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提要]通过查阅大量的数据、详实的资料,对襄阳市目前工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初步的梳理,结合当前社会整体工业发展趋势,围绕如何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抓手,促进襄阳市工业经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工业经济;数据统计分析;科技创新;绿色发展
近年来,襄阳市作为湖北省“两带支撑”战略中汉江生态经济带、“三区协同”战略中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的重点城市,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生态立市”的总体思路,坚持新发展理念,在中西部同类城市中探索区域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襄阳市工业经济发展成效
(一)产业优化,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1、发展质效大幅提升。2019年,襄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12.8亿元,比上年增长7.9%,跻身全国GDP前50强城市之列,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占比进一步提高。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1.7∶55.4∶32.9调整为2019年的9.3∶48.4∶42.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2020年虽然遭受肺炎疫情不利影响,但在一系列复工复产政策措施强力刺激下,全市经济触底反弹,仍保持在预期的合理增长区间。2、科技新动能加快释放。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一极两中心”建设要求,各类创新要素加速聚集,万亿工业强市建设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日俱进、今非昔比,以循环经济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经济新业态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襄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新高1,022.2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占GDP的比重达到21.2%;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增加值增长30.4%,同比增长16.7%,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7%;高新技术企业达536家,位居全省第二;全年有141个项目被列入省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额42.34亿元,登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65家,各类孵化器新增入孵企业213家;全市共申请专利9,199件,其中发明专利2,267件。
(二)创新引领,工业绿色化发展迈上“新台阶”1、新能源产业方面。襄阳市依托新能源产业基础较好的条件,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代表的包括电池材料、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制造在内的技术创新和工业体系建设,带动全市产业低碳化、减量化、绿色化高质量增长。目前,全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66家,形成了以骆驼集团、中车电机、追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零部件制造产业和东风襄旅、众泰集团为龙头的新能源整车生产体系。襄阳市被列为国家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工作走在全省及中西部同类城市的前列。2、绿色信息产业方面。襄阳市适时抓住新一轮以“大规模数据、智能化生产、无线网络”为特征的技术革命新机遇,积极探索新技术创新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依托华为云服务华中大区中心、中国移动襄阳云计算中心、万洲电气等企业,开发相关产品、服务及应用,不断提升“襄阳云谷”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拉长产业链条,着力打造服务中部、辐射全国的区域性“云服务”产业中心。3、循环经济产业方面。襄阳市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推行减量化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壮大发展,围绕谷城县打造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围绕老河口市建设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化利用、再生铝及铝深加工和废旧电池、废钢循环利用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以金洋资源、楚凯冶金等为代表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得到迅速成长,废铅、废铝、废钢铁、废塑料橡胶等资源利用率均达90%以上。目前,全市拥有6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快速向园区集聚,有力带动了全市整个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循环型社会建设的形成。东风康明斯、骆驼集团、际华3542等企业获国家“绿色工厂示范企业”、“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绿色产品示范企业”等称号及绿色制造集成系统专项资金支持。
(三)政策驱动,科技体系加速健全1、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持续优化。襄阳市着力打造精品支持政策,出台《襄阳市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2018]33号)、《襄阳市加强技术交易市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襄政办发[2018]28号)、《关于加强专利工作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意见》(襄政发[2017]19号)、《关于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襄政发[2016]21号)等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2、科技创新型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襄阳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促进创新要素向创新主体加速集聚,打造了一批以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初步形成了以创新型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先后培育了5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1家企业列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路线图计划,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6家。3、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鼓励建立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建共建各类技术创新平台。目前,全市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个、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加快建设。二是搭建襄阳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汉江科联网,进一步统筹科技创新资源,提升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解决襄阳市科技创新资源分散、开放共享水平不高、科技成果转化难、科技服务水平能力不足等问题。三是依托技术创新平台,积极申报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攻克一批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共性技术,近三年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40个,争取支持资金4.16亿元。4、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不断提升。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水平全面提升。2017年襄阳市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融资试点城市,高新区成为全省第二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樊城区、襄城区、襄州区和谷城县、南漳县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区(县),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诸葛亮中学成为全省首所“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近5年累计申请专利数35,975件,其中授权专利10,511件,有效商标注册量12,660件,中国驰名商标48件,著名商标287件,地理标志商标39件。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省级、行业标准296项,成为汉江流域工业质量标准化创新中心,中航精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二、襄阳市工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程加速。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也在逐步孕育兴起,一大批新技术、新工具、新材料的涌现,有力推动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第四届科学、技术和创新论坛提出科学技术和创新是弥合数字鸿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全球已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5G和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技术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创造了条件。
