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中地理教学策略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3篇

高中地理教学篇1

【摘要】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学生真正需要的是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并非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的教学应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境创设;有效应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的具体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所学地理知识,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发展学习能力,提升学科素养。借助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会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积极作用,充分挖掘出地理学科的教育功能。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意义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方式,可引导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构建教学情境时,教师可利用生活事件、示范演示、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使抽象的知识更具体、更易于学生接受,教学效率也更高。

(一)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情境创设时,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结合起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学生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快乐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情境创设不失为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因此,创设恰到好处的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知识应用能力[1]。教授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流水地貌的时候,教师可设计一个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情境:“沿着长江一路从上游游玩至长江入海口,你会看到哪些地貌呢?这些地貌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长江是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即刻被教师的问题吸引,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率极高。

(二)情境创设能提高课堂有效性

在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如果依旧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学生感到地理学习枯燥无味,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只有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相互感染,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情境教学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赢,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情境教学能让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认知和情感相互融合,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个人感情也能得到升华。这样不仅体现了理性与感性的互补,同时又让智商与情商默契配合;既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互动,又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将情境教学融入高中地理课堂,使地理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活跃,从而显著提升教学效果[2]。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应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地理学科知识较为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生动地展现地理现象,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课堂教学变得真实而具有代入感,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脑海中对地理知识的印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加之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提前准备的,因此,情境创设的效果非常好,在辅助教师地理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热点,搜集相关地理知识,利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3]。例如,讲授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五第二章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运用视频为学生展示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前后的相关新闻图片,展示地震前一些动物的异常表现以及地震给这一地区造成的严重灾害。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使其学习兴趣更浓,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二)运用课堂活动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材中含有许多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教师可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并在课堂活动中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讨论,进而提高合作探究能力[4]。例如,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此章节内容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可以从教材内部或者通过网络搜索,找到最近几年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等数据,带领学生分小组通过绘制折线统计图、饼状图等方式呈现这些数据,并让学生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在这个生动、具体并且充满趣味性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从而提高了探究的欲望,促使他们全面了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模式的内涵和意义,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总之,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加强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创设各种情境,促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怀疑,进而引发学习、探究相关知识的兴趣。此时,教师要把设置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设计的问题要具备一定的启发性、挑战性以及真实性,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问题情境中的提问不一定非要得出所谓的固定答案,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例如,讲解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界外部条件变化给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逐步变暖,人类的经济活动以及生存条件受到影响。同时,这一热点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因此,创设此课的问题情境时,教师可逐层深入地提出相关问题,先让学生找出气候变化的原因,进而指导学生依据文献、图表等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会给人类活动和地球环境造成哪些影响。首先,教师提出问题:“全球变暖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哪些影响呢?你认为全球海平面上升会造成哪些影响?”同时,通过介绍马尔代夫目前的平均海拔只有一米,面临随时被海水淹没的危险,当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以及太平洋海域中许多珊瑚死亡等现象的频繁出现,表明气候在逐渐变暖,以丰富的实际事例使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随后,教师为学生播放视频,展示全球变暖后给自然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得出讨论结果。最后,教师总结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一是由于气温升高,导致冰川慢慢融化。二是温度升高,海洋本身的热膨胀所致。

(四)运用地图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从内容角度来说,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种,能全面反映区域整体特征的为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着重反映某一地理要素分布或者某一主题,包括自然和人文两种地图。其中自然地图又包括地貌、气候、土壤等,人文地图则包括工业、农业、人口和交通等,这些地图描绘了各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正确选择地图是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选取的地图要图名清晰、经纬分明。图例中点、线、面事物的分类标注,使地图条理有序地呈现地理事物,便于学生准确全面地提取信息,快速空间定位,准确描述地理事象或者要素的空间分布,结合图例给出的要素分析区域空间,并能通过比较要素在区域上的差异,进而得出区域特征的差异。分析地理事象或者要素分布的影响因素的时候,教师可先给出地理事象或要素的分布图,并将焦点放在几个不同的区域,再将影响这一地理事象分布的各个要素的专题地图运用箭头的方式指向主图,引导学生思考影响这一地理事象分布的因素,探究这一地理事象在这几个区域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这样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给的各类专题地图分析问题,增强学生对各种地理要素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例如,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将中国自然带分布图展示出来,再分别出示中国气候、植被以及土壤类型图,让学生思考分析我国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和各地的自然景观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学生能从气候以及土壤条件的角度分析自然带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利于学生形成综合思维。

(五)运用生活化情境创设,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不少高中地理知识,特别是地理概念等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更谈不上运用。教师可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地理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有效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在实际的情境构建中,生活情境的创设是最实用,也是最容易创设的一种。天上的云、地上的雨,均是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与生活有关的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并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例如,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昼夜交替现象,因时间差异出现的地球自转和四季更替等现象,帮助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知识。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优化课堂导入设计,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如,讲解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中工业、农业布局形成和交通布局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城市周边的地铁轨道设置情况,分析所在地区农业和工业的布局,深入理解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引导其学以致用。

