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方法初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地理课程教学设计是一个反复的、连续的过程,需要任课教师不断分析、评估及修正。主要原则是:整体与个体目标相结合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知识性与德育性相交融的原则,将地理教学理论与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相结合对高中地理课进行设计。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心理学;教育学理论
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为了“意义建构”得更有效,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组织和协作学习,如通过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学生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方法很多,主要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想方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影视录像或其他现代化教学技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为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教学设计从导入情景设计到教学目标设计都要体现心理学中的“意义建构”所说创设情境,利用已有经验同化新的知识。
一、导入情境的创设:根据选择的材料,进行分析、归纳
整个教学过程可围绕“观察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的主题展开,教师先让学生提供一些报纸杂志,例如:海峡都市报、福建晚报、地理中国等。在课堂导入环节上安排学生用一定时间,从材料中提炼“学生认为与地理相关的信息和内容”,然后以小组讨论方式提出地理信息及能解释的相关地理专业知识。通过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首先对与自然现象、自然灾害等有关的信息较为敏感。例如:一些同学会关注天气预报,龙卷风、冰雹等特殊天气,道路交通信息,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因此,教师可以在讨论进程中按照高中教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思路,将关键词归纳为随堂板书,这样在讨论结束后,通过板书的总结,很清晰地凸显高中地理学框架,体现出地理学自然、人文兼容的特点。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导入环节中,我选取《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片段视频,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在《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把司马懿困在“葫芦峪”中用火攻打,眼看火烧到紧要关头时,突然天降下大雨,结果救了司马懿的命。诸葛亮感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么请问为什么天会在这紧要关头下起雨来呢?然后分四组讨论,五分钟后选代表阐述本组的讨论结果。很多学生已经熟悉这个故事也就是“意义建构”理论中的原有认知结构的经验,然后借助教师引导如何同化新知识:冷热不均如何引起大气运动,又如何引起大气降水。在这种“发现—探索—讨论—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完成重新认识地理学的过程,为日后地理综合性问题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要“为学习而设计教学”,也就是说教学目标要有可测性,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时要注意用词。设计地理知识性目标时,对于“了解水平”来说,可使用叙述、描述、描绘、列举、复述等;对于“理解水平”来说,可以使用阐述、说出、说明、概括、概述、解释、对比、判断等;对于“应用水平”而言,可使用分析、运用、设计、评价、写出、撰写、迁移、应用等;对于“感受水平”来说,可以使用讨论、交流、参与、参加、体验等;对于“领悟(内化、升华)水平”来说,可以使用树立、确立、养成、形成、建立、保持、具有等。《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设计:在了解水平阶段,学生只要能够描述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在理解水平阶段,学生能够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形成后等压线发生的变化;学生能够说明大气水平运动—风(近地面、高空)的风向及大小的影响因素;学生能够掌握根据等压线的弯曲情况判断大气运动的情况。
三、新知识讲解教学设计
3.1新知识讲解教学设计一: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加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与新知识有关的联系,从安排学习内容这个角度来讲,应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建立相关联系,达到温故从而知新的效果。根据这一学习理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讲解环节可以这样设计: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能同新知识建立联系的物理概念———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的垂直分布规律、大气热胀冷缩的原理,因此可以以学生为主体,利用10分钟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思考课本30页的相关知识及图2.3的三幅图,请三位同学结合板书解说a、b、c三幅图,找出学生在这一环节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加以指导和巩固,实现学生真正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目标。
3.2新知识讲解教学设计二:建构主义理论核心一句话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其实施的先决条件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过检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理解不了热力环流过程当中地面受热不均先导致大气垂直运动后,从而出现同一高度气压高低不同然后才有大气的水平运动,最终完成热力环流的整个过程。因此,这一环节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看Flash动画———热力环流,注意观察整个过程空气柱内空气分子密度的变化。学生通过直观观察空气在冷热不均情况下空气柱内空气分子密度变化得出结论:由于地球引力,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受热地区,空气上升,空气柱内的大气分子上升,低层空气分子密度减小,大气压力减小,形成近地面低气压、高空高气压;相反,地面冷却,气温下降,空气柱内的大气分子下降并收缩,空气柱内的低层空气分子密度增大,大气压力增加,形成地面高气压、高空低气压。这里需强调的是:前面提到的高压、低压是比原来没有受热时的增加或减少,而在垂直方向上地面气压始终高于高空气压。即物理气压竖着比,地理气压横着比,这是两个学科的差别。本文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与高中地理教学从导入环节到新知识传授环节相结合,不管是用何种教学方法,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均应充分考虑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芳 单位:福州第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