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孔子美学思想对工业设计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孔子美学思想对工业设计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孔子美学思想对工业设计探析

摘要:阅读《论语》,研究孔子美学思想中“道德”与“和谐”这两个核心点,将其与工业设计科联系起来,明确工业设计应当发挥的作用,指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存在的困境。发现了孔子美学思想对工业设计和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指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道德与和谐在工业设计实践中的作用。

关键词:美学;道德;和谐;工业设计

1孔子美学中的道德与和谐

孔子认为,要使艺术在社会中起到积极作用,就必须对艺术进行约束。他提出艺术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并强调“和”的审美标准[1]。在《论语·颜渊》中孔子提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孔子认为仁是一种道德属性,但是否执行仁的道德,还需要人的主观意愿来决定。于是孔子又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审美和艺术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从主观上追求仁,表明孔子对审美和艺术的重视。当内心的情感得到满足时,人们就会自发地追求仁,也就是道德。道德约束会形成一定的规则,当遵守规则带来的结果最终转化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时,个人、社会以及自然就达到了统一,这也就是孔子美学中“仁”的境界。“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认为艺术中包含的感情必须是一种是恰到好处的宣泄,过分喧嚣的情感不符合内心道德的要求。这便是孔子美学中“和”概念,强调适度的美感,追求艺术中美与善的和谐。孔子美学中的“仁”与“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达到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艺术会使人获得舒适与享受,从而激发对道德的追求。而对道德的追求制约了情感不合理的宣泄,促进了艺术的和谐。可见,在孔子看来,艺术必须兼具道德的要求与和谐的标准,才能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孔子的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艺术的领域,同样也对工业设计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2工业设计实践中的道德与和谐

2.1工业设计的道德与和谐内涵

工业设计的起源之地,德国魏玛包豪斯学校针对工业设计的要求提出了三个最基本的原始要求,这三点要求是工业设计活动实施的基础并一直影响至今。从这三个基础出发进行扩展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出工业设计活动中更加核心的设计道德要求与设计和谐准则。一是设计应该是为所有人服务的,设计应抛开性别、财富、地位等外部因素,所有人都应该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设计对象。维克多·帕帕奈克提到:设计应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阶层服务;设计不但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3]。有道德的工业设计不应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弱势群体用户,设计应做到统筹兼顾。二是设计应该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也就是孔子美学中的和谐思想。工业设计活动中每一次对造型的探索、功能的取舍、意义的叠加都应该是遵循设计原理的,是适度的、和谐的,不应强加功能或矫揉造作的过度美化造型。过分强调形式而忽略了内容会使得设计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20世纪在英国流行波普风格便是如此,同样的只考量内容而忽视形式的创新会导致设计作品过于乏味沉闷,因此和谐的工业设计应当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三是设计必须保证当下不会做有损于未来的事情[4]。有道德的工业设计应该兼顾使用者需求、环境利益、社会效益等,应在多方面环节之间找到的设计的和谐点,不能单凭某一方利益就破坏了整个设计过程的和谐。但是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忽略了这一点,“有计划废止制”的出现给了这类设计师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们在设计还未失效前或通过设计让本应长时间使用的产品提早报废迫使用户再去购买设计,为新设计付费,这就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一些包装的滥用已经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恶化,为此需要将孔子美学概念融入到工业设计中,唤醒工业设计师的道德意识,并遵循和谐的设计法则。

