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温州制造业转型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温州制造业转型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温州制造业转型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

摘要:研究了在我国经济发展重大战略规划"一带一路"背景下,温州制造业与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制造业存在的机遇与面临的问题。以工业设计为产业发展核心,从产业融合角度出发,通过政策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倒逼机制4个方面为温州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工业设计;制造业;融合发展

“一带一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是战略实施的重要产业集群。温州作为浙江省铁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应力求在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业设计作为新型的服务性领域,是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突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温州制造业与工业设计的融合发展,更有利于温州企业在“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下转变发展方式,重振产业发展。

1温州制造业概况

1.1“一带一路”战略与制造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经济、贸易、金融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此背景下,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经贸合作、地区产业升级与优化,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一个全所未有的发展新契机。随着战略的不断深化与推进,包括温州在内的各级政府抓住机遇,将地区产业与“一带一路”战略充分结合,力求推进地区制造业企业产品走出去,突破发展的瓶颈。2017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金额达到7.4亿元,同比增长17.8%,高于全国的对外贸易增速。温州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2017年进一步扩大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经贸往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420.2亿元,增长13.2%。

1.2温州制造业现状与挑战

温州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服装、鞋革、泵阀、低压电器、眼镜等具有竞争力的轻工业体系,并对应形成了区域经济区块,成为温州制造业重要的产业基础[1]。但过去的10多年,以传统的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温州制造业没能及时转型,温州制造业存在严峻挑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多数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温州制造业缺乏有效的核心技术,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低价与代工成为大部分企业的生存之道。温州产业链的不足,导致了整个产业竞争力逐步减弱,更加难以向中高端产业链布局,形成恶性循环。(2)制造业成本上涨,利润降低。随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扬,人力劳动成本增加等因素,导致成本不断攀升,温州制造业低价优势也逐步丧失。以低端代加工为主的大多数温州制造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到了严重冲击。(3)产业结构无法满足市场升级要求。温州制造企业缺少有效的产品研发,缺少品牌价值,与正在升级的消费市场脱节。同时企业创新力缺失,产品附加值不足,无法建立起技术创新的体系,从而导致整个产业的结构不合理。(4)出口产品与地区匹配性不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扩大企业出口贸易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出口国家民族的文化构成系统与产业体系相融合[2]。目前温州制造业的出口产品未对“一带一路”沿线进行有效研究,产品不具备地域特色,导致在行业竞争中不具备独特优势。

2温州工业设计发展现状

2.1工业设计概况

工业设计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服务、体验等的设计活动,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工业设计伴随着现代工业出现,将制造、技术、创新、商业等联系在一起,提供新的价值与产业竞争优势。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其中工业设计所引导的产品创新开发就处于制造业“微笑曲线”的上游。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一环,工业设计是制造业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工业设计发展得到了浙江省与温州市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以增加制造业附加值,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2.2温州工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温州拥有工业设计企业50余家,从事工业设计的专业人才近万人,初步形成了水平较高,特色较为鲜明的工业设计服务产业。然而相比省内杭州、宁波,作为铁三角的温州在工业设计领域与杭甬差距巨大,甚至有被其他地级市超越的可能。温州工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为:(1)工业设计产业容量不足。温州工业设计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现有的设计服务容量还不足以满足温州制造业转型的需求。温州虽已建设诸多制造类特色小镇,但在产品研发与创新设计方面还缺口较大,需加快温州工业设计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2)校企合作不足。温州轻工制造业领域广泛,而目前只有鞋靴等少数产业与在温高校有密切的联系,其他诸如教玩具、汽摩配、宠物用具等制造业均没有形成相关校企联动机制,产业虽有发展,但内在的创新驱动力不足。(3)工业设计渠道不通畅。工业设计园区建设相对滞后,设计服务平台还未搭建,导致设计服务与制造业无法有效对接。制造业出现设计的重大需求,但没有有效匹配到合适的设计服务方。

3“一带一路”背景下温州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机制

温州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一带一路”出口贸易的有效路径。产业融合涉及到政府、制造企业、工业设计服务方3方面,通过政策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倒逼机制4个方面,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3.1产业融合发展政策落实机制

