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教育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必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教育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必要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教育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必要性

摘要:工业机器人作为重要的制造业自动化装备,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需求量在逐年提高,与此同时,相关职业技能人才需求量还存在较大缺口。本文分析了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研究的必要性,并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为院校带来更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工业机器人;研究

1高职教育工业机器人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中国制造2025》指出机器人产业是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1]。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着力点,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迅速发展起来,但是与之配套的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由于工业机器人专业是新兴专业,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不成熟,造成了毕业生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而企业又招不到合适人才的尴尬局面[2]。

2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建设措施

1)人才培养方案。以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为例,工业机器人专业已与江苏汇博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公司以及与山东钢铁集团、日照钢铁集团、魏桥集团等大型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将企业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和目标,校企共同制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遵循“逆向设计,正向培养”的设计思路。通过企业调研,确定主要工作岗位,并对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分析,归纳出若干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特点的不同,归纳出职业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特征,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综合培养为目标,按照“从基础到专业,由单一到综合”的基本认知规律构建课程体系。3)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根据本专业所需要的核心知识能力要求,选取喷漆、涂胶、焊接、分拣、装配和包装6种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自动线项目为载体进行实验室的建设;根据山东省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高职组),建立工业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装备制造企业的合作,稳步扩大校外实训基地。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下,将学校的人才优势与企业的资源优势有效结合,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和训练,让企业师傅按照企业标准指导,在真实环境下“教、学、做”一体教学,使学生学习企业需要的知识,体会企业文化。4)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导向制”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项目导向制”:以机器人实操为主,将实际工作需要掌握的工业控制、电器绘图、工业机器人项目集成设计等知识点编入项目中供学生学习,由学生实操设备实现需求。“信息化教学”:把知识点用视频、动画、PPT等形式展现出来,做成精品资源课,以便于学生自学,进一步补充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学习的效率。企业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订单班、专家讲座、企业顶岗实习指导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授课。5)学生考核评价。采用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网上答题、开卷、闭卷、笔试、口试、提供论文等。实践考核:该考核设计完全依托于工业现场案例,比如其中一道题目是“完成工件的装配设计”,其目标是让学生设计出一个功能完备的机器人装配工作站。学校提供传送装置、各类型传感器、执行部件等,让学生进行小组协作,从器件选型、程序编写烧录、电气图纸绘制、电柜接线到最终的功能实现,全方位考核学生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3]。6)深化工学结合。学生在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通过观察,找出自己工作岗位上存在的问题,由老师汇总,由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研讨,确定改造方案,学校和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学校取得的项目由创新创业工作室的老师和学生来完成,项目完成,帮助企业完成设备升级改造。通过以上过程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项目、技术融合。学校把完成的项目汇总,进行宣传,从而获得与更多企业进行项目合作的机会。7)社会服务和保障机制。通过学校的宣传,会有更多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机会大大增加,并且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4]。8)师资培训。学校教师要定期去企业培训,深度参与企业售后、自动化系统集成等工程项目的实施。

3结束语

本文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模式、学生考核评价、深化工学结合、社会服务和保障机制、师资培训几方面对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做了初步探析,以期更好地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为院校带来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东来.工业机器人专业在高职教育建设与发展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23):135+144.

[2]罗隆.基于创新创业平台的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443(12):113-114.

[3]靖娟,范宏斌.浅析高职院校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必要性[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6):45-46.

作者:王涛 单位:山东工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