2.2我国工业设计道德与和谐缺失现状

工业设计自1919年兴起至今,开创了生产力飞出增长的工业时代,但也曾走过不少弯路。例如极致追求夸张的波普运动,不愿意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而提出的工艺美术运动,以及为满足商业利益而提出的有计划废止制度。可以说,工业设计的发展处于一个摸索向前的阶段。我国工业设计目前也身处于泥泞之中。我国制造业的水平正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之中,大部分设计还仅仅只是针对一些外观和造型设计为主。现在很多所谓的设计都只是引用国外原理、模仿和改造技术,设计基本停留在“外观造型”“涂脂抹粉”的美化上,并不是真正的设计[5]。设计道德的缺失导致我国设计一度被贴上了“山寨”的标签。同样对于设计道德以及和谐设计准则的漠视,致使我国工业设计一直流于表面,吹嘘功能,摆弄造型成了较多设计师的设计首选,而真正为用户所做出的和谐的实用性高的设计却抛之脑后。在一次为农村重新设计厕所的专题设计中,大部分设计师所呈现出来的设计方案都与新兴技术有关,例如智能马桶、App操作的简便式厕所等,但是这些设计是都忽略了农村厕所的用户,大部分是老年人,真实的环境下大部分老人更热衷于选择蹲坑式的厕所,这便是当下我国工业设计道德缺失,和谐设计准则把握不准的缩影。很多设计师并不知道设计对象的真实需求,只是一味地叠加他们自己认为需要的功能,没有认识到身为设计师应该具有的设计道德,也不具备用设计促进个人社会生态融合的和谐理念。针对当前国内工业设计的现状,亟需唤醒设计师的设计道德意识,确立和谐设计的设计准则,建立了属于我国的工业设计体系,这样才能更快地帮助我国工业设计走出泥潭,并在国际上彰显我国设计风范。

3孔子美学思想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3.1孔子美学思想对工业设计师的启发

孔子美学中蕴含的对于道德感的追求以及追求艺术和谐的内涵已经对工业设计师的素养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设计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更好地串联起社会环节的纽带,设计师必须了解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遵守设计道德。同时在这个环境日益恶劣的状况下,设计师还必须找到设计的和谐点,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的前提下,确保设计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设计师最基本的设计道德是指遵循和谐设计的准则,以人为本,设计出符合使用者真正需求的作品。这里的以人为本不单单指的是用户的需求,工业设计师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生理状况、心理、行为习惯,以及还需要考虑自己所做出的设计能否被人们理解等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些过程中设计师不可避免地会与用户进行交流,而在沟通过程中设计师也应当具备设计道德。工业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与设计素养,优秀的设计是诚实的。设计师不应该夸大其设计作品本身的设计新意,功能的强大和其价值。也不能够尝试用根本不符合原理的承诺去欺骗用户。优秀的设计使产品更容易被读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和谐的设计准则,使得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样便于用户理解作品本身,也确保作品的美观性与实用性。设计师更加深层次地设计道德便是肩负起设计师的社会责任,通过和谐设计的设计准则设计出优秀作品,用优秀作品给社会带来正向积极的影响,引起人们的思索以及行为上的改变,用自己的正确设计理念来影响他人,指引他人。20世纪80年代末,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背景下,设计师们重新拾起了已经麻木的社会道德,开始追求作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于是绿色设计应运而生并慢慢演变成影响至今的可持续设计。设计师必须改变以刺激消费为唯一主旨的商业主义倾向,不断寻求一种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种创造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重新整合现有的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是一种兼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和谐、文化传承的可持续之道[6]。除了可持续设计之外,仍有不少设计是设计师肩负社会道德与责任的产物,例如关怀设计,设计师通过自己的设计作品来引导人们重视老人、儿童、残疾等等弱势群体,让这些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给予他们的关怀和温暖。由此可见,孔子美学思想能够帮助工业设计师重视道对德的追求,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在设计过程中力求作品的和谐。而当工业设计师实现了自我价值的道德追求后其作品的影响力也会被放大,这也会对社会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就此设计师的社会道德也就得到了升华。

