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思考

【摘要】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这引起了人们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新审视。本文从传统观念及高职学校本身角度出发,对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存在问题;思考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纵深推进,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规模扩张逐步转向内涵建设。目前,以课程改革、技能大赛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改革,有力地推进了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提升。但是与社会需要相比,高职教育还相对滞后,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面对现实,摆脱当前的困境,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笔者试做初步探讨。

一、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布局尚未摆脱中职教育体系的窠臼

目前,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仍然延续原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机构体系,直接套用中职的专业设置和结构模式,是中职模式的拓展延伸,缺乏高职区别与中职的特色;或办学观念尚未摆脱普通高校教育的条条框框,教学理念、模式、技术明显滞后社会发展需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更新速度缓慢,重视课内和校内教育,忽视课后拓展延伸,轻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室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难以与企业需求对接。

2.课程设置和培养规模缺乏高职特色

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课程设置,然而绝大多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仍在继续沿用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实训的内容课程模式,将技能训练放在最后一学年集中进行。这一模式是按科目类别构建的,笔者以为这样的课程体系适合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不适宜培养技能服务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急需的人才,围绕这一目标,就需要较长的实习期、良好的实习效果,这是当下高等职业教育缺乏的。由于许多高职学校的课程来自本科教程或中职教材,教学目标也仅仅是对中职教育的浅层次延伸,既缺少高职教育的理论层次,又也没能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3.教材建设滞后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受到人才培养目标偏差、课程设置和职业岗位能力把握不准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高职教材编写工作相对滞后。选用的教材,或是压缩本科教材,或是借用中职、传统专科教材,甚至是学校内部组织临时编写,缺乏科学性、指导性。

二、对策与建议

1.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布局必须以就业为落脚点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都是根据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人才预测”,制定出“人才发展规划”。职业教育则通过这种主动的“人力供应”提供一定的人力储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职业教育不能只被动地反映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应该把人力培养上跑到经济发展之前(即主动地供应人才)。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就业市场反映出来,职业教育应根据劳动力市场已出现的需求来尽快培养出所需人才。

2.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服务企业需求

调查显示,多数企业招聘高职学生后,会进行1-3个月不等的岗前培训,以确保毕业生能适应岗位需求。因而,企业对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要求不高,他们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基本素养、素质。综合多家企业的招聘要求,发现企业对学生的内在综合素养有明确要求。一是要具备正确的就业观念。高职学生应具有合理的职业规划,对自己有客观准确理性的评价与定位,既脚踏实地在一线努力工作,不好高骛远,又具有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好学上进。二是具备职业道德。企业希望高职毕业生具备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品质。三是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迅速适应新环境、学习新技能、掌握新技术。四是具备良好的习惯。企业希望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都能进行良好人际沟通,有进取心和提升自我的欲望。由此可见,高职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文化与素养并重,知识与技能并重,在此基础上更重素养,重技能。

3.组织专家名师编写校本教材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教育教学目标决定了在培养模式上,我们既不能照搬本科教育模式,又不能照搬中职教育教学方法,必须形成兼有高等教育基础与职业教育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体系。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缺乏,必须有意识、有选择的组织专家名师编写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教材,也可聘请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专家以及多年从事专业教育并卓有成效的教师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职业才能真正解决理论知识积累、实践技能培养与有限时间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崔慧娟.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2,(23).

[2]谢冬.基于产业集群的江苏省高职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

[3]陈斌.紧扣产业集群发展高职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4,(9).

作者:潘虹 单位: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