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析企业低碳生产意愿提升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ErnstWorrell、LynnPrice、NathanMartin在对美国钢铁行业1958年与1994年碳排放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鉴定每个生产流程的技术,证实了企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对减少碳排放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3]CarlosMontalvo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提高,主要是能从清洁生产中获得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4]SpyrosArvanitis研究了瑞士2324个企业节能技术使用的数据,证实来自社会的压力影响着企业节能减排生产的意愿。[5]StephenJ.、DeCanio研究发现,政府的管制作用对企业的低碳生产意愿具有明显影响。[6]LukenR.、VanrompaeyF.、KatarinaZigova通过对8个发展中国家的98家工厂的调查研究,论证了政府因素对企业采用环境无害技术(EST)的影响。[7]HenriL.F.Gro-ot、ErikT.Verhoef、PeterNijkamp在对荷兰企业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离散选择模型证实了企业规模对企业节能生产具有显著影响。[8]BrustD.,ListonHeyesC.通过研究阿根廷536家企业的数据,论证了管理者素质及其思维模式对企业绿色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力。[9]我国学者杨长宁、周长辉采用中国28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认为管理层的环境导向、学习能力和传统经验对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具有显著影响。[10]但智钢、段宁、于秀玲等构建了清洁生产驱动力模型,论证了经济发展水平、污染压力和外部条件对清洁生产的影响,并提出要加强和激发企业内部条件的促进作用。[11]高良谋、谭姝则从企业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相融合的角度,论证了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企业节能减排机制,认为发挥政府的主导型作用对提高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具有重要意义。[12]纵观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企业规模、现有的生产技术、管理者素质、政府的激励作用、社会压力等因素对企业低碳生产意愿产生影响,并且与其低碳生产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无锡市35家工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试图从企业、政府、市场等多个角度全面探究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由于工业企业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体,因此本次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影响因素调查对象为工业企业。无锡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2986.8亿元,仅次于上海、苏州、深圳、天津和北京,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居第6位。本文选择无锡市35家机械制造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1年11月-2011年12月。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46份,回收率为89.2%,其中有效问卷391份,有效率为87.7%。
(二)调查内容
首先,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确定了初步的调查问卷。接着,对5家企业进行预调研,再对问卷进行修改完善。问卷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企业自身特征信息:主要包括公司注册登记类型、公司规模、进入行业时间、最高管理者所处年龄段及接受教育程度;第二部分则是考察各个因素对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影响的重要程度,一共选择了19个指标,这一部分指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每个指标的评价情况分为5个层次:以重要程度为划分标准,分为“很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比较重要”、“很重要”,分别赋值1分、2分、3分、4分、5分。
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一)样本特征描述性统计
在回收的391份问卷中,从企业性质看,参与调查的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分别占37.1%和22.9%;从企业规模看,公司规模在100-500人所占比例最大,占34.3%,其次为500-1000人,占20.0%;从进入行业时间看,主要在6-10年,占40.0%,其次为3-5年,占20.0%。公司最高管理者年龄主要在40-44岁,占45.7%,其次为45-49岁,占22.9%;最高管理者接受教育程度绝大部分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各占45.7%,合计占91.4%。
(二)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取公共因子,简化变量,以便用较少的指标来表示大部分的信息,具体的计算过程通过SPSS15.0统计软件完成。1.KMO和Bartlett’s球形检验。经过运算,上述19个指标的KMO值为0.707,通常认为大于0.7,则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形检验伴随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故拒绝Bartlett’s球形检验的零假设,两个检验结果都说明样本是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对391份问卷总体信度检验,得到Crou-bach’sα为0.803,表明问卷整体可信度较高。2.计算特征值与贡献率,提取主因子。接着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基于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了7个主因子来衡量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影响因素(表1)。这7项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667%,能充分反映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然后,再计算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2)。
(三)因子变量的命名解释