3.2孔子美学思想在工业设计实践中的作用

上文中提到设计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设计是可以更好地连接社会各个环节的纽带。就工业设计而言,有道德的工业设计师追求的是个人、经济、生态的平衡,那将设计师个体放在更大的主体范围上来说工业设计便是要追求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在这一过程中孔子美学体现出了极大的价值。一个工业设计师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将众多设计师凝聚起来的设计企业力量是无穷的,同时设计企业在设计活动中扮演着指挥者的角色,这就更需要设计企业坚守自己的设计道德,明确自己的设计责任,在设计中严格把关,对设计作品精益求精以达到作品的和谐设计。如果设计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只把目光放在利益的泥潭里,违背了自己的设计道德,忽视了和谐设计的准则,那么久而久之会对社会以及环境造成诸多恶劣的影响。如今虚拟现实技术就是一个两极分化严重的设计案例。随着科技以及网络技术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逐渐变得完善,这也让不少设计企业对于这项技术的运用趋之若鹜。有社会责任意识的设计企业通过众多设计原则将虚拟现实技术投入医疗、科研、国防等对社会有利的环节,通过设计让更多人享受到了设计带来的益处,但也有一些设计企业将虚拟现实技术过度的投入到游戏类的娱乐活动中,完全违背了伦理道德。有不少人受此影响,将虚拟世界里的不良行为带入到了现实世界中来,例如抢劫、袭人等,这完全违背了设计的伦理纲常,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后果。诚然这有可能是因为少数人走极端的做法,但有设计道德的企业理应是通过优秀和谐的设计为今后的设计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同时孔子美学思想也早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向。其对设计道德的追求,以及对和谐设计的推崇已经在当今工业设计实践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在当下大生产模式的工业设计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恶化,造成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灾害事件,而遵循设计道德的设计师发现了这一问题,维克多·巴巴纳克强调设计应该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3]。设计师们扛起了肩膀上的社会责任,不断地推敲作品,不再盲目的对作品进行功能的堆砌,而是追求和谐的统一,以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另一方面,当下流行起来的关怀设计或多或少也受到了孔子美学思想的影响。现在如今有很多设计开始走高端路线,“定制设计”成为一大卖点,设计变得不再重视普通大众,转而迎合所谓的那些富人。这类设计丢失了设计道德与设计责任,没有体现出设计背后的社会责任感。当这一现象到达顶峰时,设计师们发现了这一问题,他们开始重新拾起设计道德,于是乎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向在此影响下衍生出了关怀设计。关怀设计实际上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来界定究竟何谓关怀设计,直言其字面意思来说,所谓的关怀设计是始终以对人的关怀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将人的各种诉求进行优化设计,由此来进行设计升级或创新。这里所说的人是指生活在这颗星球上的所有人。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便是仁,也就是通过和谐的方式发自内心地追求道德。其主体也是人,道德与其追求道德的方式相辅相成,都突出了对人精神境界的考量,再通过人放大到各界的其他领域。关怀设计是追求设计道德的设计师以任何一个人为设计对象所设计出来的作品,这也是将人内心的情感具象化的产物。总的说来工业设计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实用艺术,更是贯穿人类生活体系的艺术,孔子的美学思想也贯彻其中。不论处于什么样的社会时代,遇到何种诱惑,工业设计都应该抓住牢牢扣住人的核心地位,以设计道德为前提,考虑和谐设计的准则,使整个社会的设计发展走向正确的道路,实现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此反复,工业设计也必将会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4结语

今天,设计界正在以积极的态度迸发出属于自己的呐喊,不断寻求设计道德意识,工业设计在如今俨然不再拘泥于艺术的范畴,其设计实践活动已经对社会生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工业设计是当代社会最有代表性的设计活动。如何工业设计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实用、可持续,甚至能够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这就需要设计道德以及和谐设计的约束。只有在唤醒设计道德,遵守和谐设计的准则下,工业设计才能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让整个世界走向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郭胜团,葛志毅.《论语·颜渊》“克己复礼”章辨析——《论语》及孔子思想研究之一[J].管子学刊,2013(01):103-110.

[3][美]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M].周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4][美]设计反思:可持续设计策略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邹庸臻.事理学理论下的设计思维——访谈“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先生[J].设计艺术研究,2020,10(01):4-7.

[6]刘新.可持续设计的观念、发展与实践[J].创意与设计,2010(02):36-39.

作者:宫廷 单位: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