(1)推动工业设计政策落地。工业设计创新驱动必须与地区产业相结合,形成具有集群的产业区块链。温州市政府在根据国家、省相关政策文件基础上,制定出台并落地符合温州地区的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意见。(2)完善工业设计创意园、设计研究院的建设。加强工业设计园区的建设,促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的对接。目前温州已具有浙江创意园等多个较为成熟的园区。温州时尚智造设计中心也将投入运营,届时将成为温州“工业设计高地”。同时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均与温州瓯海、平阳进行合作,成立工业设计研究院,推动所在地企业的转型升级。(3)构建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仅仅依靠高规格的设计机构难以支撑,更多地需要普遍的设计服务从业人员的点对点小微服务。因此应当加强工业设计服务平台的建设,形成涵盖企业、设计服务方、政府的综合信息平台[4]。平台的搭建,形成设计服务对接桥梁,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对接到适合的设计服务对象,并形成一个专业而有秩序的交易市场。

3.2产业融合发展激励机制

(1)鼓励“一带一路”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创新发展。温州市政府继续推进省市两级的工业设计中心的建设工作,完善温州地区工业设计中心枢纽建设。政府应推动“主辅分离”,鼓励引导上规模的产业龙头企业分离内部的研发部门,形成以产业创新为导向的专业化、市场化的配套设计服务分工体系。独立运行的机构在为原有企业提供工业设计服务的同时,为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带动行业共同发展。(2)促进小微设计企业的发展。温州工业设计与发达地区仍有较大的差距,政府应鼓励并促进小微工业设计企业的创业与创新[5]。政府通过工业设计园区、设计服务平台,为小微设计企业提供必要的场地与渠道,并通过政策引导、租金税收减免等形式,聚集设计企业与人才,形成产业设计联动区域,实现设计与制造业的有效对接。(3)构建产学研用新模式。高校是产业人才输送的高地,也是企产学研用联动的重要环节。校企合作,将企业引入高校,将项目带入课堂,形成课堂教学、项目实践、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6],将产学研用模式真正落地。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还应发挥高校在研究领域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围绕制造产业的多维度设计领域进行研究,对工业设计涉及到的交叉领域进行深入整合,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文化的研究,从而补企业在工业设计对研究方面的不足,同时提升设计驱动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3.3产业融合发展保障机制

(1)金融经费保障。设计创新能够提升制造业附加值,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商业风险。政府应扶持并奖励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优良的企业。对具有自主产权的成果产业化、普及化提供资金保障。对创新企业在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对外经贸提供减税政策。(2)知识产权保障。政府应提供针对企业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申请服务,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际专利的申请提供途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产品产权的法律援助。解除企业在研发技术,创新产品时的后顾之忧。(3)下游渠道保障。企业结合工业设计研发的新产品,最终能否落地在于新产品是否能够有效进入市场并受到欢迎。温州某智能门锁企业由于新产品渠道问题,只得将自主研发的产品贴牌供给其他企业进行线上销售,导致企业推进后续研发的动力不足。因此政府、行业协会需要为企业创新推广创造必要的条件,增强企业新产品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营销能力,让结合工业设计的产业创新能够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3.4产业融合发展倒逼机制

温州制造业转型,企业作为个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政府政策、保障与激励机制的大背景下,部分企业仍然由于资金问题、创新风险问题等,设计融合创新能动性不够。倒逼机制是政府在保证制造业自由发展的程度下,通过政策制度管理、经济资源要素等方式,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惰性”形成的一种外在压力,迫使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如图3所示。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前提下,产业倒逼机制的构建从外部管控企业,促使企业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在创新主动性。产业融合倒逼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有效的创新考核制度,对企业设计创新能力、创新产品价值等进行评估与考核。二是结合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强化奖惩制度。对与工业设计融合强的制造企业,在财政税务,以及出口政策等予以支持。相反,对创新能力差的企业,要对于生产相关的经济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予以限制以及增加运营成本,倒逼企业进行设计创新。

4结语

制造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体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温州制造业需要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强化企业自身,结合政府推动产业融合机制,以工业设计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耀.基于温州工业设计的温州传统产业转型对策研究[J].“文化+”与设计管理论文集,2017:220-231.

[2]刘月林,宋立巍.区域文化应用于产品设计创新方法研究[J].设计,2015(3):158-159.

[3]周锦.产业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14(11):35-38.

[4]王晓红,王传荣.产业转型条件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J].改革,2013(9):41-47.

[5]赵丽杰,王晓晓.产业融合与制造业结构升级———以我国生产性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为例[J].公共财政研究,2017(6):60-69.

[6]朱和平.政校企协同合作在设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湖南包装,2018,33(01):97-100.

[7]曾现锋.产业转型升级倒逼机制的作用机理及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6):51-53

作者:孙伦 吴耀 赵宇 单位:温州商学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