按照各因子所包含的变量的共性进行命名:第一个因子在企业进入该行业时间、企业现有生产技术、企业引进节能环保技术的途径和成本、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载荷都较高,反映了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累积的技术、文化等整体资源,故可命名为“企业发展水平”,它是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水平,对企业进行低碳生产意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第二个因子包括当前行业发展的趋势、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需求,它是从市场需求方面影响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如果市场对低碳产品的需求偏好发生变化,就会导致企业的低碳生产意愿有所改变,由此将这个因子命名为“市场需求”。第三个因子在政府对低碳生产的强制性政策安排以及政策奖励两方面有较高的载荷,反映了政府政策对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的影响,故命名为“政府政策”。第四个因子主要由管理层对低碳生产的认识程度、企业所有制类型、企业R&D投入组成,可将其归纳为“管理层的支持度”,管理层对低碳生产的支持不仅体现在认识程度上,而且应该转化为资金的投入以及开展有关低碳生产活动。第五个因子在企业的销售规模和营销手段两个指标上的载荷较高,而营销手段的选择对企业销售规模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将这个因子命名为“企业营销策略”。第六个因子主要从高层管理者接受教育程度及其年龄等自身素质方面反映了其在企业低碳生产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影响,故可命名为“高层管理者素质”。第七个因子在政府监管力度和惩罚的实施程度、社会舆论的压力两个指标上载荷较高,都是从企业外部实施的压力方面体现对低碳生产意愿的影响,故命名为“监管舆论压力”。
(四)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由于因子变量的方差贡献率反映因子的重要程度,由表3可以看出,对于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企业发展水平”(23.612%)、“市场需求”(11.059%)、“政府政策”(8.029%)、“管理层的支持度”(7.253%)、“企业营销策略”(6.035%)、“最高管理者素质”(5.404%)、“监管舆论压力”(5.275%)。结合问卷和访谈内容,发现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对低碳生产的理念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总体积极性有待提高,并且企业对于低碳发展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多数企业仅从节约成本的角度看待低碳生产。总体看来,企业低碳生产意愿能否提高关键在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综合能力,同时也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社会舆论压力的推动,市场需求对企业低碳生产具有重要的刺激作用,而最高管理者素质、管理层的支持度、企业的营销策略则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企业的发展水平,对企业低碳生产意愿产生重要作用(图1)。
提高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低碳生产的宣传
要重视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让企业深刻、全面地了解低碳生产,加强企业低碳文化建设,强化其低碳生产意愿。低碳生产不仅是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而且关系到企业自身的长远利益和生存发展。在整个产业结构转型的大环境下,企业必须要认清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市场竞争力的高度看待低碳生产,如果不能把握住低碳生产发展的契机,那么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必定会处于劣势,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
(二)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企业在低碳技术方面普遍缺乏创新的积极性,主要靠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对外依赖性很强。要走低碳生产之路,必须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自主技术研发。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资金上给予支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有关低碳生产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不断开发新型低碳产品。[13]
(三)建立规范的法律政策体系
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尽快制定《可持续发展法》、《低碳经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引导和限制企业的相关行为,从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护依据。同时,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低碳生产,为低碳生产提供投资绿色通道,构建信息平台,拓宽技术引入渠道,规范低碳交易市场。各级政府要严格指导、督促企业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将其落到实处,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考核,制定相关奖罚措施。对于积极开展低碳生产的企业,应该给予各方面的政策扶持和奖励措施。[14]
(四)加强监督管理
来自外部的压力,比如政府的惩罚性措施、社会舆论的压力对企业开展低碳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条例的企业,应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惩处,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各类新闻媒体也应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及时将违规企业曝光,通过舆论谴责来共同督促企业走低碳生产道路,提升其低碳生产意愿。
(五)增强消费者低碳消费意识
低碳发展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消费者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需求也在日渐发生改变。企业的生产行为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应该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升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关注,逐渐改变消费习惯,更多地使用低碳产品,以此来促进企业进行低碳生产。(本文作者:谢守红、张漫、薛红芳 单位: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