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微课在小学美术素描教学中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美术教学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美术是一种艺术类的教学课程,通过开展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具有自身个性作品。同时,通过进行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美术教育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全方位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能力以及对美术的热爱。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对思维方式进行更高层面的开拓,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小学生具有年龄小、思想活跃、好奇心强的特点,是一块待开发的璞玉,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在这个阶段开展美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鉴赏能力,提升自身核心素养,也为后续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通过微课教学,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良。
一、小学素描教学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在教育层面也较之以往出现了巨大的变革。世界各国顺应潮流,积极对自身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升华。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上也是如此。为了进一步体现义务教育对美术课素质教育特征的培养,教师应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竞争力,更好地体现美术课程在帮助学生塑造自我层面的强大作用。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我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确立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教育时代性三位一体的方略。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师必须树立新的美术教学方式,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针和教学方向,将美术与文化生活进行紧密联系。目前我国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汲取新观念、新思想,处理好改革创新与文化继承的关系。
二、美术素描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他便会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蕴含的高深奥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乐于学习,爱上学习。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学习美术时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爱上美术课堂。教师通过灵活且科学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有趣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美术知识,还可以认识到自身具有的价值和无穷潜力。以《春天》这一课为例子,众所周知春天象征着生机,象征着希望。在教授这一课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提前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让学生积极发言,阐述各自对春天的理解和看法。然后在正式上课之前对课堂进行布置,营造一幅春意盎然的课堂之景,并播放与春天相关的音乐,帮助学生跳出传统观念的限制,可以放开自我,大胆想象,勇敢创作,将自己心中的春天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每个学生在个性上是存在不同的,因此,学生对于春天的看法和观念也存在不同,比如有些学生心目中的春天可以用花和叶子代替,而有些学生则用冰雪的消融和万物的复苏表示。因此,在确保教学目标能够实现的前提下,必须充分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想象海洋中徜徉。
(二)进行拓展性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力
美术是一个具有多种风格、多种流派的科目。不同风格之间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但不论何种风格,在作品上蕴含的感情都是深沉而又真挚的。欣赏美术大师的美术作品也是一种极佳的成长方式。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改革教学方式,进行拓展教学,与学生一起共同欣赏美术大师伟大而又富有内涵的美术作品,并加强学生在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开阔学生对美术的视界。教师还应充分对教学大纲进行研究和理解,并对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完善,将自己的改革方案落实,指导学生感受不同美术流派之间截然不同的风格以及其独特的思想内涵。
(三)发挥学生创造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都相对比较活跃,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追求个性化。由于每个学生成长的环境和思想观念不同,所以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这就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学习观念。这些每个人身上表现出的差异性正是不同人创新的来源。在新课改核心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并利用其自身具备的特点因材施教,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当看到不同的画面,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以大海为例,有的学生会想到波涛汹涌;有的学生会想到电闪雷鸣,惊涛骇浪;有的会想到海洋底下的神秘深渊。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的观念和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善其美术作品。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美术上的造诣和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播放与题目相关的视频或故事。在故事的结尾教师可以在特定时期停止播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想象,自己勾画结尾,并通过美术的手法表现出对故事的结局进行完善。这样一来,每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个性,完善自己心目中的结局,这不仅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具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小学美术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美术素描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素描基础技能的培养过程,素描是造型艺术的一大基础。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低年级阶段强调课程质量,素描知识的轮廓也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不断完善。教师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传授学生基本的素描知识,在设计领域应用手工课的形式让学生制作三维形状,通过最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以及获得素描学习的感觉。
(一)现有的教学体系无法满足新课改要求
素描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主要是通过线条组合形式对物体的形状和造型进行表示,这是属于一种明暗相融合的绘画形式。可以说,素描就是艺术发展的根本,若将素描课程作为小学艺术学科培养的重点项目,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然规律,理解素描知识的重要意义。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我国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达到了最新的高度。通过素描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加强人文性质增加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目前,我国在小学的素描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目标无法实现。现阶段,我国素描教学方案过于成人化,不利于学生理解,同时缺乏创新理念,课程结构单一。
(二)教学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在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了解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未能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未从这个角度出发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小学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素描教学大多数是采用教师讲解,然后学生练习的方式,通过教师示范后学生临摹进行学习。教学的过程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若教师过分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关注学生是否理解掌握,将导致美术教学流于形式,无法落实。
四、小学美术微课教学的策略
(一)课前准备
美术教学是一项对备课工作比较依赖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应用微课教学的优势,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应充分做好备课工作。在课堂中教师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课后及时向教师反馈意见,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改良。微课是目前新型的教学方式,美术素描应利用好微课教学的各种优势,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准备工作上面,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各个章节重难点知识的整合、视频课件的制作等。比如,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准备较优秀的素描作品,而后通过特定的软件制作成短小精炼的小视频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进入素描学习的状态。通过欣赏美的美术作品,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美术素描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之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及时而准确的回答,积极引导对于美术素描的学习。
(二)课堂教学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具有较高的优势性。不同于传统方式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微课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驱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进行情景的构建,引领学生对素描方面的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若章节内容相对较多,教师则需要对繁杂冗长的内容进行分割,拆分成多个微课小视频。同时让学生进行自主分组学习,共同探讨。这样一来,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其环境适应能力和合作意识。小学的学生思想还不成熟,因此接受能力相对较低。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也要将冗杂的部分去除掉,讲解核心要义,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创作自己的素描作品。
(三)课后反馈
采用微课教学理念进行小学美术的授课,教师必须在课前精心地对本节课要讲的内容进行选题,而后组织学生展开小组探究理解知识点中的重难部分。但由于微课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内容选择上通常会直接选择要点,其他部分则主要靠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因此,美术教师必须精心选题,确保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开发想象力。在授课上,教师要积极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在课后教师也要充分地进行准备,与每一个学生进行沟通,了解每个人对本节课知识理解的实际状况。
五、结束语
微课教学方式是目前美术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教师必须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教学方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微课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应用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孙茜.微课在小学美术素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21(6):157-158.
[2]侯亮.以线为主灵活多元——关于小学美术素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9(20):130-131.
作者:尤玉丹 单位:泗洪通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