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现状与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现状与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现状与对策

摘要: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对青年学生成长和高职院校发展皆具有深远影响。对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期促进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

关键词: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对策

家长参与教育(parentalinvolvement),也称父母参与、父母卷入、投入,通常指家长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行为主体涉及家长、学校(教师)和子女。研究者对主体的地位、功能认知不同,对家长参与教育的界定也不同。教育界学者强调学校和教师以主导身份,引导、促进家长将自身及家庭资源向子女教育领域投入,家长则以“合作者”身份与学校(教师)协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这种基于学校的参与通常被界定为“家校合作”;心理界学者更多强调家长的“主导”身份,为促进孩子的学业成就和心理的发展在家庭实施的一系列行为以及与教师、学校的沟通,这种基于家庭的参与通常被界定为“家长(父母)参与”“父母卷入”“家长投入”等。国内外多种研究证实:家庭因素在决定孩子成就方面比学校更具影响力,家长参与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包括:良好的学习态度、更好的学业成绩、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更大,以及孩子社交能力的提升和幸福感的增强。家长参与教育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当前,更是长远的,为孩子将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也面临许多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在生源方面:学生数量大,总体质量欠佳;学生学习基础差,缺乏目标,动力不足,行为习惯不良,心理问题高发。由于教师资源有限,高职院校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教学上,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无暇顾及学生心理等方面问题。学生的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又影响了教学,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面对如此现状,将丰富的家长资源引入学校教育中,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共建教育,既有利于缓解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困境,又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教育效果。家长参与教育已成为当今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也必将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值得探索的方向之一。因此,对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的现状进行剖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以期为今后的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一、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的现状分析

1.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意识淡薄,参与度不高。我国家长历来重视孩子的教育,但通常体现在基础教育阶段。随着孩子进入高等院校,家长参与教育的态度也随之变化。部分家长认为教育任务基本完成,高等教育是高校的责任;还有家长有参与教育的意识,但其思想、经验跟不上孩子的视线和需求,教育无从下手。上述问题在高职生家长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高考失败,职业教育成为孩子的无奈之选,家长也将其视为“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加之缺少继续深造的机会,家长参与教育便呈现放松的态势。此外,受家庭经济地位、受教育水平及家长自身失败的教育经验的影响,一些高职生家长更倾向于认同学校教育的权威性,忽视家庭在孩子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忽略家长与孩子天然的联系,忽视在高等教育阶段,家长参与教育对孩子的积极影响。总之,从整体上说,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意识较为淡薄,家长参与度不高。2.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结构不均衡,忽视家校联系的重要性。笔者曾采用自编《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问卷》,涉及学业参与、生活参与、情感参与、人际参与和家校联系五个维度,对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的状况进行测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主要体现在生活参与和人际参与维度上,家校联系维度参与水平较低。这说明,孩子到了大学阶段,家长参与教育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从关注学业发展转向关注生活与人际交往。这与大学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有关,也与大多数高职生面临着从学校到职场,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变有关。值得关注的是家校联系维度的参与水平比较低,家长与学校、教师的沟通交流较少,深层参与学校的发展、管理及政策的制定等方面更是少有涉及。笔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发现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只有在家长与孩子出现矛盾、信息沟通不畅或者孩子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下,家长才会主动联系老师。家长与学校、教师低频率的互动,既不利于孩子的全面成长,也不利用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的结构不均衡还表现在父亲的参与教育程度显著低于母亲,父亲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参与不足。父亲作为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引领孩子走向外部世界、更独立地面对世界的特殊教育功能。作为完成三年学业即走向工作岗位的高职生,其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却要面对社会的复杂与多面,来自父亲的引领和鼓励便更为重要。因此,父亲参与教育应当引起重视。3.高职院校缺乏主导意识,忽视对家长的指导。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当前高职院校对家长参与教育关注不够,缺乏主导意识,引领意识。一方面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孤军奋战,困难重重,成效不显著。另一方面忽视家长有效的参与教育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忽视家校合力带来的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因此,面对教育困境的高职院校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作用。主动成为家长参与教育的助推者,积极对接家长、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帮助家长增强参与教育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家长教育能力,有质有量的参与教育。

二、促进高职生家长参与教育的对策研究

1.发挥学校在家长参与教育的主导作用。首先,在学校层面,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建设现代化的家校信息交流平台。以制度为保障,确保家长参与教育的权利得以实现;以平台为载体,帮助家长和学校了解学生发展的动态、成长的困惑,提升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以平台为媒介,建立家长学校,开设家长培训课程,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得家长与学校保持“目标一致”、与教师保持“步调一致”,与孩子保持“频率一致”,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其次,在教师层面,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使其具备家校联系的理念,积极主动地引领家长参与教育中;使其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具备指导家长参与教育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家庭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定有效的、可操作的教育措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平等的家校对话、有效的教育策略,不仅能够滋润家长的心田,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也会使家长乐于接纳教师的意见,家校关系更加和谐,家长参与教育也更富成效。最后,在学生层面,在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爱的能力、善表达的品性。家长参与教育是家长给予孩子指导的过程,更是亲子沟通、互动的过程。互动的双方互相影响,孩子积极主动的沟通态度能够使家长体验到孩子对他们的需要,意识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家长参与教育的动机。2.完善法律法规,保证家长教育权的实现,将家长参与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阶段。家长参与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实现的途径,应该被国家和社会重视并在法律、法规层面给予保障。可喜的是,当前教育部正组织专家编写《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其目的是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有效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科学育人,以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虽然《家庭教育指导手册》面对的对象是幼儿园、中小学校与家长,但也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对家校协同发展的推进,必将对全国的家庭教育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会对高等教育阶段的家长参与教育起到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卫.家长参与:家校协同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曾庆玉,吴妮妮,姚梅林.家长投入及其影响子女学业成就的机制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

作者:王晓琳 赵璇 单位: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