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重点介绍了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值得肯定的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教师的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此,各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助力器,通过高职教育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
1引言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信息化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方面进行了渗入,其中信息化对教育界掀起的浪潮促使高职教育进行课程改革。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遵循智慧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确保其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2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常见问题
如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紧握信息技术这一助力器,以实现自身发展的转型。然而,当前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中仍存诸多问题,导致其无法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下面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2.1课程目标尚未体现信息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在该时代背景下,技术进步与知识创新速度不断加快,从而使资源共享和信息交互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可以十分明确的说,当今社会驱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知识和人才,其中针对人才方面的需求,也不仅局限于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最重要的是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宏伟目标。如今,通过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所制定的培养目标更多的停留在培养技术型人才方面,学校的课程设计也主要是围绕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上。从这种现状看来,高职教育仍然没有认识到人才培养的正确关注到,没有认识到信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能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
2.2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有待改进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在教育领域中融入了诸多信息技术,以期能够带来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模式的改进。然而,就目前高职教育的现状来看,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技术。例如,一些教师仍然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自己置于课堂活动的主体,通过灌输式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知识,造成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停滞不前。同样,因为这些教师的固守成规,导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网上教学、视频互动等学习平台得不到开发,这不仅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还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来讲也是十分不利的。
3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上面针对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高职院校仍然没有认清信息社会对于人才培养、对于课程改革的真正要求。基于此,下面将围绕适合信息时展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思路进行阐述,以期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3.1树立“智慧职业教育课程”理念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阶段,信息技术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们对信息收集、处理及应用越来越多的依赖于信息技术。在这样一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高职院校需要对教育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其符合时代特征,其中“智慧职业教育课程”成为一种符合与时俱进的有效途径。“智慧职业教育课程”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来对高职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其建立通常需要以下针对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这一课程改革方式需要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为师生构建一个适合高职教育的智能化环境。在这一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活动是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也能充分利用智能化方法进行;第二,这一课程改革方式关注到信息化时代对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视程度,要求教师在课程传授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和思维品质,以期培养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第三,这一课程改革方式要求教师重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确保学生实现智慧的全面发展。
3.2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逐步渗入,现阶段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同样构成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关注到,教学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够改进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设计出符合信息化条件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需要高职院校和教师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在设计和改进教学模式前,首先应明确一个前提,即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始终担当“指明灯”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这也提示了教师对于教学模式的设计不能仅仅围绕教材或者教学大纲,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心理特点;第二,教学模式的设计要具有混合性,即教师的教学活动既应包括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还应包括网上在线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不仅考虑到了部分上进学生对于在线学习的需求,而且能够帮助进度较慢的学生进行网上补课;第三,教师应该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入,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系统,改进教学效果,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内容具体化。3.3形成科学有效的实习、实训体系与之前的工业社会不同,信息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所学技能,还要求学生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充分展现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高职教育的开展需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并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实习、实训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需要高职教育打破传统的思想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对工学模块进行系统性规划,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以后工作中将会面临的环境。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改进:首先,高职院校需要以工学模块为基础构建系统性的专业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专业设备拍摄的工作流程细节视频。在工学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这些视频,并让学生结合工学模块的知识进行自我思考。在课下,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反复观看这些视频,让学生将整个工作流程熟记于心;其次,教师应该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现场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相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借助3G技术来对企业生产的工作流程进行实景拍摄传输以确保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情况,从而实现现场示范与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最后,高职院校还应该注意工学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期实现不同工作岗位的有效管理,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4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带来,当前对于高职教育的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于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认识不清、理解不深。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目标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能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明瑞.“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教学改革探讨[N].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35-38.
[2]薛亚平,李建荣.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N].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54-55,59.
[3]张琳.信息时代高职智慧教育初探[J].时代教育,2017,(15):15.
作者:邓晓旭 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