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程认证下的高职教育学生培养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程认证下的高职教育学生培养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工程认证下的高职教育学生培养模式

摘要:高职计算机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技术产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不可或缺的输送者。以工程专业认证为背景,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现状,对学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最后依据成果导向理念和反向设计原则,从多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具体的学生培养措施。

关键词:工程认证;成果导向;反向设计;学生培养模式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企业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更迭的影响,同时需要业界、同行、学校、社会、家庭的支持和帮助,而学生培养成果是各相关方评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最直接、有效的重要衡量指标。因此,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对于助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

经过查阅文献资料,笔者发现目前我国高职计算机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专业人才教育目标没有体现出计算机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学生毕业后专业技能难以满足就业要求、教育教学滞后跟不上时展需求、学业管理和就业指导不到位以及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目标达成度评估方法。

2学生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一方面,学生培养模式的难度增加,具体表现为:①由于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计算机专业具有应用面广、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的特点[1],增加了人才培养的挑战性。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而且间接影响行业、社会、家庭和校友对高职计算机教育的认可和支持。

3高职学生培养模式探讨

3.1专业人才教育目标

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教育目标应遵循高职学生教育规律,体现高职教育功能与特色[2],考虑行业、企业、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方诉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3]。基于上述考虑,我校计算机专业制定了表1所示人才教育目标。表1人才教育目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通过引入项目教学,和企业导师协作建立产教一体化工作室,突出高职计算机“成果导向+项目教学”和“产教融合工作室”教育特点;同时紧密结合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对计算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强调“工匠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沟通协作、专业领域问题解决能力”。自2018年3月起,本专业开始通过会议、咨询会、互联网、问卷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对学生、家长、校友、用人单位等不同群体展开培养目标宣传和建议收集,最终形成人才教育目标。

3.2毕业生核心能力要求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应与本专业人才教育目标相呼应,展现专业功能与特色,满足实际工作能够解决专业领域问题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以悉尼协议工程专业认证规范[4,5]为参照,我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涵盖了认证规范的核心能力,对专业人才教育目标中“匠心型人才”、“实践型人才”和“发展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做了分类归纳和详细描述;突出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当具有国际视野、知识面广、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特点;注重行业规范、职业道德、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使命意识的培养,为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流程类似,毕业生核心能力要求的形成也经过了从初稿形成到多渠道多群体宣传收集建议再到修改的循环流程。

3.3课程设计及教学组织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及教学组织应遵循高职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呼应人才教育目标和毕业生核心能力要求,顺应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学生、面向就业、面向地方经济发展。为实现计算机专业人才教育目标,满足毕业生核心能力要求,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依据成果导向理念和遵循反向设计原则,形成如表2所示课程地图。按照课程性质可分为通识、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独立设置综合实践等正式课程,和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专业竞赛等活动课程。按照学生兴趣又可分为用户界面设计方向和移动应用开发方向课程。同时,依据不同课程,教学组织有“教学做一体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校企合作”等多样化方式。本专业课程设计分类及多样化教学组织方式旨在使学生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技能,实现个性需求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3.4学业管理和就业指导

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业管理和就业指导应遵循国家相关政策,呼应专业学生教育目标,学校、师生、家庭多方参与,不断结合实际修改完善,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重要保障。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政策为基础,结合专业教育目标,经过长期实践完善,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业管理和就业指导具有以下特点:(1)学生获知规章制度方式多样化。自入学起到毕业前,学生可通过入学集中教育、主题班会、国旗下教育、新媒体平台、知识竞赛等方式持续地学习学校、专业相关规章制度。(2)学业预警分级管理。通过评估学生课程学业情况,给予黄、橙、红不同等级的预警,并联系班主任、辅导员、家长、专业学生管理负责人详细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及是否有其它影响学习的业余活动等,分别提供个性化的问题解决措施,最终汇总形成学业档案。(3)休复退转学制度规范。学生首先需提出申请,经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家长详细沟通,明确学生申请原因,最终报学校相关部门进行上会讨论后方作出决定。同时,对于休学的同学,班主任或辅导员仍需定期与学生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业情况并提供适当帮助。(4)毕业审核严格明确。毕业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包括毕业学分、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证书。上述条件必须全部符合,学生才能顺利通过毕业审核。(5)学业管理和就业指导针对性强。学业就业指导内容充分考虑不同培养阶段学生的需求,涵盖了学习引导、生活帮助、心理辅导、形式政策、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方面。同时,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学生守护机制,充分调动各类教师对学生展开形式多样的个性化帮助。

3.5多元评估目标达成度

纵贯学生培养各阶段,以专业课程结构、毕业生核心能力、专业教育目标为关键点,我校计算机专业建立了学年短期课程循环、三年中期课程体系循环和五年长期教育目标循环三回圈人才培养评估机制,每个循环彼此影响,环环相扣。具体地,短期课程循环主要评估本学年专业课程的教学成效是否符合本学年学生核心能力指标,评估方法包括学生座谈和教学建议收集、学院教学意见调查及教学质量反馈以及教师期中自查和教学反思;中期课程体系循环主要评估自入学至毕业三年后毕业生核心能力达成度,评估方法为问卷调查、学生自测以及专业机构的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长期教育目标循环主要评估各项教育目标设置的满意度和达成度,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定期集中对校友、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并到优秀校友所在企业进行专业调研和校友个人访谈。最终将评估反馈结果进行归纳整理,不断调整专业课程教学、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教育目标,从而改进专业学生培养模式

4结束语

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同时也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计算机教育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重要输送者,其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决定了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成效和各利益相关方对毕业生的评价。笔者首先通过分析高职计算机教育现状,指出现阶段高职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信息行业前沿和计算机专业特点的综合分析,阐明了学生培养模式对于高职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最后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要求,从五个方面展开详细探讨具体的学生培养举措,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献言献策。

参考文献

[1]陈广.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1(06):138-139.

[2]孙波,曹振东.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6(08):87-91.

[3]邢铁燕.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2(06):162-164.

[4]龙源教育悉尼协议研究院.悉尼协议IEET技术教育认证规范-副学士学位(TAC-AD2017).

[5]唐正玲,刘文华,郑琼鸽.《悉尼协议》认证标准及其对我国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7(4):75-79.

作者:刘路苗 单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