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物填料下的染料工业废水脱氯工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物填料下的染料工业废水脱氯工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物填料下的染料工业废水脱氯工艺

摘要:研究了基于生物填料染料废水脱氮工艺,考察了温度、停留时间、碳源等因素对生物填料脱氮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脱氮温度为35℃,添加醋酸500mg/L作为反硝化细菌的营养物质条件下,停留时间可缩短至2h,废水总氮质量浓度从80mg/L降至30mg/L左右,总氮去除率达到60%以上。

关键词:废水处理;染料废水;生物填料;脱氮工艺

前言

目前,由于含氮有机物的不断流入,使得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控制污水排放标准中氮元素含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成为今后水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任务。国家和地方关于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中的氮含量指标也在相应制定中。因此,现有污水处理池必须进行提标改造,增强脱氮能力。废水生物脱氮是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参与的生化反应下完成的,将氨氮最终转换为氮气从废水中除去。反硝化也称脱氮作用,是指反硝化细菌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利用NO2-和NO3-为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将其还原为氮气(N2)的生物化学过程。其机理如下:在现有的脱氮工艺中,生物滤池反硝化工艺因具有占地面积小、水力负荷高、出水悬浮物少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生物滤池填料有火山岩、颗粒活性炭、石英砂等,其中火山岩具有比表面大、孔率高、抗压强度高、稳定、价廉等优点。一般的反硝化细菌是厌氧异养型细菌,需要消耗营养物质作为碳源来进行新陈代谢,常用的碳源有外加碳源、废水本身含有的含碳有机物,以及内源碳。本试验在废水完成硝化工序前提下,采用生物滤池工艺,以火山岩为生物载体进行试验,重点考察水温、碳源等条件对反硝化细菌活性的影响,最终评估处理能力和占地面积。

1试验部分

1.1试验水样、菌种及方法

试验中的生物填料为火山岩。试验水样取自浙江泰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生化出水,水质情况为:外观浅褐色,COD为300~400mg/L,氨氮值为10~20mg/L,总氮为80~90mg/L。反硝化细菌由扬州市海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其活菌含量≥109个/g,初始投加量为500mg/L。图1为生物滤池示意图。水样从进水口连续进入,从出水口连续流出。通过调节进水流速控制水样在生化池的停留时间,并定期测试出水的COD、总氮、氨氮等指标,以考察温度、停留时间、碳源等因素对脱氮性能的影响。

1.2检测方法

化学需氧量(COD)采用GB11914—19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测定,总氮采用GB11894—1989《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水温的影响

水温是影响反硝化细菌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表1列出了低温下(10℃)反硝化细菌的总氮去除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在低温下,停留时间2h,总氮去除率不到10%。这是因为温度过低,细菌处于或接近休眠状态,活性差。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总氮去除率随之提高,但要达到理想的总氮去除效果,停留时间需延长到24h,这样会导致反硝化生物滤池占地面积大大增加,投资增大。因此,需要提高反硝化温度。表2为25℃、30℃、35℃三个温度梯度下反硝化细菌的脱氮性能。从表2可以看出,温度提高,反硝化细菌的脱氮性能明显提升,2h停留时间下,总氮去除率从5%提升到40%以上。在水温30~35℃,停留时间4h的条件下,总氮去除率可以达到60%左右。因此,适宜的反硝化温度为30~35℃。

2.2外加碳源的影响

由于反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在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外环境提供碳源。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即使延长停留时间,废水COD变化不大,这说明生化出水微生物可利用的碳源太少,即生物需氧量(BOD)太低。因此,需要外加碳源来促进反硝化细菌加快新陈代谢,以提高反硝化效率。表3为35℃水温下,停留时间为2h,补加不同量的葡萄糖条件下反硝化细菌的总氮去除效果。由表3可知,外加碳源后,反硝化细菌的脱氮能力提升明显,从48%提升到62%。从进出水的COD变化来看,外加碳源基本被消耗完,用于反硝化细菌的新陈代谢。且随着外加碳源量的增加,脱氮性能逐步提升,当外加碳源量达到500mg/L后,脱氮性能提升不明显,这表明当外加碳源为葡萄糖时,适宜的外加量为500mg/L。表4列出了不同碳源种类对反硝化细菌脱氮性能的影响。由表4可知,甲醇和醋酸的效果好于葡萄糖,且出水COD更低,这说明反硝化细菌喜好小分子的碳源。这在实际生产中极为有利,因为化工厂一般都有大量的废醋酸或者废甲醇。

2.3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的长短决定了一定容量下的处理量。即已知水量条件下,停留时间越短,生物滤池的占地面积越小,投资也越小。图2给出了不同停留时间下反硝化细菌的脱氮性能。试验条件为:水温35℃,补加醋酸500mg/L。从图2可以看出,当停留时间为0.5h时,总氮去除率只有15%左右;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总氮去除率明显提高;当停留时间达到2h后,总氮去除率提升缓慢。从经济效益等综合因素考虑,停留时间为2h最适宜。

3结论

本试验基于生物填料的染料废水脱氮工艺,考察了温度、碳源等因素对脱氮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脱氮温度为35℃,添加醋酸500mg/L作为脱氮细菌的营养物质条件下,停留时间可缩短到2h,废水总氮质量浓度从80mg/L降至30mg/L左右,总氮去除率达到60%以上。

作者:阮光栋 李建昌 单位: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