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摘要:进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推动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工科背景下,为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实现材料成型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体系,本文从强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三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人才培养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特别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就是一种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以材料为加工对象、以成型技术为加工手段、以过程控制为质量保证措施、以实现产品制造为目的的工科专业,隶属于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新工科背景下,我们必须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围绕材料的成分-组织-工艺-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制约规律,将思政育人融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断完善“三全育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1强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建设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学术造诣和专业水平高、指导能力强、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要求,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涵盖凝固成型、塑性成形、轧制工程和模具制造四个人才培养模块,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其中的关键在于强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教师持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新时代新理论的挖掘学习,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既当好教书匠又当好塑造学生品格的“大先生”。学校和学院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学术研讨、党支部组织生活等加强文科、理科、工科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推动教师将专业知识与思政资源相互融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材料、新工艺、新性能的科学奥秘,切身体会到“我可以做什么”的价值追求。其次要充分保障专业教师队伍质量。学校和学院要不断健全基层教学组织,广泛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建立起专业/系-方向/教研室-课程团队三级组织。专业负责人要组织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规划和教学改革等工作,加强系级层面课程思政建设。课程团队要创新教学方法和载体,积极参与课程思政立项申报与建设,将思政元素融入各自最新科研成果。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特点,将良好的职业道德融入学生的思想中,将制造强国的梦想融入学生头脑中,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融入学生心中,真正引导学生树立专业应有的职业素养和坚定社会主义信仰。

2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思想特征,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是保证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课程教学改革涉及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媒介等多方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也不例外。笔者所在高校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开设了多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包括金属塑性加工物理基础、轧制成形力学原理、金属轧制成形工艺、铸件形成理论、铸造工艺学、铸造合金及熔炼、金属塑性成形原理、锻造工艺学、冲压工艺学、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多门理论课程,另外还包括金属轧制成形工艺课程设计、锻造课程设计、冲压课程设计、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专业实践环节。这些专业课程知识点多、概念多,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交叉,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归类以及知识点的关联思考,掌握科学规律的同时培养起科学思维能力。首先要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和课程建设。按照原理类、工艺类、设备类进行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依托教育部和省新工科教改项目,建设示范课程。不断开展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实践,充分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育人资源,善于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当中[3],引导学生“基因式”培育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立场观点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改造世界。比如通过学习材料的强韧性理论、缺陷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认识自身优势与劣势的人生观,正确面对人生挫折,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并通过努力奋斗实现梦想。其次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推动课堂教学革命。运用多媒体的可视化特点,将“大国工匠”“智造强国”等相关主题纪录片截取片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将推动材料发展的事件以及为材料学科孜孜不倦奉献在科研和教学一线前辈们的事迹进行分享,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和专业归属感,培养学生对专业未来职业的认同和使命感[4]。比如,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大数据、区块链、AI等人工智能已经应用于材料加工的某些方面,绿色制造成为新发展方向,以此来引导学生加强对绿色环保的重视,培养学生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

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是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新工科背景下,保障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行稳致远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对于高校落实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意义重大。笔者所在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明确指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需求,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重型机械行业、装备制造业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制造、科学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这些能力正是“课程思政”所要引导和培育的。因此,必须做好专业课程思政考核评估工作,形成从制度建设到监督执行的完整考核体系,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首先要在课堂教学和教学过程中,严格落实专业课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学校、学院、专业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立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组,完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检查、评估和指导,坚持评教和评学相结合,将课程思政作为评定条件纳入应有评价体系,采用随堂练习、随机抽查、课后作业等方式,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教学检查,做好信息记录和评价分析,及时了解学生对于专业课内容与课程思政融合后接受程度反馈,及时听取教研室相关教师在专业课讲授及备课的过程中有关课程思政的反思,做到适时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高效及时完成课程目标,保证教学质量有效落实。比如通过金属材料的凝固、轧制、锻造、冲压等材料的形变理论的教学,专业课教师是否引导学生领悟到了面对复杂的环境变化,要提高科学应变的能力,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培养人文情怀和奉献精神等。其次要对标一流,将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效逐渐纳入“双一流”建设检测与成效评价体系当中,纳入工程教育认证的评价体系中,纳入本科教学评估和教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当中,建立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评价机制,完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外部评价反馈机制,建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将同行、督导组、教指委、学生等多途径的综合评价用于指导教学过程,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制度化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用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的持续改进,突出课程思政的要求,利用倒逼机制和结果导向,推动专业课程思政的高度融合。笔者所在高校的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已成为国内唯一以对接重型机械行业为特色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两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后要建立奖励激励机制。举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竞赛、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优秀教材评选等,优先考虑专业课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成果,突出课程思政要求,进行表彰奖励,鼓励、支持先进者展示优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优秀成果,激发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热情,进一步运用科学精神熏陶学生,推动专业课程思政长效保障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保障材料加工专业课程思政行稳致远。

4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教育工程,也是一项战略工程,更是一项政治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走向一线生产的专业技术工程人才,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是我们高校基层专业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高校、学院、专业课教师需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与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坚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各方面、各环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在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推向纵深,源源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DB/OL].

[3]龙威,夏露.课程思政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20(53):192-193.

[4]李发国,尹付成,岳慧君.“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思政教育设计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8(28):194-196

作者:王枝茂 王峰 刘国帅 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