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教育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体制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教育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体制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教育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体制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我国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本文对高职教育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体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学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械制造;教学体制

面对高职教育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体制改革问题,笔者深入到在高职教育方面有着优秀经验的地区进行了考察学习;对于当地在经济建设中对于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能力、知识结构等需求进行了分析;在高职院校内部建立起一支由企业技术人员、社会专家所组成的机械工程指导部门,对专业设置进行指导,并组织建设一系列获得等,并以此为基础,对目前经济建设中对于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教学体系与理论基础,和编制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的教学计划,进行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探讨。

一、定位高职教育机械制造专业培训目标,建立培养应用型人才方案

自从我国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我国各个行业、各个地区都相继开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浪潮。随着我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加上科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使民众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也将人才短缺的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对企业生产人员的能力、知识、综合素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脚步不断加快,我国企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迫使我国急需加快脚步,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与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是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将专业技术与科学发展相结合,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中间型人才。这也给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模式、规格、目标、方案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在此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在社会对于新型人才迫切需求中应运而生。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对于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将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在:培养始终贯彻社会主义道路,并且能够从德智体多方面进步的,能够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生产企业第一生产线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此目标中,“应用型技术人才”“第一线”等关键词尤为受到关注,当然,这与中等专业院校在培养操作型技术人才的目标上有较大区别,也与本科院校在培养研究型、设计型、开发型的工程技术人才目标有本质上的不同。为了让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更加有针对性,对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的岗位群、工作领域等进行了有目的的划分,明确了该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一般在生产企业第一生产线、工程领域等进行机械设备调试、安装、工艺技术、技术管理、工装夹设计、开发简单的机电产品、对机电产品进行设计等工作。通过这样有针对的岗位群、工作领域等划分,全面彰显了机械制造专业的强针对性、应用性等特色,并且能够完全满足生产企业对于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的具体使用情况。在形成了良好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后,对于人才培养方案来说也更有依据性。可将人才培养方案概括为:划分模块、多方兼顾、分清主次、加强重点、主线贯穿等。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将培养生产企业机械制造第一生产线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基本素质等的综合能力作为教学主线;加强重点技术培养与实践环节的关注程度;认清生产实习、基本技能实习与新技术实习这三个方面内容;按照高职教育所具备的强针对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将机电培训作为主要教学环节并配以电工教学,以冷加工培训作为主要教学环节并配以热加工教学,以技术培训作为主要教学环节并配以管理教学,以机械制造技术培训作为主要教学环节并配以通用机械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布置,形成机械制造专业技能、知识、能力的结构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按照检测、控制、应用新技术、制造与设计、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五大模块,通过对其进行优化、整合与重组,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重新构建,让培养人才的方案能够真正的有效落实。

二、以工程应用能力对知识模块进行划分,形成应用型理论教学体系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在理论教学体系方面是照搬本科院校同类型专业的教学体系,属于以学科为主要内容的“三段式”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理论教学体系。但是这种模式的理论教学体系无法满足新时期下高职教育机械制造专业对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所以,对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也是当前对高职教学体制改革的关键内容。通过对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的岗位群、工作领域等进行了有目的的划分后,以掌握了该专业生产企业第一生产线、工程领域等对于,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的能力与知识结构为基础,打破了不同学科间的界限,改变了学科中的完整性、系统性与传统“三段式”的限制,遵循工程应用能力的需求,将机械制造专业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划分成:检测、控制、应用新技术、制造与设计、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五大模块,当做是应用理论教学体系的框架结构,并通过模块对课程进行有效设置。总的来说,按照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需求对模块进行设置,通过模块划分重新组建理论教学体系。在组建应用型理论教学体系的思想指导为基础,以模块划分、课程设置、重构框架为依托,形成以专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对教学计划进行全面优化。让教学技术在宏观上成为彰显高职教育特点的重要保障,成为机械制造专业培养技术人才计划的教学信条。