(六)创设探究情境,诱发学生探究心理

在高中地理课堂开展的情境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探究情境的构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保证探究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基于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探究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为探究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从而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思维。例如,讲授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这一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热情,教师可借助探究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首先,教师可介绍《三国演义》中“火烧上方谷”的故事:诸葛亮第六次讨伐魏国时,在渭水和司马懿对阵,诸葛亮利用连环计将司马懿诱入上方谷,同时点燃在上方谷准备好的柴草,使魏军损失惨重。司马懿父子被火海包围,无处藏身,危在旦夕。此时,天降大雨,大火熄灭,司马懿及其大军逃脱。有趣的故事激发出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教师引入问题:使司马懿父子获救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那么,这场大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同时,教师向学生展示热水和冰块上方的空气运动情况,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运动的原因,借助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这样的探究教学情境有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之后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三、结语

地理教学的情境创设是新课程标准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置身其中,充分发挥想象,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白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高中地理情境创设中,教师应通过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开展问题式教学以及探究式教学等方式启发学生思维,使地理知识学习变得简单、轻松,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朱言言

高中地理教学篇2

高中地理是一门偏理科性质的学科,因此对文科生而言会存在难度。另外,有些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较低,不愿意主动学习地理。教师要关注这种现象,并对教学计划做出改变。创设情境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效果。笔者在本文将针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及实践意义展开具体探讨。

一、借助不同提问创设问题情境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热衷于向学生直接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练习和背诵以巩固所学知识,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相关知识的内涵,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注重能否将教学计划完成,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培育与锻炼。所以,教师应调整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由此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气候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先让学生对当日天气进行描述,由此总结当地的气候特点。另外,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其他地区的天气情况,并总结气候特点。最后,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气候,由此引入当堂课的主题———气候。可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从而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地理知识相对抽象,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

二、借助形象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形象化的问题,从而改善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知识的情况。高中地理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因此对于有些知识,学生难以完全领会其含义。因此,教师应当采用一些方法,将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具体的、形象的情境。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有关我国地形的内容时,通过一些模型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地形存在怎样的特点、其在我国的具体位置,让学生在立体的模型中全面理解相关知识要点,并加深印象。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带有悬念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寻答案,从而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学生偶然发现生活中的有些事情不同于教材上的描述,便向教师求证。此时,教师要反问学生是否知道原因,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学生出于自己的疑问,更为积极地查阅资料,由此提升其学习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情境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与当日所学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进行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当设计一些提问,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之中,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内容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大城市内部空间的情形,并提出如“家乡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什么特点”等问题,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时代不断发展,多媒体已成了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更新教育理念,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具有体验感的教学情境,进而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使其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同时,可以培育及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总之,高中地理这门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其中的有些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引导他们进行高效的学习,从而使其成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的有效平台。

作者:索未然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三中学

高中地理教学篇3

教学中的思维侧重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对各类知识信息进行接收转化、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完成内部认知更新过程的思想活动。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已经不局限于基于课程知识的基本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是在此基础上,以课程内容为核心的多元化思维的延伸、反思、创造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向高阶发展。

一、构建多元化情境

处于高中学段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学习偏好与个性心理,所以,在其思维活跃性与课程学习兴趣关联性较强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关键。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构建多元化情境,促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框架中有效提升高阶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或微视频,将与课程相关的生活元素,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融入情境当中。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情境内容的引导下,可自发调动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地理知识储备,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而在新旧知识迁移的过程中,从整体地理知识层面出发,整理归纳课程内容,并形成新的内部认知,在锻炼高阶思维能力的同时,也为后续课堂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优化课程学习活动形式

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下,高中地理教学已经不局限于以教师为绝对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完成各项课堂学习任务的特定学习活动形式。这种教学机制不利于教师开展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工作。为此,教师可结合学生自身学习认知发展规律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要求,通过丰富的课堂学习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多种思维延伸途径,达成相应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借助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课堂知识,并以小组为单位,先自主探究,后进行汇报,由教师与其他小组进行评价。相较于传统地理教学模式,该教学活动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延伸空间,使其在自身地理思维的驱使下,选择适当的地理资料,完善小组学习内容,有效提升自身的高阶思维能力。

三、灵活运用课堂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仍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模式。因此,教师可改变以往的问题应用形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在问题引导下提升自身高阶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结合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在课后搜集相关资料,包括相关生活事例、社会热点、最新地理研究等进行自主命题设计。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也可及时吸收、借鉴其他小组的问题设计形式与解答思路,产生新的教学理解与观点,巩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成果。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评选最佳命题设计,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在分析各小组命题内容与解答思路的过程中,掌握学生实际学习认知发展情况,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效果。这样,教师不仅为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也锻炼了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为其应对当前不断变化的高考考查形式奠定基础。综上所述,在新的高中教育发展趋势下,为构建贴合地理教学发展趋势、满足学生学习认知发展需求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师应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角度出发,审视各教学环节,并通过构建多元化情境、优化课程学习活动形式、灵活运用课堂问题,为学生创造现代化、多元化的地理学习环境,促使其高阶思维能力在多重教学影响下全面发展。

作者:曾珍莲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