(二)我国进入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党的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立健全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为主要部分的经济体系,加大国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和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广泛布局和推动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迈上新台阶,上升到新的高度。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等多重挑战,保持经济高水平、高质量增长仍有不小压力,在解决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和生态发展不平衡、劳动收入水平不平衡等方面仍然存在着部分突出矛盾需要认真谋划解决,实现各地区、各层次、各领域间的协同发展仍是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襄阳市工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发展体系1、强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统筹高等院校、优势企业、产业联盟等要素集聚,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快在智能化控制、3D打印、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推动相关产业跨越发展。围绕培育汽车产业比较优势,加速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和快速充电技术研发与应用,重点突破“大三电”“小三电”等核心技术瓶颈,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无线通信、智能互联、车载网络、驾驶辅助等技术跨产业协同合作。加速推广和应用“创客+”模式,加快建设面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2、加快完善科研创新网络。发挥襄阳市科学技术局主办的汉江科联网的科技资源集成平台作用,推动科研仪器设备、科技需求、科技论文、科技成果、科技创新平台等资源向社会上广大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放共享,建立健全以行业内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体系,形成协同创新良性发展的局面。增强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服务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申报建设各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培育一批协同创新中心,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网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申报、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充分发挥省级以上技术研发平台成果转移转化功能,带动行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一线、市场一线的转移转化。优化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布局,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孵化一批重大创新项目,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襄阳转化。3、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优化人才创新环境,进一步加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引进。依托襄阳科技城,加快建设国际人才港和外国专家创新示范基地,支持高校在襄阳设立研究生院,聚集海内外人才在襄阳创新创业。加强高校院所和优势企业互动合作,探索建立“企业提需求、高校出编制、政府给支持”的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模式。打造“隆中对•双创”升级版,实施“隆中人才振兴工程”,依托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产学研示范基地等各类创新载体建设高校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支持高水平人才创新创业,探索建立“学业+创业”双导师培养模式、在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业绩与学分挂钩机制。4、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健全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取得一批重要的原创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强化企业创新的知识产权导向,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加强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推进专利优势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扶持企业申请和实施国内外发明专利,支持重大专利的产业化落地。加强政府对知识产权的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加大对重点产业、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并运用发明专利的扶持力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营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5、加速形成双创新局面。顺应互联网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着力构建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服务平台,激发全社会上下创造活力,孵化培育一大批有活力、有潜力的科技小微企业,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支持鼓励企业、创投机构、现有孵化器、在襄高校和职业院校、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创业平台建设,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的绿色通道,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增强激励创业的制度供给。增强社会大众创业创新意识,发挥汇聚创业创新人才和投入的强大动能。
(二)创新发展新型工业,壮大战略新兴产业1、强化减量化增长,促高质量发展。遵循城市发展变化规律,探索地方经济科学、健康发展趋势,以“微创手术”实现“精确打击”,以减量化增长为抓手,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牢牢把握供给侧改革重点任务和主要路线,落实好“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在低端供给、无效供给上做减法,在高端供给、有效供给上做加法,减少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提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科技水平,推动传统产业优化配置、改造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巩固现有产业基础,布局未来产业趋势。2、做强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和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集中优势资源继续做大做强新能源企业特色产业。开展八大关键技术攻关,即大三电(电控、电池、电机)+小三电(电制动、电转向、电空调)+轻量化+全气候,整车电控重点研发系统匹配、大型设计软件与仿真技术、操作系统,新能源电池向高比能量、高能效、长寿命、全气候、全固态、低成本方向发展;电机围绕高效节能、安全舒适,不断提高电机功率密度,加速车身轻量化发展,做到结构轻量化、材料轻量化、连接轻量化,综合能耗降低5%~10%;完善充换电设施技术,加快建设充换电站。以“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举全市之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和精准发力,加速将襄阳建设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和新能源示范城市。3、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业,完善产业链配套,强化龙头带动作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坚定不移打造成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智慧出行和智慧物流创新试验区、智慧交通标杆城市。积极对接国产大飞机制造,充分发挥襄阳市在轻型航空器领域的产业优势,以整机生产、高端航空制造、高精尖设计研发为重点方向,大力开展航空产品研发制造、轻型航空器材制造、配件加工等产业,积极引进国际化优质项目,主动参与中国大飞机制造项目的协作配套,着力构建产学研一体、产业链完备的航空产业集群。4、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七大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运用工业技改、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链条改造,践行减量化增长发展理念。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实现研发设计网络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过程数字化、营销环节电子化管理,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深入实施技改提质专项行动,发挥企业技术改造主体作用,鼓励汽车、机械制造、建材冶金、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行业的重点生产企业进行互联网改造和智能化提升,建设全国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运用示范区。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襄阳市工业经济在绿色高质量的发展道路上,仍有较长的路要逐步探索前行,期望襄阳市相关部门进一步以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的绿色发展为主线,以破解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增大之间的突出矛盾为重点,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和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探索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达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循环经济不断壮大、城乡环境不断美化的预期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郄英才.政府工作报告[N].襄阳日报,2020.1.23(01).
[2]李耀坤.面向小微创新创业群体的互联网孵化平台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9.
[3]黄超.全球发展治理转型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国际展望,2018.10(03).
[4]李乐成.打造绿色增长极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N].湖北日报,2019.8.26(02).
[5]张静.东风华为“隆中对”[J].汽车观察,2019(05).97.
作者:王浩歌 单位:襄阳市知识产权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