三、将培养能力、技能作为目标,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深化改革

高职教育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体制一般是由计算机操作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训、实验课程、“三层次”实习等组合而成。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三层次”实习体系,毕业实训与毕业实习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察。全部体系能够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方面提供便利条件与可行性依据,让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完美融合,相互影响,不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还对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高职教育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循序渐进,是由初级逐步过渡到高级,由掌握技能到具备能力的全过程来实现的。而且这一过程可在“三层次”中得到全面落实。“三层次”实习中的第一层为操作实习,将此实习内容一般安排在学生刚入学的时间段,通常包括锻压、铸造、焊接、车工、钳工、刨等操作。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培训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基本技术知识以及基本技术操作等。将侧重点更多的放在铣工与车工上,并对培训内容进行适当充实,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经过学成后的专业技术考核,让学生能够从初级水平跃升到中级水平,并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第二层为生产实习,将此实习内容一般设置在第五学期,一般是将学生派送到具有较大规模的工厂中去,使学生们能够掌握生产毛坯的现代化工艺、机加工的普遍工艺、设备操作基本知识以及生产组织等内容。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培训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刚性生产线为主训练工厂第一生产线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够学以致用,灵活掌握;第三层为新兴技术的实习,将此实习内容一般设置在第六学期。基本实习内容包括数控机床的调试、编程、操作等,以及以线切割机床、电火花为主要内容的特种机械操作实习,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培训学生能够接收新型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与知识理论,让学生具备更好的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智力。“三层次”实习法能够彻底转变传统观念中将实习当做一种课堂辅助教学的想法,真正将实习内容看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面对为题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具备高职教育特点法人才手段,教育人员要重视这种实习培训的地位,将其与课堂教学同等看待。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中,要将实际中的便利条件进行成分利用,向学生们传递有价值的理论基础知识。例如,对于操作实习来说,要将操作机构、传动机构与专业人员在现场所讲解的机床加工原理进行有机结合,并考虑刀具的切入点、切削原理等,不仅要将操作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让学生知道这么做的原因,不但可使学生的实习训练得到进一步提升,还能让学生更早的接触工厂中的实际工作情况,为日后的学习以及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牢固基础,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一次全面强化训练,让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提升。对于“三层次”实习来说,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将其中的每层实习又具体分为不同的小点:第一点为掌握机械设备操作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第二点为对实习内容的思考与实际操作;第三点为操作完成后的实习报告。第二点与第三点需要学生自行完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能够理解其中的原理,并对其中的问题能够自己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是通过后期的学结进行完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实习操作的全过程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完成作业。在刚刚开始进行实习时,向学生布置机械制造专业的设计内容,让学生们带着问题深入到工厂中进行实习,在体验到了第一线的实际情况、掌握了较为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后,便于开展之后的夹具、刀具、工艺等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实习中更有针对性,了解也更加细致入微,培养学生通过所掌握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解决实践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实习新型技术中,学生能够掌握电火花机床、数控机床、线切割机床的基本操作能力,了解三者的交叉专业,将不同的知识进行交融,让学生在学习新型技术时更富热情,并让学生具备应用机械制造专业新型技术的能力。

四、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现代化教学方法相结合

要完全遵循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规律,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导学式、启发式、提问式、讲座式的全新教学手段,打破传统填鸭式、传授式、注入式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教学内容不但要将理论知识的特色凸现出来,还要表现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理论教学也不单纯的是基础知识,更要突出实践目的;专业教学要将侧重点放在实用性与针对性方面。倡导在理论中实践,在实践中教学,例如可将原本的课堂教学内容放在生产实习中进行,包括了零件加工规程、大型机床运动特点、齿轮加工原理等,在实习中通过比对实物,并配套教具与图片,可使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更加透彻,便于记忆,知识掌握也更加牢固。而且也相继减少了课程学时,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新技术学习时间,为培养学生的重新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将学习内容转化成影像资料,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对学习成果进行严格考核,可提高技能培训效果,让学生在应用知识、掌握能力方面有有所提升,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高效的教学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学是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出现了新型教育模式,所以要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核心,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转变旧的思想观念,将实践与理论进行充分结合,通过完善与创新,使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飒.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J].黑龙江科学,2016(03).

[2]张伟强.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化工管理,2016(14).

作者:刘炜 毋沙沙 单位:天津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