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路改建工程的技术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路改建工程的技术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公路改建工程的技术研究

【摘要】结合国省干线公路改建工程的经验,着重从设计、施工方面对改建工程的几个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力求实现改建工程设计更人性化,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更高,公路出行更安全舒适。

【关键词】公路改建;公路面损坏;线型设计

1设计方面

1.1弯道设计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的通行要求,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旧路改建一般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公路等级。旧路公路等级低、基础差,一般都弯道多,弯道半径小,甚至有很多弯道都是极限半径,行车视距差,有很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公路改建,优化路线线型,提高通行能力,这也是大家的共识。具体到一个建设项目,受到国家18亿亩(1亩=666.67m2)耕地红线的限制,并且用地指标审批难度大,手续烦琐,无形中给优化线型带来了很大的制约;同时,山区公路改建中,受到地形的限制,线型的优化很难实施。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达到线型最合理、最优化,建议加快工程建设前期审批进度,提高公路建设周期,在旧路具有一定用地宽度的情况下,线型设计应尽量不占用新的耕地,在JTG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的容许范围内尽量采用较大半径的线型,也可以采用极限半径,同时,增设限速标志以加强安全性。极限半径设置也会涉及弯道超高的设计问题,规范中根据公路等级、设计时速和拟采用半径,弯道超高有明确的4%~8%的规定范围,但个人建议除高速公路,人车混行的干线公路易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小值,最好不要超过4%。弯道超高过大,平时运行通畅,但一到雨雪天气,道路湿滑,机动车行驶速度缓慢容易侧滑,行人在弯道外侧通行时因高差大很容易内心恐慌而发生意外。弯道超高过大路段是事故易发路段,因此,为平衡舒适性和安全性,超高易采用规范规定的低限。

1.2结构层的加强设计

为增加公路寿命,节约建设资金,个人建议在结构层设计中采用差别设计,对重载通行量大的半幅,加厚路面结构层,增强路面承载力。另外,在国省干线路段上,常有平面交叉路口以及道路安全监控卡口,重型车辆来到此处启停、减速,很容易产生车辙,给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带来很大的隐患。在改建工程设计中,可以在红绿灯启停行车方向和重要安全监控卡口300m长度设计加强结构层,有针对性地设计粗级配型路面基层和面层,增加大粒径的配比,同时,路面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等新型材料,增强路面抗车辙能力[1]。随着人们出行要求的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给大家提供了舒适的出行便利,普通公路也可以借鉴高速公路的做法,在公路沿线设置服务区或停车区。国省干线公路沿线的站、区,随着一级、二级公路收费站的撤销和养护机械化的提高,原有的收费站办公地、养护工班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并且其地理位置分布比较均衡合理,公路改建设计中,可以因地制宜,利用沿线原有的站、区,适当地进行升级改造,建成服务区或停车区,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而且提高了公路的服务水平,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2施工方面

2.1填土路基的处理

公路改建加宽的难点在于路基处理,新老路基结合、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剪切变形,产生滑坡;同时,新老路基沉降不均匀,也很容易产生纵裂,造成质量安全隐患。公路填土路基的加宽要点如下:路基加宽,首先要清表,人工和机械配合,对老路边坡进行彻底清理,去除树根,杂草等杂物,对路基底部进行压实处理;如果路基底部有腐殖土,也要彻底清理,换填新的土层、然后压实。同时,填筑路基的土质要与老路基土质尽量一致,土质液限指数需小于50,塑性指数需小于26,杜绝使用粉质土、含有生活垃圾或腐殖质的土等不合格的填筑材料。路基施工中,开挖台阶至关重要。开挖台阶时,分层碾压在路基加宽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台阶的尺寸应根据老路边坡的现状、施工方法等具体确定,在开台阶分层碾压过程中,要保证碾压宽度,路基加宽宽度不足时,要采取超宽填筑或旧路翻挖的方式施工,确保压实宽度,使新老路基结合平顺。压实度是保证路基质量的关键,为提高压实度,要采用18t以上的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变数和压实机械的组合、土质的最佳含水量、松铺系数等,要通过试验段确定。路基施工完成后,尤其是高路基路段,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沉降,待路基更稳固后再进行路面基层的施工。具体到一个建设项目,往往受到工期的限制,路基完成后,要开始路面基层的施工。为提高路基稳定性,不得不采取一些加固措施。铺设土工格栅是常见的方法。土工格栅具有良好的抗拉性和延伸性,在新老路基搭接位置铺设土工格栅,搭接宽度要控制在30cm以上,使路基不容易产生变形和位移。针对高路基加固,最常使用的是强夯法。在路基顶标高处,进行强夯,采用10T夯锤,通过强夯机牵引到高度约10m的位置后,让其脱钩自由落体,进一步夯实路基,具体夯实遍数根据沉降量确定。一开始施工,仅是夯实加宽部分,后来渐渐发现,隔壁老路路基也有薄弱路段,现在施工基本都是采取全幅强夯的施工方法,确保新老路基的完美结合[2]。

2.2老油路路面的再生利用

目前,基本上没有路面破损率严重、雨雪天不能通行的道路,改建时,大部分路段现状是面层有局部坑槽、网裂、龟裂多,基层开裂、破碎严重,不是板体,都有再生利用的价值。老路再生利用,有路拌法和厂拌法2种施工方法。路拌法是指用维特根等大型路拌机现场对老油路进行粉碎,再依次加入粉煤灰、石灰、水泥等凝结材料进行充分拌和,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压实形成基层的方法;厂拌法是指把老路面进行现场粉碎,将粉碎后的集料运送到拌和场,水泥白灰稳定混合料用强制式稳定料拌和机进行集中拌和,再将混合料运送到现场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压实的施工方法。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厂拌法施工由于配料精度高,混合料拌和质量好,摊铺均匀等优点越来越被采用。路拌法施工的混合料由于集配均匀性较差,容易产生夹层而被舍弃。老油路再生路拌法施工因就地施工,减少了运输成本,虽有其局限性,但施工中严格施工工序,加强关键质量节点控制管理,能有效控制其劣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路拌法容易产生夹层的现象,可以着重从2方面入手解决。首先,在施工前,对老路结构层进行取芯检测,以便于掌握老路真实的结构层情况,在路拌机粉碎前,确定合理的粉碎厚度,既要保证粉碎厚度以下紧邻的结构层厚度达到10cm以上,避免不人为造成夹层,同时,要保证粉碎厚度满足做水泥稳定基层的用料。其次,施工中,在加入水泥、白灰、粉煤灰等材料拌和时,要安排专人负责,紧跟拌和机后进行现场挖坑检测,确保拌和的深度和均匀度,避免产生素土夹层。同时,在水泥的选料上,采用终凝时间长的水泥,并且施工工序紧凑衔接,在水泥延迟时间内多拌和一遍,增加均匀度,切实弥补路拌法施工的短板。

3结语

公路改建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公路的路基、路面结构、桥梁的改造、交通安全设施等,有许多的技术点需要不断地探索、学习、改进。随着科技的进步,公路建设越来越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作为公路建设者,应利用现有的路况条件,规划设计、建设高质量、高标准,能提供更好服务的“舒、安、畅、美”的公路。

【参考文献】

【1】曹茂军.高速公路路面改建工程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坏原因分析[J].价值工程,2013(33):90-92.

【2】王涛.公路路面损坏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10):156-157.

作者:宗秀双 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夏津分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