实施方式以及评价方式充分向实际生产标准靠拢,将基于生产实践的过程性质控、评价与教学训练相结合,从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表现来整体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缩短在校学习训练与岗位实践的距离,为学生迅速适应职业要求,快速完成从学生到从业的转换期提供有效支撑。

2.4创新性能力提升,保障职业发展续航能力

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领域高端装备,无论从其技术还是行业应用而言,均具有较强的知识、技能综合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当前先进技术发展极为迅猛,机器人及其相关新工艺、新技术、新技能日新月异,只有保持良好的持续性的学习习惯、形成创新性学习思维和能力,才能紧跟专业领域发展动向,为自身技术技能的不断精进提供支撑,保障职业生涯续航能力。创新型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样是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要有明确的针对性,紧密与教育教学过程相结合。1)校企合作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技能引入教学,并就技术技能发展的传承脉络引入技能培养过程当中,让学生了解技术创新发展趋势,理解生产实践是如何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在不断突破中推进技术技能的变革,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思考,激发尝试突破的思维动力。2)专业课程体系当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均带有一定的探索实践性质,要充分发挥这类课程对设计创新能力的训练功能,加强课程的探索程度,鼓励学生在所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开拓创新,同时优化课程评判细则,允许创新不足和失败,创新的尝试不论成果大小,鼓励重在探索的积极态度。同时,根据课程要求,校企协同从生产实践中精选相关任务进行提炼优化,构建既能有效保证基本技能训练效果,又具有一定探索性质的设计内容,引导和激发学生进行思考。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良好的培育孵化机制和氛围,为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创新创业意识、认识商业领域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从创业大赛来看,技术应用的创新项目百花齐放,成为大赛的重要项目来源和成果输出。要充分利用双创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学专业用专业,积极思考和探索将机器人知识技能与生产、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乐于探索的思维意识,并为学生逐步形成用于求新、求变的职业作风提供支撑。创新性学习能力是学生职业生涯不断成长的重要保障,用创新的思维认识新的业态发展、用创新的意识发现学习工作中的问题、用创新的态度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是技能人才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形成较好的创新性学习习惯和能力,对于保障学生技能持续性成长以及职业续航能力至关重要。

3结语

工匠精神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集中体现,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工匠精神已成为保障技能人才职业生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以及企业、行业保持竞争能力的基础。职业院校作为工业机器人领域重要的技能人才供给侧,要紧密结合企业、行业发展,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的全过程、全方面进行融合,校企协同充分发掘工业机器人相关岗位的标杆作用,通过专业认知引领、师资榜样引导、课程体系递进、创新创业培育等推动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

参考文献:

[1]耿银平.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N].光明日报,2016-03-10(06).

[2]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EB/OL].

[3]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

[4]夏张琳,马丹.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6(6):81-84.

[5]张明明,肖伟民,孙汝君.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2018(11):71-73.

[6]季昌勇.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院校人才培育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9(23):51-54.

作者:姚钢 单位: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