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PLC技术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PLC技术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PLC技术应用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气工程自动化已经成为行业进步的必然趋势,为了确保技术应用的综合质量,要结合PLC技术的具体流程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的实效性。本文分析了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意义,并对具体内容予以讨论,最后对提升具体技术工作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plc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内容;建议

PLC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能在提升运行效率的同时,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水平的进步提供保障,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模式的全面进步。

一、PLC技术概述

(一)内涵PLC技术是在应用中采取可编程存储器技术的逻辑控制器,利用对应的编程处理单元就能在存储设备中完成程序的存储工作,并且借助存储程序实现进一步运算,下达相应的控制指令。另外,在PLC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配备相应的运行软件,内部控制器获取指令进行对应的排序和分析,在数据扫描工作结束后实现结果的分析对比,执行者会在第一时间获取以控制信号形式出现的结果,保证对应工作顺利完成[1]。值得一提的是,PLC技术最大的技术优势就在于网络分布范围较广,且对应的智能化技术性能和逻辑严谨性较高,能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的全面落实提供保障,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并行的目标。

(二)类型较为常见的PLC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两个基础类型:第一,箱体型PLC,组成部分为CPU中央处理器、显示面板、内存设备以及电源设备等,其中,CPU的型号要结合其实际应用的范围和要求予以选择,从而保证对应型号处理信息和数据的合理性。另外,这种模式属于开放式结构,更加侧重于设备的总线统一运行结构,操作后无论是数据处理还是模拟控制都较为系统。第二,模块型PLC,主要是建立PLC模块体系,配合内存设备、电源设备以及I/O模块分析处理单元共同开展实际作业,这种类型在应用中要分析模块的基本需求,确保对应处理工序的最优化。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自定义”的效果较好,能结合实际需求完成技术应用模式的拓展,逻辑控制优势更加突出[2]。

二、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的意义

作为数字化和可编程技术系统的融合技术体系,PLC技术体系能依据模拟传输功能对相应设备建立控制机制,并且在用户获取指令后保证控制的及时性。一方面,PLC技术的综合应用效果较好,能将技术和工业系统运行模式融合在一起,维持工业模式的规范性。另一方面,PLC技术在计算机智能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也呈现出逐渐升级和转型的趋势,多样化的工业产品能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水平的提高予以支持,有利于应用便捷性和实效性的提升[3]。综上所述,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PLC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的内容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PLC技术能提高运行的效率,具体应用在以下工作环节中:

(一)闭环控制中应用PLC技术在传统的电气工程应用管理体系内,人工控制是维持电气工程运行的基本手段,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因为人工操作不当产生安全隐患。而在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PLC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效率,优化不同设备控制的准确性,也为自动化控制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闭环控制环节中,PLC技术能对转速测量以及电气元件予以实时性控制,确保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体系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运行状态,并且实际应用效率和质量都能满足质量标准[4]。与此同时,闭环控制中应用PLC技术还能建立电机动力泵的专属管理,调整工程稳定性的同时,夯实运行控制基础,确保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流程和质量都能贴合实际标准。

(二)开关量控制中应用PLC技术为了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效果与实际运行需求相符,将PLC技术应用在开关量控制中能提升对开关行为的控制效果。技术应用模式的升级大大优化了系统的控制时长和操控效率,也减少了因为延时造成的资源浪费。PLC技术能在控制输入既定程序基础上完成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接线控制,只有保证对应的程序指令一致,才能建立自动化控制方案。一方面,开关量控制中完成PLC输入模块的处理,能对按钮或者是行程开关进行传感器信号的收集,从而将相应的信息和数据转变为数字信号直接作用在主机内,维持了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的质量。另一方面,开关量控制中也要建立PLC外部接线输出模块体系,并且配合模拟量输入模块(A/D和AI)等就能维持相应指令的具体应用质量[5]。

