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教育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教育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教育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摘要:高职教育是一种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等教育类型,尤其强调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主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高职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路径。

关键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需求

一、高职教育的定性与定位

高职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性质与地位。教高[2006]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养技能型专门人才”,明确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从上述政策规定看,高等教育区别于本科及以上的学术型高等教育,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等教育。

(一)高职教育的应用性

应用性也可称之为实用性,而高职教育则以能用、适用、好用的人才培养为目的,强调用人岗位的效用目标,是非常典型的应用型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是来源于实践,其形成与积累方式是“生产实际——技术创新——理论支撑”。知识从产生到人们普遍能够应用,需要课程发挥作用,所以,高职教育的课程是工学结合的课程,即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把课堂教学与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始终是为应用于工作而服务的,高职教育是为应用而生的教育。

(二)高职教育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的专业本身就是基于一定社会职业开发出来的,具有相当强的针对性。而且人才的培养也着眼于一定职业岗位的应用技术与操作技能,要培养特定职业岗位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可以理解为一定职业和岗位的知识与技能的复合系统,职业方向明确和突出。高职教育理论常讲专业建设是前提,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本,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职业性特征的最好注释。

(三)高职教育的区域性

区域性也可称为地方性、基层性。在各类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系最为紧密。只有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供给,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职业教育社会需求者,提高服务对象对高职院校的依赖度。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

从高职教育的定位出发,其存在价值与目的就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社会输送和储备充足的人才队伍。所以,充分研究和分析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是高职教育实现目标与价值的必然选择。十八大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振兴新起点上向新目标迈进中也遇到新困难。黑龙江省出台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达型规划》《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没边开发开放规划》《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和《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这五大规划涵盖经济、生态、资源、农业、改革、开放等诸多领域,规划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衔接,成为彰显龙江基础特色和地优势、释放资源潜能的系统战略。黑龙江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产业、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各类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需要高职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伊春职业学院所在地林都伊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3+X”产业体系框架。“3”是指森林食品北药、森林生态旅游、绿色矿业三大引擎产业;“X”是指补充发展的木材精深加工、新型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文化时尚、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等多种产业链。产业转型升级的变化是高职教育的风向标。

三、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当主动对接产业转型升级,既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职能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一定要对应产业,专业设置不合理,意味着生产了市场不需要的产品,只有赢得市场,产业、行业的认可和支持,职业教育才能具备发展的长远潜力。专业设置必须摆脱同质化的“怪圈”。“热门专业”是比较典型的一个误区。盲目追求设置低成本的热门专业,主要集中在财经、旅游和文化教育等文科大类,电子信息、制造和土建等工科大类。导致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人才培养低水平供给率高,市场认可度也在低层次徘徊,直接后果是出现就业困境。

(二)教育缺乏职业针对性

很多高职院校延续传统的专科教育模式和方法,虽然说的是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但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由于师资队伍转型升级跟不上职业岗位要求,不能正视企业的职业需求,教学方法手段落后,课堂教学作和职业岗位培训一体化的任务远没能完成,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不了岗位的要求,造成高职院校与普通专科教育没有差别,高职职业教育的优势无法体现,直接导致就业困境。职业针对性的缺乏是目前影响高职教育质量与目标实现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课程体系落后

一直以来,学院沿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体系,没能突显职业教育的“职业”二字。课程仍然是原来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体,缺少企业、行业参与设计的岗位课程。

四、高职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路径

(一)学校发挥教育主体作用

1.科学设置专业根据区域产业的“实然”状况,高职教育要充分发挥专业设置主动权,协调区域专业需求,对本院校专业进行系统调整,提高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度,提高专业服务区域产业的能力。伊春职业学院分析伊春地区经济社会实际状况,结合五大支柱产业发展,依托绿水青山,开设旅游大类专业;应对特产输出,开设电子商务类专业;适应北药开发,开设药学和健康管理与促进类专业;匹配生态城市建设,开设环境保护类专业;契合新行业兴起,开设特色木艺产品生产这一目录外专业。同时,也要意识到人力资源市场和教育市场是不断变化的,高职院校的开设的专业不可能一成不变,还要密切关注行业企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变化,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合理规划,适时调整专业建设,提高专业设置质量。2.建设形成专业素养的课程体系专业素养是职业素养的重要指标,决定学生能否符合岗位技能要求,胜任岗位工作,创新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企业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双主体教育

企业应充分认识自身与高职院校资源优势互补关系,做好参与、合作工作。转变只“用人”而不“育人”的观念,利用其生产设备和一线技能专家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到学校专业设置和建设中,共同修订完善以职业素养形成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高技能人才职前、入职和职后人才培养工作。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完全可以放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校外企业的职业文化氛围;学校的教学也可以邀请更多的企业技术人才参加,企业更要主动加强深度校企合作,构建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学体系,使学校教学结构始终与行业发展、企业需求、市场趋势相一致,直接做到“校园—市场—企业”一体化发展。同时,通过考核方式改革,将企业评价体系引入教学环节。考核除课程要求的技术考核外,强调校企双方操行评定、职业素养综合评估的考评内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的转变角色,减少学生—实习生—员工这个期间的适应期,使他们能够尽快具备“职业人”要求,适应“企业人”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15-12-27.

作者:金丽婷 单位:伊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