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业课程结构构造及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业课程结构构造及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工业课程结构构造及教学

1工业工程专业及其课程体系的特点

1.1工业工程专业及其专业素质结构要求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IE)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其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人才,能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以及系统工程技术对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系统进行规划、组织、设计、评价和创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1]。工业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要求学生形成系统的专业素质,包括学科基础素质、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系统开发与创新能力。目前高校均是通过相关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完善和补充实现上述素质的培养。例如,针对学科基础素质,开设电子电工学、基础工业工程、工程制图、机械制造等课程;针对工程设计能力开设机械设计、生产管理学、财务管理与成本分析、工程经济、人因工程、组织行为学,以及CAD、材料成型技术等;针对工程实践能力开设生产实习、认识实习、金工实习,以及运筹学、系统工程、生产系统仿真、企业资源计划、设施规划与设计、质量管理等课程;针对系统开发与创新能力开设先进制造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等课程。

1.2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所产生的问题

从工业工程的课程及实践环节的设置看,涉及面比较广,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对所开设的诸多课程无法有效掌握,尤其是涉及多个学科的多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造成学习上的混乱。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局限于本课程或几门课程的讲解,无法做到实现主体课程之间的有效联系,导致教学上的无序性,从而加剧学生学习上的混乱。要消除这种混乱和无序,需要综合考虑工业工程专业课程的讲授和学习,通过构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实现二者的统一。

2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构建

2.1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构建的系统性

根据结构主义的观点,结构不是存在于事物的现象之中,而是存在于模式之中[2]。这就要求用系统化的观点和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构建问题。按照系统的观点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构建需要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点和课程相互间的知识扩充的基础上进行。上述工业工程专业的素质结构的形成即为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的目标所在。而围绕该素质结构,工业工程专业开设基础工业工程、预测与决策理论与技术、系统工程导论、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运筹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因工程、生产现场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主干课程。这些主干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有效结合就形成了其结构构建。根据美国工业工程学会的定义,“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3]而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系统运行的成果可知,投入和产出是最直接的确认、预测和评价的对象。本文认为:对投入和产出的分析则集中于时间研究,即工业工程所讲的作业测定。工业工程通过作业测定,最终实现标准工时的确定,为生产线平衡、现场改善、人力和物料需求、产能核算、设备更新换代、生产计划与控制提供基础标准。

2.2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型

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构建要以标准时间为核心,构建其课程关系的关系模型。工业工程专业以标准工时测定为核心,进行课程体系结构构建所形成的各教学模块:基础工业工程模块、生产运作管理模块、产能计划模块、财会基础模块,并描述了各模块对应的相关关联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该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统一模块课程和不同模块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3应用课程体系结构模型的教学策略

3.1加强对工作研究的理解和应用

标准工时的确定作为工业工程课程体系结构模型的核心,其确定主要是通过基础工业工程中的工作研究实现。工作研究包括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其中方法研究通过对现行工作方法进行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进行方法改进,拟定新的工作方法;以新的工作方法为基础,对研究对象运用秒表测时、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标准资料法确定正常工作时间和标准时间。在工作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操作者进行方法培训,使之标准化,最终确定新的工作方案和标准时间,并持续进行改善。这个过程所涉及的环节、相关技术和方法是工业工程教学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的,可通过理论讲授、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教学环节强化。

3.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不同模块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实现不同模块的课程彼此之间的知识联系,最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实现这种联系,首先需要教师加强对工业工程课程体系的深入理解。这种理解往往是构建在教师扩展自身的教学和研究领域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设计,单纯的理论讲解容易陷入由于过于抽象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困境。在教学实际中,可综合应用归纳、演绎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知识应用的情景模拟、企业案例,实现知识及其相互联系的显性化,提高授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