(三)顺序控制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PLC技术还能对顺序控制单元予以管理,保证自动化控制流程的合理性,减少运行流畅性不足的问题。例如,将PLC技术应用在顺序控制器中,就能对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炉渣或者是灰分予以分离,维持应用控制程序的基本秩序,避免不良操作对整个运行过程产生的影响,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的综合效率。另外,PLC技术还能维持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模式的逻辑性,确保技术顺序能为技术应用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建立现场传播机制、主站层处理机制以及远程控制机制,搭建合理的运行框架,维持其基本操作顺序,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的基本水平[6]。

(四)取代继电控制器在PLC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利用PLC技术取代传统的继电控制将成为电力系统转型的必然趋势。第一,PLC技术应用在工艺控制中,发挥继电控制设备的作用,有效对企业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生产流程予以协调处理。例如,煤能源运输体系中,PLC技术就能对上煤环节、储煤环节、配煤环节以及辅助系统等进行集中的管理,借助传感器和远程I/O提升运行的基本效果。第二,PLC技术能利用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建立相应的主站层控制模块,实现自动切换等功能需求,优化了生产效率,具体原理见下图:

四、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质量的建议

PLC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技术部门要依托电气工程的实际情况落实相应的处理方案,确保技术优势得以发挥,其能更好地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的全面进步。基于此,相关部门要配合PLC技术落实相应的管理方案,一定程度上提高技术应用的整体质量。

(一)完善检修方案对于电气工程项目而言,精密性仪器的使用和处理非常关键,机件老化或者是磨损问题常常出现,只有及时建立对应的技术处理方案,才能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尤其是在应用PLC技术后,要结合技术方案和运行要求落实针对性的检修处理流程,维持技术运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7]。第一,相关部门要聘请或者是培养专业工作人员,明确且熟悉掌握PLC技术的运行需求,工作经验丰富,能结合PLC技术的应用要求对设备进行阶段性的检查和维护,减少运行不良问题对整个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方案产生的影响。第二,要结合PLC技术运行方案和设备运行情况落实相应的维修计划,保证检修效果,最好是建立事前维护控制规划,确保能在设备出现故障前对可能引发问题的因素予以筛查,然后落实对应的处理方案,维持电气工程运行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二)优化工作人员素质在推广应用PLC技术的过程中,除了对技术体系予以监督外,也要对操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其能更好地掌握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优势,在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配合人为监督、管理和调试,保证电气工程能在规划体系内平稳运行。第一,要对相应技术操作人员进行集中的岗位培训,保证其能明确PLC技术应用和维护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利用专业化知识建立对应的操作平台,在岗位培训中不仅要对其专业素养予以指导,也要对技术流程的控制效果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保证技术人员在落实PLC技术的过程中掌握工作要点。第二,要配合考核机制,确保操作人员能约束自身技术操作行为,具备一定的岗位意识,提高PLC技术应用效果。

(三)整合程序设计为了发挥PLC技术的优势,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体系内应用技术方案就要将科学化的程序设计单元作为基础,减少程序漏洞产生的不良影响。基于此,在PLC技术程序设计的过程中,要秉持科学化、严谨性的态度,结合操控设备的具体运行环境和要求选取适宜的技术处理方案,并且落实阶段性漏洞排查,有效完成技术更新,更好地适应电气工程的发展需求[8]。

五、结语

总而言之,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PLC技术是顺应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要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提升控制效率的基础上,确保技术运行方案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合理选择适宜操作PLC技术的环境和流程,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效率和完整性,并落实安全管理方案,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姚远洋,于柏乔.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分析[J].写真地理,2020(2):0147-0146.

[2]柳旺.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探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1):33-34.

[3]蔡义军.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2):8-9.

[4]许兵.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20(6):132-133,135.

[5]张艳.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分析[J].数码设计(上),2020,9(1):107.

[6]张殊.基于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8):168-169.

[7]剧仲敏.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182,184.

[8]潘兴红.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0(2):113-114.

作者:梁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