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筑幕墙安全性鉴定工业内窥镜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筑幕墙安全性鉴定工业内窥镜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建筑幕墙安全性鉴定工业内窥镜的应用

摘要:建筑幕墙具有美观、简洁、施工方便等特点,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如何对表面装饰层内部的龙骨、连接件使用现状进行检查,仍是幕墙安全性鉴定中的难题,目前主要以拆卸表面装饰层的破坏性检测为主,检测措施成本高,抽样点位随机性差。该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一种将工业内窥镜应用于幕墙安全性鉴定的现场检测方法,具有提升检测便利性、抽样点位随机性、降低检测成本、测点恢复后不影响整体美观等优点,这一创新性检测方法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内窥镜;建筑幕墙;安全性鉴定;结构检测

引言

建筑幕墙因其美观、简洁、施工方便等特点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其中石材幕墙、金属板幕墙、人造板材幕墙等施工工艺普遍采用轻钢龙骨为主要承重结构,表面装饰材料通过不同形式的连接件附着在轻钢龙骨上,对于使用多年的建筑幕墙而言,如何对表面装饰层内部的龙骨、连接件使用现状进行检查是幕墙安全性鉴定中的难题,目前主要以拆卸表面装饰层的破坏性检测为主,检测措施成本高,抽样点位随机性差。笔者在某工程外立面幕墙检测鉴定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创新地将工业内窥镜应用于石材幕墙内部龙骨、连接件外观质量的现场检测中,保证了检测工作的可操作性。

1工程案例概况介绍

A工程为重庆市主城区某区行政中心,内有10栋办公大楼,外立面普遍采用特制陶板石材幕墙,内部由轻钢龙骨作主要承重结构,通过特制连接件将石材挂在龙骨上,目前已使用近10年,部分立面可见陶板幕墙凹凸不平等现象。鉴定前经现场勘察,发现有以下影响检测工作开展的限值条件:1)10栋办公楼四周都普遍设置有花坛,委托方要求在检测过程中不得对绿化植物造成大面积损坏,且花坛内为回填种植土,土质松软,故无法搭设脚手架;2)房屋四周立面顶部普遍设置约1.5m外挑屋檐造型,故无法通过安装吊篮实现贴墙高空作业;3)陶板上沿设置U型凸起,下沿设置U型凹槽,安装后上下两块石材面板通过卡槽锁紧,避免错动,故安装时只能由底部向顶部逐一安装,拆卸时只能由顶部向底部逐一拆除,无法在底部或中部随机拆除某块石材面板;4)该工程石材面板为订购陶制面板,目前已无备用存货,故在检测中若有损坏情况发生,建筑立面外观将无法恢复原样。根据以上检测条件限制,结合实际情况,笔者提出对陶板幕墙局部微破损,采用工业内窥镜对内部龙骨、连接件进行检查,然后将破损部位修复的检测方法,得到委托单位的认可。

2内窥法检测过程介绍

2.1设备介绍

本次检测采用某品牌工业内窥镜,镜头直径8mm,蛇管长度5m,搭载正视和侧视双镜头,有效像素为500万像素,正视和侧视均配有LED照明灯,镜头及蛇管可满足IP67级防水要求,采用外置储存卡,可扩展内存128G,能实现图片、视频的采集及储存,此类设备广泛应用于航空、汽修、管道检修等领域,设备外观详图1。

2.2检测过程介绍

采用内窥法检测幕墙内部龙骨、连接件外观质量的检测流程为:钻凿检测孔———内窥镜检测———检测孔修复。(1)钻凿检测孔本次检测采用Φ14mm陶瓷专用钻头,搭配充电式电锤钻凿检测孔,检测孔主要分布在以下两类位置:①建筑立面顶部、窗台等位置:此类测点可竖直向下钻凿检测孔,内窥镜竖直向下插入测孔,可对临近两根竖向龙骨之间,深度约3m范围内的龙骨、连接件进行可视化检测;②建筑立面任意位置:此类测点位置可垂直于石材表面钻凿检测孔,内窥镜斜插入测孔,通过调整插入角度、蛇管弯曲弧度可对测孔周边半径约50cm范围内的龙骨、连接件进行可视化检测。本次检测配合专业高空作业车进行检测,实现了对建筑立面测点的随机布置,提高了检测抽样的随机代表性,也可实现对外观检测有缺陷的部位进行重点抽样检测。(2)可视化检测将内窥镜插入检测孔内,即可实现对幕墙内部龙骨、连接件的可视化检测,通过调整蛇管插入长度、对蛇管进行适当弯曲、合理选用正视和侧视视角,即可对重点检测部位进行视频采集或图像采集。由于本次检测所采用内窥镜镜头为定焦镜头,故图像清晰程度需要靠人工调整镜头离待测点距离来保证,增加了操作难度,后续可对设备进行改良,提高检测效率。(3)检测孔恢复由于委托方提出了不影响整体美观的要求,故本次检测方案设计时,考虑了对微破损检测点的修复。本次检测孔直径为Φ14mm,与之相对应地采购了Φ12mm圆形塑料孔盖对检测孔进行封堵,封堵时检测孔边沿涂抹硅酮结构密封胶,封堵后孔盖表面及周边再次涂抹硅酮结构密封胶,以保障检测孔封堵后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密封性。此外,成品圆形塑料孔盖有多种规格和颜色可供选择,可直接购买与外墙相似颜色或采购白色再喷涂成墙体的颜色,达到修复后不影响整体美观的要求。

3检测成果

本次检测时,采用内窥镜对委托鉴定建筑石材幕墙内部龙骨、连接件进行了可视化检测,后期通过对采集到的图像、视频资料分析,结合图纸的比对分析,取得了以下检测成果:(1)核对了石材与龙骨之间的连接形式是否与设计相符;(2)确认石材与龙骨之间仍连接可靠,无明显存在可能引发石材脱落隐患的缺陷或连接失效现象;(3)通过内窥检测发现,在石材与龙骨连接节点处应设置反向压力簧片,以保障石材安装牢固无松动,但局部连接节点处反向压力簧片缺失(详见图2),导致石材边沿易内凹移位,结合外立面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外立面凹凸不平的现象是由安装施工不当引起的施工误差,非内部连接失效所致;(4)对石材幕墙内部龙骨局部锈蚀等缺陷进行了有效识别,详见图3。

4结语

本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将采用镜工业内窥镜应用于建筑幕墙安全性鉴定中的检测方法,根据该工程内窥检测结果可知,采用内窥镜对幕墙内部龙骨、连接件使用现状进行可视化检测,能对其构造连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直观的比对分析,并能对安装缺陷及长期使用后所产生的缺陷进行有效识别。综上所述,工业内窥镜在建筑幕墙安全性鉴定中的应用,在满足相关检测目的的前提下,具有提升检测便利性、抽样点位随机性、降低检测的措施成本、测点恢复后不影响整体美观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S].2001.[2]建筑幕墙:GBT21086—2007[S].2007.

[3]玻璃幕墙安全性检测鉴定技术标准:DBJ50/T-303—2018[S].2018.

[4]任俊,汪四新,黄远洋,等.建筑幕墙安全性鉴定技术探讨[J].广州建筑,2017(4):18-24.

[5]林楚修.既有建筑幕墙安全性鉴定工程实例及问题总结[J].江西建材,2017(11):277-278.

[6]张隽.工业内窥镜检测设备技术的发展[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9(5):82-83.

[7]刘希和.管道及设备检测用内窥镜的发展[J].石油工程建设,1994(3):46-49.

作者:彭博 李改 杨露 单位: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