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符号传承与工业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文化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现象与民族精神,是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把文化融入到工业设计中,在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对文化传承与创造。中国的工业设计起步较晚,未能像日本设计那样在全球工业设计中独树一帜有着自己民族的风格,虽然中国正逐渐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但早期的盲目复制,残留了一些它国设计的影子。本文综合工业设计的特性,结合民族文化符号,分析工业设计如何推进文化传承与科技的融合,面对消费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怎样通过产品真正传达出本民族文化内涵。
关键词:工业设计;文化传承;民族符号
文化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积累渐渐形成的,其实到现在为止对于文化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定义,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国从古到今,集合者历代先祖们的智慧结晶,回看今天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财富。在物质文化上:气势恢宏的中国宫殿,神奇的鲁班制造,精美绝伦的陶瓷工艺品等无不令人咂舌。行为文化上:孔孟儒家思想,程朱理学等。从观念文化上看,包含了大量无意识成分,存在于社会文化心理、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性格之中。什么是符号?符号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当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你可能会根据路标和标志性的建筑物确定方向;当你旅行结束时你会选择各种特色的产品赠与亲朋好友;你会去品尝这个地方的特色食物;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它的历史故事、一个企业的工作秩序和企业精神、一个雕塑的精神象征和创造手法往往就是从这些无言的形式感受中捕捉符号的信息。在符号成了沟通人与世界的桥梁和精神媒介。古时候人们通过甲骨文、壁画岩画进行交流,以传达某种符号信息。[1]在历经千年的古文物中,让我们又感受了古人的艺术审美和他们所留下的文化内涵。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从火炬的设计到开幕式都运用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祥云符号还有画轴元素;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红等等。随着我们的国家正在逐渐的强大,中国文化也被推向全球。该怎样做到把中国文化与产品结合,使消费者能了解它背后的历史文化传承。
2工业设计与文化传承
从工业设计的发展来看,它不仅在实践层次上造就了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的产品,也使得我们能更多地在理论层次上思考设计与哲学、设计与文化的关系。包豪斯“宣言”中曾说过“工业设计是为了人而不是设计”,这句话揭示了工业设计的文化本质[2]。工业设计师的职责不单单是设计一个产品,一个机械零件,应该还需要具有文化意识、美的意识、哲学思考、社会的责任感和一个必要的设计伦理。文化它是抽象的也是具象的,中国文化是凝聚着我们的人文历史,它有着深厚的底蕴,我们应该怎样的从设计师的角度,通过设计整合这些文化,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把它加工与现代化结合衍生出一个新的东西,使它延续传承下去。
3文化传承中的符号应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老祖宗们造物审美的认识早已贯穿古今,留下许多丰富而深刻的造物美学思想和作品,对后世的设计审美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老子》提出了宇宙本体论的“道”,以事例说明“有无相生”“虚实互补”的空间观念。《道德经》中讲:“诞值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为器物和空间造型的原理提供了方向。计成的《园冶》中提出的“虽由人用,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造园思想[3]。在《天工开物》及《考工记》等论著中也详细阐述了古人对造物的实践经验及哲学思考。中国符号有很多,在传统文化符号中取精华去糟粕,被留下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今天,我们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立马能够联想儒、释、道、易文化,让人通过这些符号联想到属于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儒、释、道、易文化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又相互交叉作用,共同维持着这个社会文化的平衡和稳定。在工业设计中,点、线、面是构成设计的符号,通过这些符号元素的融合演变,结合机械结构参考人机工程学等方面的因素,最终得到我们预期的设计效果。不论是从已有的古文典籍中,还是在我们现在能够看到摸到的中国古建、服饰纹样中,无一不是经过了传承流传下来的。我们可以把古书中的理念拿来出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把他们转换为我们需要的元素,整理加工成设计的元素放入产品设计中。例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火炬就是很好的运用了我们传统的祥云图案;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的中国馆的设计理念“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不得不提的还有近几年很火热的故宫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包含着故宫的文化底蕴融合了时尚的流行元素,跨界做了美妆、文具、首饰等一系列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
4总结
文化传承与工业设计相辅相成,他们无法独立的发展。在这个文化大融合的时代里,互联网的全面发展可以让我们吸取外来文化补充自己的不足,从而继承传统文化、彰显新时期文化内涵,但是我们也要不忘初心,不要随波逐流失了本心。这才应该是属于我们的工业设计应该有的设计态度,我们作为未来的设计师需要理解文化,深人地研究文化,之后才会具有传承文化的能力。时代、科技在不断进步,需要用长远的、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设计。工业设计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更要把握设计的本质,在商业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和未来,发挥自己的作用,传承优良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设计符号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孙曼熙 王盼盼 杨永发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